第 1084 章(1 / 1)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够不够?”李丰看着血淋淋的黄鼠狼皮问家中鸡被黄皮子吃的人。

  “够,够? 嘿嘿!我拿着了?”丢鸡的人根本不管被捉的黄皮子是否是偷他家鸡的。

  他不嫌脏? 拎起来放到自己的脚边? 又左右看看,手在身上蹭蹭。

  说住危房的人,看到地上的主梁和横梁木头? 同样露出欣喜的神色。

  盖房子最难找的是梁,有了梁,其他的东西好办。

  “你说地方,哪里属于你,我们给你盖上新房子。”李丰对此人说。

  “有地方,我一家有地方,住在窝棚里,窝棚旁边的空地就是我们准备拆房子重新盖的位置。”

  危房的人蹲下看梁,横梁若是不好就换,主梁瞅着没问题。

  这一根大主梁,要攒很多年的钱才能弄到。

  要去深山里,外面的大树不准随便砍。

  雇人手进山,找到树砍倒,再送出来。

  剥皮晾晒,等干了,如果没有裂开,也没怎么变形,就是好的大梁。

  要是裂了或形状改变太大,还要重新找。

  一般进山的时候会有熟悉的人给看,看哪棵树是成材的。

  “大家洗洗手吃饭。”李丰又招呼一声。

  百姓们已经拿着自己家的餐具在等,那个小妹妹站在大锅旁边不停地咽口水。

  她只是听别人说有红烧肉这道菜,从没吃过。

  现在闻着,感觉好香。

  红烧肉两大锅,做好了后又重新跟芋头放在一起炖,最上面用面擀成饼盖上。

  属于烀饼,菜和主食一起做。

  这个菜不叫农家一锅出,农家一锅出是玉米面饼子,在大灶锅的周围贴饼子。

  锅里炖豆角、土豆、玉米、大肉块、粉条、白菜,随便放,跟乱炖还不同。

  李丰先给县里的孩子们盛,主要盛肉,再放一张大饼,旁边有盐临时制作的小咸菜。

  加上猪骨头汤和炒的各种猪内脏,众人开吃。

  李丰等人跟着一起吃,羽林飞骑不碰肉,尽量喝汤,吃饼子、吃咸菜。

  一口猪不够羽林飞骑吃,他们饭量大,捞点汤就行。

  百姓们吃着,纷纷停下,小孩子发现情况,跟着抬头。

  “你们吃呀,把锅里的排骨都拿出来,啃肉吃,你们不吃,我们怎么吃?”老陈头喊起来。

  “对,捞出来,给你们啃骨头,我们有点菜汤能吃。”另有人支持,起身去想办法捞骨头。

  一刻钟之后,羽林飞骑小口地啃着骨头,跟百姓再次吃起来。

  百姓脸上带着笑容,一顿饭对他们来说不重要了,不缺这几口肉。

  他们知道新来的县令和陛下的私军有多么好,县官们还会做香香的饭菜。

  说帮忙抓黄皮子就抓黄皮子,说拆房子,上去就把梁拽下来。

  跟着这样的官,往后会有好日子过。

  “我举报,我举报晏氏的事情……”一个人忍不住了,开始说晏氏干了多少坏事儿。

  其他人跟着补充,即便晏氏的人在不远处探头探脑他们也不在乎。

  ……

  “天气会逐渐转凉,大唐疆域过大,各地情况不同。然,火炕当推广,我再拿出来几个比较好采的煤矿位置。”

  李家庄子,李易对李隆基及三个宰辅说话。

  今天来了很多人,主要是询问黄河那里的事情。

  李易不想说黄河,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他的目光放在了冬天的江南一带的地方,冬天这边冷。

  他那时就有问题,心血管疾病哪里发生得最多?

  当然是冬天的江南一带,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地方,温度低。

  人的身体热量流失大,身体机能会快速下降。

  “报纸上写一下,五周岁以内的孩子,尽量白天多抱抱,晚上睡觉得时候放在妻子旁边。”

  李易又开始下达命令了,针对的是婴幼儿问题。

  “黄河那里呢?兵贵胜,不贵久。你非要急着攻,十多万大唐将士陷在那里。”

  宋璟找到机会,赶紧指责李易。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不要脸面来算计

  李易盯着宋璟看,宋璟丝毫不回避,瞪眼。

  二人对视一会儿,李易笑了:“眼下不是正是兵贵胜么?地方占了。”

  “占了莫非不需要守?”宋璟挑毛病。

  “陇右以前不守?河西节度使不守?不过是把守两地的兵放到前面守,有何差别?”李易讲道理。

  “当然不同,路途遥远,辎重运输困难。”宋璟找到关键的问题。

  “以前的运输比现在好?是速度更快,还是运去的东西更多?”李易笑嘻嘻地问。

  “那不是因为有你么,没有你的话,他们怎么补给?”宋璟理直气壮。

  “哦!”李易点头,同时抱拳,表示感谢。

  其他人看宋璟,不出声,就是看。

  宋璟吧嗒下嘴儿:“黄河源头冬季亦要取暖,哪还有煤矿?”

  李易把身边的一个放着的地图拿出来,铺开,指着几处地方:“这里都有煤矿。”

  他又向旁边的位置指一指:“这里到姊妹湖直线距离六百里,有一个大型的露天煤矿,吐蕃占着。”

  李易所指的是他那时的海西州露天煤矿,在姊妹湖的北面。

  目前还有吐蕃军队和部族在,却不往南打。

  其他几个位置在大唐控制的地方,陇右那里,再往西边一点,是小煤矿,不好采。

  煤矿储量小,无所谓,足够当地挖,挖几百米深才是问题。

  “这边还有金矿和其他矿,比如锑、钨,不知道是什么对吧?好东西。

  我可以用来制作合金,还能制造安全火柴,火柴这东西我一直没拿出来,生产的话,容易让人生病。

  想不中毒,只能继续增加工序,目前用的火镰不错,先用着吧。”

  李易觉得要是上火柴生产线,不如把那技术用在别的东西上。

  大唐人的火镰管用,熟练的一下便引燃火。

  燧石,一般是白色的石头,李易小时候家附近就有白石沟,里面很多这样的石头。

  主要成分二氧化硅,拿过来摩擦可以打火。

  火柴里面也有,不值钱。

  制作火柴需要制作红磷,好不容易弄出来红磷,为什么要做成火柴?

  看图、听李易说话,三个宰相沉默,感觉被欺负了。

  是的,他们承认? 不知道李易说的是啥。

  唯一知道的是有矿? 煤矿、金矿。

  金矿先不管,暂时用不上,煤矿在冬天为将士们取暖。

  “煤矿允许百姓挖?”毕构不愿看宋璟吃瘪的样子。

  “现在烧水泥的地方百姓就挖? 一部分自己留下,一部分当挖煤的钱给水泥厂。”

  李易在地图上画出几个小片的位置? 那里是水泥厂的地方。

  别处没画,因为没有石头烧水泥。

  苏颋想了想? 道:“当地的百姓少,送给前方的煤应该是洗过的亮块煤。”

  “有俘虏,现在不准备放回去,赶紧送到陇右。”李易提醒。

  别总惦记让百姓干苦活儿,百姓还要种地和养殖。

  抓了好几万的俘虏? 把大唐的人换回来? 剩下的全去洗煤和烧水泥。

  不能光吃饭不干活,人家有劳动的权力。

  “调吧,调俘虏过去,给安西节度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