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战备(1 / 1)

回到过去做家主 过河泥人 3313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53章,战备

最近国内又热闹了,自从我国和北方老大哥的关系恶化之后,双方差点兵戎相见,两国在舆论上你攻击我,我攻击你,闹得不亦可以。

62年开始,印度阿三也在频频闹事,就像一个跳蚤一样,你打他就跑,你退回来他又来闹,摆明就是穷折腾,可惜中国人没有老大哥的魄力,要不然直接赖在你的首都不走了,看你还敢闹事。

关键是老美又开始闹事了,这个中国就要重视了,据说老美搞了一个绝密报告,针对中国核设施直接行动,还要联合老大哥一起动手。这个绝密事情闹得路人皆知,居然还是绝密,鬼知道是不是反间计,反正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中国人都紧张起来了。

特别今年北部湾事件爆发,老美在越南的战争规模扩大,现在老美在越南的驻军已经有30多万了,足够打一场全局的战争了,而且老美的老毛病又犯了,炸弹一不小心又扔到我们境内了,时刻威胁我们国防安全。

一号同志看到中国的局势越来越紧张,老大哥已经不要脸了,为了对付自己的小弟,居然和老美都勾勾搭搭了。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一直都是紧张,一号同志有点担心了,为了应付帝国主义的战争,中国国防要全面开始三线大建设,开始全民备战。当年光头党犯的错误,我们可不能再犯,很多重点工程,要向内地转移。

中y确定,要在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宁夏,清海这些地区,距离国土边境上千公里,离东南沿海700公里以上,加上四面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这些天然山脉做屏障,在准备打一场国家战争的特定形势下,建设理想的战略后方。

其实三线建设自从建国之后一直都在实行,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那是我们d一贯的优良传统。当年光头党围剿陕北的时候,那个时候情况万分紧急,为了以防不测,都实行过两个中y,不过现在的局势没有那个时候紧张,但是为了战备需要,做两手准备,永远都不会错的,事实证明,三线建设,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都非常重大。

备战备荒为人民,现在全国都在紧张动起来,中国人民刚刚站起来没有多久,当年抗日战争的阴影还笼罩大家的头上,虽然中国人民志愿军干翻了老美的军队,打的美国愿意停下来好好谈判,可是中国的损失有多大,大家心里都清楚。。

那时候可是有老大哥在一边牵制老美啊,老美放不开手脚啊,现在情况不同了,我们已经和老大哥翻脸了,我们如果真的和老美翻脸干仗了,老大哥别说帮忙了,他们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老大哥可不是什么好人,仗着人多势众,坦克大炮比较多,没有少干抢地盘的事情。日本人虽然可恶,可是被赶走了,日本人抢占的地盘都抢回来了,可是老大哥虽然好,可是抢占我们的地盘不给我们,打又打不过,只能认了,剩下的地盘肯定要守好才行,北极熊也是要吃肉的啊。

少苦又一次见证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整个城市就像一部机器,市里,区里,街道全部动员起来,标语贴的到处都是,大喇叭整天喊个不停,一直在哪里鼓动人心呢。

一帮年轻的小伙子终于找到事情了,工厂不招工,机关不招工,大学也缩减招人,那帮白天无鸟事,晚上鸟无事的小伙子都兴奋了,把同学和好友都组织起来了,把口号喊起来,把人心鼓动起来,把落后的人带动起来,大家一起来,一起响应中y的号召,为了国防,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去支援大三线。

其中最搞笑的,很多人当年是被其他城市赶回来的,当年为了精简城市人口,减少吃供应粮的人数,各个单位,各个机构,各个工厂都在疯狂精简,很多大三线的城市,把当年东部支援过来的人,呼呼的往家里赶呢。

现在为了大三线,为了国防战备需要,又要把这些在号召起来。印证的那就话:挥之则去,去则能种田,呼之则来,来则能干活。

国家从62年搞到63年的兴师动众,搞了两年,搞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精简城市人口成了笑话,现在搞大三线了,各个工厂都严重缺少骨干,为了支援大三线,各个单位又要把当年那些被精简的很多技术骨干,重新召集回来,先充实自己的力量,然后开枝散叶。

农村很多人开始高高兴兴的收拾行李了,嘴里开心的唱着:我们是组织的一块砖,组织需要就往哪里搬的小调,心里却在得意的呼喊:我胡汉三有杀回来了。

少苦看着张大妈又带着一边街道办的人在哪里贴标语了,一帮人忙的不亦乐乎,每次上面有政策,街道办都忙着贴标语。

要问问少苦这么多年对于街道办最大的印象是什么,少苦想也不想的回到:“就是贴标语。”少苦只要看到街道办那群人一起出动的时候,基本都是贴标语,在少苦的眼里,街道办那帮人也只会贴标语了

少苦笑呵呵的张大妈:“张大妈,我们街道没有多少小伙子了吧?你动员谁去啊?”西门口本来有不少年轻的小伙子的,可是先是精简城市户口,然后十万知识青年下乡,留在城里的小年轻很少了。

张大妈开心的说道:“谁说的,那些下乡的小伙子大姑娘都回来了,有正经工作干,谁还下乡种田啊?”

张大妈说的是实情,大三线主要是工业建设,不管这么说,都是工作,正儿八经的铁饭碗,知识青年下乡那是种田,在农村讨饭吃,肯定比不上铁饭碗,就是傻瓜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那些下乡的知识青年,得到消息都呼呼的往城里赶啊,有了铁饭碗,谁去土里讨饭吃啊?一个一个都跑的飞快,生怕跑晚了,名额被抢光了,在中国要是做什么事情,都是要抢才能解决的,因为实在名额有限。

南都最近又热闹了,很多单位的工厂沉寂了两年了,终于又散发活力了。当年哭哭啼啼背着行李回乡的那些人,又开开心心的,拖家带口的回来了。

有的单位领导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说道:“同志们,看到没有,组织都是记得你们了,当年是情况比较困难,一旦情况好转,组织就会把你召唤回来的?”

虽然回城大家都很开心,可是马上又要背井离乡了,很多高兴不起来了,以前虽然在农村,可是毕竟这里是家乡,现在要离开家乡了,一走就是上千里,有生之年,还不知道能不能回到家乡呢。

少苦又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当年精简回乡的那些人很多都回来了,少苦意外的看到了左小青和董洁,没有想到她们也回来了。

当年西门口的七朵金花,现在都已经物是人非了,当年的几枝花,现在都成了昨日黄花了,就连左小青和董洁,都已经是孩子他妈了,两个人都领着一个小娃娃呢,仿佛也在那里怀旧。

当年漂亮的小姑娘,现在已经是大妈级别了,这个年代,20岁的女人,已经不是女孩了,是孩子他妈妈了。

左小青,已经是两个的孩子的妈了,农村的岁月比较伤人,当年的青春靓丽,已经彻底消失在她的身上了,留下来的都是伟大的劳动人民的痕迹。

两人也看到少苦,左小青对着少苦勉强的苦笑了一下,意思好像是说以前的种种不愉快,都烟消云散吧。

董洁还是记恨的看着少苦,当年是少苦把她赶回农村的,回到农村只能认命了,然后嫁给了农村的小伙子。这次听说支援大三线,抱着挑出农门,端起铁饭碗的心思,带着自己的男人想来搏一把。

少苦又看到了赵丽颖,一颦一笑的走过来,赵丽颖这几年过的不错,还是单身,依然青春靓丽,他们三个人站在一起,明显就是两代人,或者是两个世界的人。

赵丽颖还是对着少苦挥了挥小拳头,可是已经引不起少苦斗嘴的兴趣了。当年的七朵金花,曾经是西门口多少小伙子的梦中情人啊,可惜当年的鲜花已经凋谢了。

许晴嫁给了周少立,生了一个女儿之后终于生了儿子,本来应该是幸福的一家人,可是他们一家不但要养活儿子女儿,还要养活妈妈和弟弟,有的时候还要接济一下继父一家,日子过得有点紧。

许晴和周少立就哪点工资,哪能养活那么大的一家子啊,反正自从分家之后,日子没有以前过的那么好了,少苦也不管他们家的事情了。

冷静秋现在还在大西北了,日子过得挺幸福的。上次写信告诉少苦,少苦的未来的老婆已经出生了,让少苦好好存钱,等到十八年,带着彩礼去把人娶回来。

李冉冉现在也嫁人了,她的老公也是西城的小伙子,好像政府的一个干事,结婚的时候少苦和很多西门口的小伙子都去喝酒了,记得好几个小伙子都喝醉了,看到西门口的鲜花被别人摘走了,都在那里吃醋呢。

董璇年纪轻轻成了寡妇,幸好有个王金山在守着她,两个人还不知道熬到什么时候,不过董璇她妈妈是个碍事的,坑了董璇,也坑了董洁,可惜明白事理的董大海死的早,活下来的都是祸害,董璇她妈妈估计还要祸害几年。

董洁就不说了,被她妈妈坑了,自从被少苦赶出农场,她妈妈带着她回到农村去了,然后被迫嫁给一个农村的小伙子了,现在一心一意想摆脱农村的命运呢。

左小青也就那样了,家里重男轻女,她又是姐姐,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一切都那么天经地义,这次真能可以弄到名额,还不知道到底给谁呢。

赵丽颖现在过的不错,食品厂的工人,虽然叫做临时工,不过现在城市户口又放松了,早晚都会解决城市户口的问题。现在很多人追她呢,据说还有不少是高干子弟呢,幸好她妈妈管不了她了,要不然早就把她卖了多少遍了。

以前的七朵金花都成了过去式了,一代新人换旧人,据说西门口又出来四朵金花,反正一朵金花凋落,马上又有新的金花盛开。

少苦一直以为去大三线,那可苦活累活,应该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应该招不到多少人。少苦完全忽略了中国人,那种迫切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别说去大三线,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刀山火海都要趟过去。

随着到来城市里面的人越来越多,少苦意识到,中国人的人真的很多,拥有这么狂热的激情,别说一个大三线,就是大四线,大五线,都是轻松建设起来的。

少苦看着那些排队报名的地方,不由的感慨:劳动人民真的非常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