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比赛之。杨帆和天武营的球员交流几句后,也来到高俅这边。
“哈哈,子航!球队经你这调教,果然脱胎换骨般。呵,没想到这小小的足球之戏,竟也暗含了兵法之道,你们几位!以后多想想如何指挥,少在边只知道跳脚骂娘!”高俅看样子兴致挺高,对着众人笑道。
“是啊,咱家也没想到这小小游戏,原来可以象打仗般去指挥,早知如此,我们龙腾营岂会输了那四场比赛,接下来,哈哈哈哈......。”
“老马你少吹牛,若是没看杨大人的指挥,你怕是辈子也想不到,接下来,大家都学会了,你保证你们会赢?”
“哈哈哈,说到以后,我们天武营已经领先......唉!若不是那帮兔崽子后来跑不动,今天我们少说也要进他十个个……”
“老何你知足吧,像刚才那跑法,便如打马球般,这人又不是马,哪能撑那么长的时间?”
“呵呵,那怎么办?”
“不如我们将比赛改为四刻钟......”
“太尉大人不知是否同意。”
“我等问下便可。”
“禀太尉......”
众人议论番,最后话题却转移到了减少比赛时间上来。
“这帮杀才,跑不动,就减时间,这是什么混蛋逻辑?难怪后来打仗之时,打不过就跑,跑不掉就降。”杨帆在旁腹诽着。
“子航,众位指挥提议减少比赛时间,你意下如何?”杨帆正在腹诽之际,高俅询问道。
“回太尉,诚如刚才众位大人所言,这游戏之间,也暗含了战场指挥之道。试想战场之上,敌人岂会因我军体力不支,便收兵不战,让我们休息?所以这比赛时间不能减少,反倒是上场队员甚至是整个禁军,都应该进行体能训练,在下提议,全军每天清晨设置个三十里的越野训练科目,规定时间内回不来者,没饭吃......”
众人愣住,时没人说出话来。
“呵!众位大人,在下只是提议,我在大华之时,那儿的精锐之师均有这样的训练项目,诸位自然要结合各营实际来设置训练项目,倒也不能照搬照抄。”杨帆解释道。
众指挥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将目光望向高俅。有关行军的训练,禁军之中也不是没有,比如隔段时间,来个多少里的行军演练,但如杨帆所说,每天清晨三十里,在他们的思想里仍是觉得苛刻。
“咳!嗯!”高俅清清嗓子,看到几人将询问的目光望向自己便道:“老夫觉得这是个好法子,虽然苛刻,但子航既然说大华之军能做到,我大宋的精锐之师就做不到?诸位以为如何?”
作为禁军的最高长官,高俅想练出支能战之师的意愿,是不容置疑的。
“禀太尉,只怕营中那帮兔崽子受不了这等训练。”
“是啊,若是过于苛刻,那些兵痞怕是会闹事。”
“哼!我看这行得通,也该让这帮泼才好好练练。”
“三十里,估计得个上午吧......”
“个上午?那天岂不是什么都干不了?”
众人七嘴舌地议论着。杨帆此刻也不表意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己插手过多,反而会引起别人反感。只是,听到各营指挥的这些话,他便明显感觉到了此时禁军的糜烂。没有战争的锻炼,没有合理的训练方式,更没有到位的思想建设,禁军此时怕是群兵痞的集中营。这样的军队,表演些花架子倒是可以,可真要遇到“满万不可敌”的金军,也只有哄而散任人宰割的份。
见众人的议论多有推诿之词,高俅的面色也渐渐难看。
其实,自朝庭确定了联金灭辽的方略以来,他也加大了三衙禁军的训练力度,毕竟到了他这层面,断不会将战争作为儿戏来对待。只是禁军百年已来,固疾已重,想要改变,便是高俅有时也是有心无力。
刚才杨帆由球员体力不足引,提出全军体能训练的法子,也恰好符合他的思路,行军打仗体能是关键,没有充足的体能,你就可能占不到有利地势,你就可能救援不了被围友军,你就可能被人以逸待劳的冲散屠杀。而且大宋以步兵为主,机动性本来就不足,行军的度再提不上去,那各个部队对以骑兵为主的敌人,就只有望尘兴叹的份。
当然,此时许多军官,包括今天的这十几个指挥使,肯定有人这样的疑问,那就是:你再怎么练,能跑得过四条腿的马?在杨帆看来,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当年解放军屡屡用双腿跑过****的机械化部队,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高俅当然没有这样的认识,但杨帆的话,他是信的,杨帆从那个神奇的大华国学来的东西,每次都让他佩服不已。所以,杨帆说每天三十里的训练可以有,那就定行。
“都说完了?”待众人议论声渐渐小下去,高俅冷冷地道,“众将听令!”
各指挥赶紧肃立拱手,准备听令。
“后天开始,各营卯时点兵,个时辰之内行军三十里,不能按时归来者,早饭抄墨。胆敢聚众扰乱军令者,军法处置!尔等明天便将具体方略报与太尉府。”
“诺!”众人齐声应道。
ps:因为周六周日要出去bj所以这两天晚上想多赶出章来。可是我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就我个人而言,对这两章很不满意,想要表达的东西楔入不了文字,整体看上去太水。在此,向读到它的朋友说声抱歉,回来之后,我会抽空进行修改;若是实在看不下去,略过它便是。
第三十六章 神工楼
接下来的日子平静如水,上班下班游乐宴饮.......
杨帆的生活仿如幅轻缓徐展的动态清明上河图。如果不是知道,此时已是北宋的末年,不久的将来,会有场厄运降临大宋甚或说降临自己的民族,这样的生活还着实令人惬意。
当然,经历了半年多的古代生活,逐渐适应这个时代人们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后,杨帆自然不会整天嚷着危机啊改革啊之类的东西——莫说自己个毫无根基的枢密副使,便是当年宰执天下的王安石,以党之众,加神宗支持,来了个锐意改革,不也以失败告终?
欲则不达,此时若是以几年之后北宋会被外族灭亡的因由来申请启动些改革措施,百分之万地会被冠以妖言惑众扰乱朝纲的罪名,流放到三千里之外。
皇帝不急太监急,自己断不会去做太监的。
朝堂的工作仍然按部就班,枢密院军器监太学……虽然杨帆手头负责事务较多,但具体操作起来,却如大宋的生活般舒缓,无非是到枢密院转上几圈,到军器监听听汇报,到科学院指导指导......当然,也有诸如禁军的哪个将军忽然送来练兵的手册,请自己指正番工部或者将作监的官员拿来些图纸谢自己请教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