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快刀战术
少苦到了卡车上就精神了,费了半天演戏,还是为了节省口舌,这帮人这下子在众目睽睽的之下动手,跳到黄河洗不清,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回头把各个公社书记喊到一起,把名单把给他们一看,剩下就不是自己的事情了。
少苦在医院里面把脑袋包了几圈,然后躺着那里吃枣子呢,今年的运气不错,几个移栽的枣树还结了不少枣子,结果都便宜少苦了。
消息传得飞快,几个生产队的人把农场负责人打了,这个消息就像一阵风传出去了。接到消息的公社顿时就傻眼了,农场负责人可是副处级干部吧,而且是省里的副处级,难道想造反吗,不知道打的是谁啊?和这个事情还得了?千万不要打人的是自己的公社的社员啊,要不自己要吃不了兜着走啊。
几个公社书记的得到消息后动作都很快,飞快的赶到的容县医院,看到少苦没有多大的伤势,有点放心了,可是有点担心的看着少苦,生怕少苦往上传啊,县里的书记,一脸杀气的看着这群公社书记,把公社书记都吓得腿在发抖啊。
县里的沈书记杀气腾腾看着几个公社书记严肃说道:“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抗拒行为,连名单都准备好了,不同意就武力反抗,和以前的土豪劣绅霸占一方的行为有什么区别,看来我们这里的改造还不彻底,很多人思想上非常有问题,你们几个公社书记严重失职,这要上面知道了,天都要塌下来?要死一大片人啊?”
几个公社书记都吓得要死,县里的书记讲的比较轻,那是前几年大炼钢的时候,出现这种行为,那真的直接镇压了,哪有什么道理可讲。
少苦开口说话了:“沈书记,个人行为,小声点,传出去大家都没面子,大家还带承担连带责任。快速解决这个事情,不能外传?”
沈书记看到少苦表态了,就放心一大截,刚才最后一句话“死很多人”就是故意讲给少苦听的,生怕少苦不知道轻重,年轻人意气用事,直接汇报到省里,那样后果就非常严重了。
少苦是省里任命的领导,他愿意低调处理这个事情,大家都非常欢迎,要是真的扩大化,这帮人都要承担一个领导的责任,都要脱成皮啊。
沈书记急忙和蔼的问道:“周场长,那你看看怎么解决比较好?我们都是配合你,以你的意见为主?”
少苦早就想好了,直接开口说道:“这个事情是个人冲突,和整个整编工作没有关系,这个事情就这么定性。不过整编的事情要快刀斩乱麻,迅雷不及掩耳,否者越扯越多,成立工作组,马上到进驻到各村,快速解决迁出工作,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解决,两天之内所以村子全部解决,担心那些名单上的人铤而走险,真的要去省里,那就是天大的闹剧了,名单上的人,马上清理出去,剩下的人,统一口径。”
沈书记听了少苦的意见,魄力又果断,没有出格的地方,没有打算追求责任就好,这个事情早解决肯定比晚解决好,万一真的闹事,自己这个县委书记算是到头了。
沈书记点头说道:“好,县里,公社和农场成立三级工作组,马上进村,就按照农场的办法,念叨名字马上迁出?人少了,闹事的人就少了?”
少苦点了点头,对着王金山说道:“王主任,把卡车全部调动出来,迁出的人,马上搬家,当天搬家的多补贴20元安家费,第二天迁出就没有这个补贴,第三天强制迁出,这个时候不能客气?”
沈书记觉得多20元补贴可以解决很多困难,至于不肯迁出来的,那就是落后分子,对于落后分子,组织上就不用客气,当时候让民兵和公安一起出动,强制执行。
沈书记很快离开了,和几个公社书记商量一下,马上回去安排人手准备,下午就执行,王金山知道少苦没事,留下老猫和飞鸟,自己马上去办事去了。
当天下午,县里,公社,农场的工作人员,在各个大队书记和大队干部的陪同下,带着民兵进村了,按照大家都工分的记录,宣布迁出人员名单,没有念叨名字名字,可以选着迁出,也可以选择留下来。
本来留下来一帮不甘心的村民想起哄,可是没多少人响应自己,一下子就少了一半人啊,再看到杀气腾腾的民兵,想到村里的小伙子带回来的坏消息,哪里还敢说话,听说今天搬家的还多20元补贴,明天就没有这个补贴了。
工作组的动作太快,大家根本来不及商量,50%的村民迁出,一下子少了一半闹事的,中国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剩下的50%孤掌难民,那么多民兵可不是吃素的,关键是多20元的惊喜,很多人都开始收拾家当搬家了,那么起来闹事的人就更少了。
有卡车帮忙搬家,难到等到明天吗?等到明天就少了20元啊,到了后天就强制搬家了,说不定还要扣在反对组织决定的帽子,谁受得起啊?
有人带头就好,有人带头了,其他人也没办法了,就是一盘散沙了。搬吧,胳膊拗不过大腿啊。
工作组当场宣布了这个村子就是农场一队,队长是场部任命杨超为一队队长。少苦早就把王金山他们一帮战友培训过了,让他们知道怎么开展工作,杨超当场留下来组织一队工作。
第一件工作就是完善组织结构,成立一队队委,要在剩下的村民中要选出一个副队长,一个队会计,一个妇女主任,人都是需要有组织存在,一旦自己有了新的组织,自然会为新组织卖力,那些迁出的人,就是他们最好的投名状,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人都上位了,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威信,也要把那些老臣给清理出去啊;
第二件工作就是完成迁出人员的迁出工作,保持队伍的纯洁,大家需要共同努力,你们都不是我们单位的人,凭什么住在我们村里,大家很自觉的一致对外了;
第三件工作就是成立各个生产小组,划分责任田,实行劳动竞赛,对外的竞争,能够让新生的组织更加团结,这个可是经过历史检验出来的真理。
少苦的策略是对的,人都是需要团队存在的,原本生产队的社员是一个团队,少苦的一纸任命,大家很自然分成两个团队了,就是你不想分也不行,大家看你的眼神明显不一样了,留下的和迁走的,注定是两个命运了。
留下来的社员很自觉在合计,谁和自己是一起留下来的,以后谁和自己是一伙的;离开的社员,心里很孤单,毕竟要离开自己家,也在算计谁和自己一起离开,大家很默契在移动自己的位置,刚才还一致对外呢,现在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团队啦。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何况是两个泾渭分明的团队,怎么可以和睦相处呢?很快,两伙人变得火药味十足了。
叛徒,胆小鬼,内奸各种辱骂的词语慢慢传出来了,剩下没有工作组的事情了,一个团队本能的开始驱逐另外一个团队了。
工作组解决了第一个生产队,大家都信心十足了,第一个往往是最难的,等大家到了第二个生产的时候,就说你们这里是第二个,第一个生产队完成了整编工作,他们现在是农场一队了,你们要是太落后的话,好的位置都是别人的啦。
一旦有人带头了,剩下的都只有服从的份,为什么叫枪打出头鸟呢?第二个村子更加顺利,听说卡车都在一队,如果二队想要搬家的话就要快点申请,要不然卡车就去三队了。
人都是比较贱,属牛的,牵着不走,鞭子抽着走,一听说要抢,二队要迁出的那些人纷纷表示今天就要迁出,为了那多补贴的20元,也要今天迁出,至于那些刺头,没有在乎。
农场的二队队长的任命也是非常顺利,于昌华作为二队队长,马上就开展工作,大家都很自觉团结在新的队长领导之下,开始自己的新的生活。
事情比大家想象的顺利多了,后面的生产队更加容易搞定,可能有人已经探听到消息了,知道其他生产队已经变成农村的一队二队三队了,大家就只有认命的份了,工作组还没有到达,大家都非常默契站成两支队伍了。
工作组把情况一宣布,新任的队长就直接开始工作了,剩下的人都非常配合,该干么的就去干么。至于那些刺头,似乎都消失了,工作组倒是欢迎蹦出几个,杀一儆百,可是刺头也不刺,老老实实的服从组织安排。
农场又开会了,地址还是天王公社农场办公室,可是开会的人的面孔都换了,大家都是新官上任,见面都是笑容满面的,以后大家都是农场的一员,大家要相互帮忙了。
少苦看到下面和谐的场面,终于明白一句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