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好与他们共同赚取朝庭的银子?”
杨帆终于转头看了看唐恪,不过很快又将目光收回到水面之上:“唐大人又误会了!本官早已向朝庭承诺,不管本官收购这批粮食的价格如何,朝庭只需按正常年份的价格计算成本,分期归还神工集团便是,到时签订契约之时,会有这方面的规定。”
“这个”唐恪闻言一时竟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似是消化了杨帆说的意思,才道:“大人见谅!是下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唉!可是大人,我实在是想不通,你怎么就甘心去做这个冤大头呢?”
杨帆笑笑:“冤大头?哎”
说话间,水面上的鱼漂猛地向下一沉,杨帆双手将鱼竿向上一挑,一条尺余长的鲤鱼被拖出水面。
“看!上钩了吧!谁说我是冤大头!”杨帆一面说着,一面将鱼溜到岸边,然后用它处抄入篓中。
“谁说我做冤大头了?唐大人应该知道,这段时间以来,朝庭应该收了不菲的粮食交易税吧?”
唐恪点点头:“不错!眼见着便要赶上往年两年的商税了!”
杨帆嗯了一声继续道:“如今已是春耕的时节,江南之地百姓们种粮的积极性如何?”
唐恪笑道:“无论地主还是佃户,皆干劲冲天。哈哈,夏秋两季的收成早就变成了钱,他们敢不细作打算!当然了,各地官府也已按大人的要求做好了保障工作,土地的分配、种子的发放一应事务皆有条不紊。我们必会保证今年粮食的收成。而且,大人让我们放出消息,宣传江南之地的好政策,大宋各地的流民也纷纷向这边赶来,哈!想来今年咱们大宋会是开国以来最平稳的一年吧!”
“那就好!”杨帆摆弄着一块鱼饵道,“你看,朝庭的收入也增加了,百姓耕种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全大宋吃不上饭的流民也有了饭碗。粮价上涨总算也有些积极的效果,怎么能说我是冤大头呢?”
唐恪叹口气道:“大人就不要自欺欺人了。朝庭的那些收入的确不少,可粮价若是不涨,大人完全可以捐出比那些税收多几倍几十倍的银子;而至于,百姓积极性,流民端饭碗,又哪里用得着用粮价的飞涨来调动?唉!我算是明白了,大人你这是为了朝堂和谐,故意卖王黼他们一个面子,大人公而废私下官,佩服!”
杨帆不置可否,将鱼钩抛向水里,然后冲唐恪诡秘一笑:“理解万岁啊!”
唐恪走的时候仍是云里雾里,虽然猜定杨帆是为了散财求和,但看杨帆那透着邪乎的无所谓表情,他心里又忍不住地犯嘀咕。可是,他又实在想不出杨帆还有什么路可走,便也只好将杨帆那“高大上”的形象捧在心头。
好在杨帆保证了会筹齐粮食,并且不损害朝庭利益,唐恪也就不再在这事上纠结。接下来便是春耕季节,做好自己该做的,保证今年的粮食顺利丰收,才是他最应该考虑的想通了此点,唐恪也便不再过问粮价之事,然后日子悄然来到三月。
第二五二章 明修栈道(上)
官场的压力也随着唐恪的沉默而变小了许多,毕竟不管粮价怎么高涨,出钱是杨帆,人家花自己的钱,关其他人鸟事?你再针对此事去对人家指手划脚,那纯粹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如果说官场上压力是外事的话,那神工集团内部的压力就有点类似于家事了。官场上的众多官员可以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可神工集团的一些股东,正好相反,他们关注的是杨帆会花多少钱买下朝庭所需的粮食。因为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他们的发展前景。
进入三月以来,眼见神工集团与对方的谈判迟迟没有重启,现加上四大商会从中的挑拨拉拢,神工集团内部的一些小股东便开始蠢蠢欲动,有的找人托关系想着退股,有的则直接断了与神工集团的联系,私自扣留生意过程中的利润。
对于这些人的处理,杨帆可没有像对官方之人那么温柔。想退股的,交了违约金之后,随你怎么退;私吞利润的,由神工集团的状师直接告到他破产,再不济也是来个经济技术制裁,让其生意一落千丈,悔不当初。
在这种铁腕管理的手段下,神工集团虽然暗流涌动,却始终稳如泰山、秩序井然,至少没能让杨帆走出那座溪园。
三月的春光如画,溪园之中更是姹紫嫣红,美如仙苑。三月初的时候,已经怀孕七月有余的周若英曾带杨佑安来园子里住过两天,不过很快又回到城里。外人只当杨帆是因为众叛亲离,不胜左右劝谏之烦,才躲了起来求个清静。可周若英自然知道,杨帆呆在这溪园之中,能得清静的时候实在不多。
杨帆和神工集团在布一个极大的局,表面的平静之下,作为局眼的杨帆每日里不知在暗中操控着多少条线,僻远的溪园之内,每天都有亲信前来汇报、商贾前来谈判、智囊前来开会
杨帆躲到溪园根本就不是为了清静,而是为了行事隐密!
一家人完全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极有可能引起谣言与恐慌,再加上在溪园之中下人不多,也得不到好的照顾,周若英母子在此只呆了两天,便又悄悄地回到杭州,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配合着杨帆这种消极的形象,三月里,神工集团又与四大商会进行了两次接触,大约是怕杨帆摆烂摞摊子,四大商会这次稍稍将价格降了一下每石价格一百四十两以示己方诚意。这样的价格显然还是谈不成的,不过神工集团的代表也没有像以往那样,坚持咬定八十两一石的价格不放,而是答应对于四大商会提出的价格,回去之后好好商量。双方约定,过一段日子再行谈判。
在神工集团看似服软的情况下,朝庭之中的声音也偏向了他们。大约是受不住各方的压力,王黼也从京中传来消息,让四大商会见好就收,尽快签订契约。
双方皆有让步的余地,此次谈判看起来正向着积极的方向前进,官府还有神工集团的人心也渐渐稳定下来。可是,杨帆依然还躲在溪园之中,不肯出来。
三月的中旬,杭州之地的第一场春雨如约而至。淅淅沥沥的小雨滋润着干涸的大地和人们的心田,却也阻断了一些人们的行程。
这几天里,溪园的客人极少,若非是实在要紧和事情,杨帆的下属、亲信和合作伙伴也不会在这种天气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