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1 / 1)

宋帆 耽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声音:“我家大人在此,不知两位有何贵干?”

“我们乃开封府捕快,奉沈捕头之命,来请大人回去,沈捕头有话相问。”

“哼!沈捕头?你们那开封府尹都没我家大人官大,他一个小小的捕头,也敢来请我家大人问话?”

“这”

杨帆将枪揣到怀里,掀开帘子,便见两名红衣捕快骑马拦在了自己的车前,自己两名护卫则护在车前,刘宝更是一手叉腰,一手拿了马鞭指着两名捕快,很有些恶奴的样子。

“你们捕头找本官何事?”杨帆问道。

两名捕快赶紧下马,其中一名朝杨帆单膝跪地,抱拳道:“回大人,是关于刚才抓捕魔教妖女之事,具体情况,小的不知。”

杨帆略一思索,关于刚才的事情他也有疑问,也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道:“你们捕头在哪,前面带路。”

“是!”两名捕快高兴地应到,迅速起身上马,引着杨帆又向明月楼走去。

明月楼一间雅座之内,李唯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着:

“本公子进入那胡蝶儿的房间,一开始她倒没什么,给我倒了茶,端了果子,让我坐下。然后便问我叫什么

“我自然是说,我叫李唯。”

“她倒有些眼力,说我定是达官贵人家的公子。”

“我便承认了。”

“她就又问,如果有公差来抢她,我能不能保得住”

“我当然说能了”

“她还不信,我便告诉她我爹就是太常寺李江,我叔父乃宫内公公李彦”

“她又笑着问我,如果我被匪人劫了,是不是京城的公差不敢不顾我的性命。”

“我当时就拍桌道,哪个不长眼的敢不顾我的性命,我爹和我叔定扒了他的皮”

“她娘的,最毒妇人心,没想到要劫持我的竟是她那贱人。”

“听我说完这些,她就拿刀架在我脖子上叫我送她一程。我当时以为她在开玩笑,没想到她是来真的后来赖三想夺她的刀,竟被她一刀劈死”

“后来,后来你们就都知道了,出了大门,那老道才将我救下兀那老道,你叫什么,住在哪个道观,明日叫我爹去谢谢你,给你那道观捐些香油钱”

李唯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地讲着,这时,一名捕快进来,在那沈捕头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这沈捕头便打断李唯道:“李公子暂且回去休息吧,我等定会捉住那妖女替公子出气。”

“那好,本公子先回了,等你们捉住那贱人,一定要通知我哦,算了,还是不通知了,那贱人恶毒地很,你们砍了就是”李唯道。

“好!来人,送李公子回去。”沈捕头吩咐道。两名捕快便扶了李唯走出门去。

“唉!倒叫这纨绔坏了事情”那道人看李唯走出门去后叹道。

“是啊,不过咱们先不要管这个了,刚才我的手下来报,那老鸨口中今日来找胡蝶儿的另一个公子,咱们恐怕也惹不起究竟是何人,还不得而知,官好像大得很,我看咱们有必要出去迎一下。”

“噢?那走吧!”道人应道。

杨帆的马车朝明月楼这边走来的时候,两名捕快,一名带路,另一名则快马赶到明月楼向沈捕头汇报。杨帆来到明月楼时,那沈捕头和道人,已等在门口。见杨帆过来,两人向前拱手施礼道:“在下开封府捕快沈青、贫道神霄宫灵素先生弟子陆川平,见过大人,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本官枢密院杨帆!”

两人一听,对望一眼,倒吸一口冷气,便又单膝跪道:“小人冒失,请大人恕罪!”

“无妨,两位请起吧,本官也想知道刚才打斗之事的来龙去脉,正好问问两位。”杨帆一边抬手示意两人起身,一边说道。

“谢大人!请大人里边说话。”沈青起身道。

待领了杨帆进入明月楼,让坐看茶之后,陆川平道:“自皇上册封为教主道君皇帝以来,天下各郡民众皆纷纷信奉道教天尊大帝。然而最近在翕州、温州等地,却有魔教妖人在传播妖言,蛊惑百姓,以至许多百姓误入歧途。他们在当地结社相护,白衣乌帽,食菜事魔,更有甚者,为争夺教徒,杀我道众,毁我宫殿,公然造反。为此,皇上已下旨令各地官府对魔教信徒予以逮捕,对造反叛乱者进行剿灭。只是这魔教行事向来诡异,高层又多为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所以官兵打击起来效果甚微,反倒激怒了一些妖人,近来妖人刺杀官员的事件屡有发生。那胡蝶儿便是魔教暗探,她潜伏京城已有年余的时间,昨日竟去刺杀师傅,被师傅打伤后逃走,我等追踪至此,联同开封府,包围了此地,本想看看有没有同党前来联络那胡蝶儿,不想竟被一个纨绔坏了计划,不但没有抓住同党,倒叫那妖女给逃了”

第二十七章 道争

杨帆顿时了然。

现在的大宋,正在大搞道教教育活动,可谓是朝堂内外学教旨,举国上下建神霄。赵佶对道教神仙的崇敬,最近越来越虔诚,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杨帆杜撰了一个神仙师父的缘故。他现在将各地、各部的长官都与道教联系在一起:自己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再下教旨册封蔡京、郑居中、童贯为神霄宫使,邓洵武、王黼、张邦昌、蔡攸为副使各州郡长官则任神霄宫判官,比如开封,现在府尹兼任在京神霄宫判官,京城之内捉拿魔教教徒也是他的职责所在。

“他奶奶的,来到大宋,编了一爱谎言,还以为只有自己的头上带了个光圈圈,可现在众官员头上纷纷带了光圈圈,有的还比自己的大,比自己的亮!”杨帆先前便腹诽过这点。

古代皇帝多有崇信道教者,皇帝么,要么想着长生不老,享万世荣华,要么宣扬君权神授,维护自己统治。

赵佶对长生倒不是太执着,但他将整个朝庭官员绑在道教这辆车上,却明显地表现出他对自己权利的维护。这是杨帆最头疼的一点,皇权不削弱,自己的理想如何能实现?这点看看朝堂上下大多数的官员便知,前些日子,王黼杜撰青华帝君降临记,讲述青华帝君降临大宋,与赵佶携手同游的故事。在道典籍里,青华帝君为神霄玉清王的弟弟,他来见赵佶乃是兄弟相会,整个故事意思非常明显:赵佶乃是天上神霄帝君下凡,他做皇帝,这是天帝的既定安排。之后王黼又献“迎神九鼎”之策,所谓“九鼎”名曰:太极飞云洞劫之鼎,苍壶祀天贮醇酒之鼎,山岳五神之鼎,精明洞渊之鼎,天地阴阳之鼎,混沌之鼎,浮光油天之鼎,灵光晃耀之鼎,苍龟火蛇虫鱼金轮之鼎。王黼进言,大宋地上已经安放了魏汉监制的九鼎,天上也应有九鼎,以迎神霄降临。赵佶闻言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