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0 章(1 / 1)

宋帆 耽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意。而当下大部分军队仍是太上皇的嫡系,他们为了彻底架空太上皇,不惜拿大宋的江山来冒险,实在令人不齿!”

赵佶被软禁于龙德宫的这些天里,早已对赵桓还有一些大臣急欲夺权的行为恨之入骨,杨帆话里再一火上浇油,他的怒气自然喷发而出:“这帮误国的奸臣,都该发配到岭南去!传我旨意将他们先下天牢”

赵佶习惯性地发号旨意,不过他旋即意识到自己如今只是没有半点实权的太上皇,自己的话怕是无人会听。

“唉!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他不会听朕的话。”

杨帆再次施礼道:“所以才请太上皇重回皇位,好拨乱反正,救我大宋于危难之间。”

赵佶摇头道:“京中的军政力量皆在皇帝手中,你虽然奇袭皇宫逼退他,让朕重掌朝堂,可那些大臣岂会容朕坐稳皇位?按规制,即便是皇位退位,即位之人也应该是太子”

杨帆继续劝道:“所谓特事特办,眼下形势严峻,大宋正在生死存亡之际,哪能让一个毫无经验的孩子做皇帝?臣之所以如此行险请太上皇出山,不正是因为太上皇恩威隆盛,只要您号令一发,则天下莫敢不从。哪里会像现在,各地被命前来勤王的将领,皆怕来京之后被剥夺军权,故而推诿拖延,迟迟不肯发兵至于京中那点禁军,臣还是有把握对付的,他们翻不起什么浪花。”

赵佶点点头,稍显得意地道:“朕这些年来一直对他们恩赏有加,朕的话他们还是会听的。”

杨帆趁热继续道:“所以太上皇切莫再犹豫了,如今金人已过黄河,再晚的话就来不及了。”

赵佶稍加思索,又道:“可是还有朝中的大臣,你如何劝服他们?”

杨帆道:“如今正值两国交战之际,所有政务应该以迎战金人为中心,所以臣建议在打退金人之前,京城之中实行军管,即为军管,则所有之人必须服从军令,违者斩!”

杨帆的意思非常明显,那便是不听话的人直接杀。赵佶突然明白过来,现如今杨帆已经用武力掌控了京城,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根本无退路可言,但凡反对他的,他是真会杀之而后快那怕是皇帝赵桓,还有自己。杨帆此来虽然名义上是请他出山,可在杨帆那军管的制度下,自己恐怕只是个摆设,真正说了算的还是他杨帆。

赵佶细思恐极,但他很快明白,如果自己不答应重回皇位,那杨帆也必不会让赵桓呆在皇位之上,如此一来的结果很可能便是杨帆另立一个傀儡,甚至会如当年陈桥兵变一般,来年皇袍加身。这些都不是赵佶想看到的。

“好吧,我了大宋,朕便重掌太子权柄只是皇帝他,子航打算如何处置?”

赵佶向来宽宥,赵桓是他的亲儿子,他显然希望杨帆不要把真桓给军管掉。

“太上皇放心!”杨帆回道,“金人兵锋太盛,皇上他压力太大,故而决定将领太上皇当年之举,退位前支巡幸江南,现下已经准备好了行礼,即刻便要出发。”

赵佶有些哭笑不得,这要传出去,倒像是他们父子互甩担子,谁也不愿来当这九五之尊似的。不过这借口确实好,想来赵桓也能保住一条命。

“如此也好,只是子航啊,金人势大,你可有把握能守得住京城?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咱们是不是要迁都避上一避?”

杨帆正色道:“太上皇忘记臣是怎么来大宋的了?臣是驾火而来,来了之后便搞火炮、搞火枪臣命中属火,而火克金,臣正是上天派下的大金克星。臣不会将金人击退。”

“啊?”

“臣要得更多,臣要将金国灭掉!”

第三七六章 政变(下)

“属下已打探得清楚,之前的爆竹,大多却非京中百姓自家燃放。据他们讲,他们也奇怪为何有人会在他们祠堂的周围放起爆竹。”太尉府里,手下跟何灌汇报着刚刚探查到的情况。

“就没人看清是什么人如此多事?”何灌追问道。

“天太黑,没人看得清。不过,还有一个情况,很是奇怪”

“快讲!”

“有人看见居住于大剧院、足球场中那些滞留京城的神工集团保镖们今夜好像一队队地外出,他们可是有五千之多”

何灌一惊,不过又摇头道:“神工集团素来支持抗金,没有投敌的道理。难道”

何灌细思一会,令道:“皇宫,宫中有没有消息传来?”

手下摇摇头:“难道太尉怀疑神工集团会打皇宫的主意?这怎么可能?这可是谋逆的大罪!”

何灌叹口气道:“神工集团那些保镖最常见的武器便是火枪,而那些火枪发射之时的声响与爆竹相似,之前的爆竹之声,极有可能是他们为了掩盖自己的枪声而放。唉!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何况杨驸马他手上还有五千战力绝对要高出咱们禁军不知多少的保镖队伍。皇上啊,你怎么就如此糊涂,听信那些文臣的话,去打茂德帝姬的主意,这让谁谁也会受不了啊!”

手下并不明白内中情由,一副不解的样子。何灌也懒得多话,令道:“派人去大剧院和大球场探查下里面的动静。另外速从城墙之上抽调五千人马,随本太尉前往皇宫附近驻扎。”

晨光开始放亮,不过夏日天长,离着大臣们点卯上朝的时间还早得很。耿府,耿南仲已经早早地起床,他正准备润色一下昨日所写的折子,好呈给皇上。折子的内容是痛斥杨帆跋扈无理、无国无君昨日那杨帆实在可恨,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今日定要好好告上他一状才行。

正当耿南仲准备提笔之时,家仆却是敲门来报,说是有人求见老爷,来者乃宫中的御前待卫。

耿南仲闻言斥道:“胡说,宫中有事自会有专门的公公前来通报,哪里用得着待卫来越俎代庖。连宫中最基本的规矩都搞不懂,还自称御前待卫。赶出去,赶出去!”

家仆答应一声正要出去,耿南仲却又令道:“等等,此人冒充御前待卫实在可恨,你马上找几个护院过去,将他拿下,老夫一会过去审他一审。”

家仆应声而去。

三刻钟后,耿南仲才满意地合上折子,起身前去看看那个大胆的冒牌待卫。

来到关押这名“冒牌待卫”的柴房,耿南仲本想狠狠教育这名图谋不规之人一番。但当看到此人的脸,耿南仲却有熟悉的感觉,只是他一时想不起此人是谁。

“耿大人,冤枉啊,小人乃皇上的近待周振”

“周振”耿南仲上前细瞧,“啊你真是周振,你不在皇上身边护卫,跑到本官府上来做甚?”

“耿大人,出大事了驸马,杨驸马他反了!”

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