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2 章(1 / 1)

宋帆 耽文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将钱存进他们的钱庄,他们非但不收取费用,还反过来会支付给存钱之人一定的利息。”

“什么?那不是纯赔本的买卖么?不对,我明白了,神工集团是想用这种方式筹集购买粮食的资金!”

“可是,神工集团急需资金,已不是什么秘密,还有谁敢将钱存于他们的钱庄?即便不怕他们最终还不起这些存款,落个血本无归的结果,就是万一有一天家中急需用钱,那什么华商银行能随时给人家兑出现钱来么?”

“呵呵!据他们的章程规定,那华商银行是随存随兑。而且还分定期和活期,可是不管分什么期,他们承诺一但客户用钱,都会及时兑现。”

“何谓定期?又何谓活期?”

“顾名思义,所谓定期就是将钱上一定的时期,这种方式的利息较高,但期间若是取出,便只能按活期计息。呵呵,活期么,不必解释了吧,就是随时可取,利息比定期要少上一些。”

“这规则确实不错,若是没有此次粮食争购之事的话,这样的操作不失为一种吸引存钱的妙招,可以如今的形势,效果就不好说了。”

“何止是不好说啊,四大商会岂会给他们这样筹集资金的机会?现在外面恐怕已经造起势来,说神工集团资金紧张,才想出这等骗人的伎俩。”

“唉!经商不过小道尔,现如今居然也弄得像战场一般。还是那句话,这杨大人于这政事太过无能,以致于养虎为患,被逼到无计可施的步。”

“的确是怨不得别人!唉,我等虽然皆尽有心,可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杨大人给自己挖的这个坑太大,我们也是无能为力啊!”

众人皆狠狠地点头赞同,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仿佛是杨帆这个无能的官吏阻断了他们为国效力的途径。

既然找到了粮价高涨的罪魁祸首,并且判断出自己有心无力,众人也就相约此后只谈风月不谈风云。大约下午三点左右,当湖风变得清冷的时候,他们才尽兴而归。

当然,若说尽兴也尽然,像朱锦便觉得今日的游湖简直就是煎熬。散伙的时候,他匆匆地与几个相熟悉之人打了招呼,然后逃也似地上车回到了家。若说之前他兴趣索然,是因为有负李师师所托,心中惭愧,那此时他听完众多士子船上的议论,便是自怜家中商贾的身份,心中悲伤了。

今日众士子的矛头其实还是指向了那些投机的商家,言语之间的痛恨不耻之情分毫没有因为顾忌他而稍加掩饰。想想若是自家的粮食真的卖给了四大商会之一的徐家,他便觉得以后更加没有颜面去见这些心怀家国的好友。

“晚上还要再劝劝父亲才行!”他想着。

朱府,红红的灯笼已经挂起。此时晚饭已经吃过,正该是这些大门大户陷入安静祥和的时刻。不过今日的朱府似乎有些例外,一些丫鬟杂役隐隐听到家主朱承平的书房之内传来阵阵的争吵之声。

这争吵的双方自然是朱承平与朱锦父子。回到府上之后,朱锦便在晚饭之后找到自己的父亲,试图说服朱承平改变将粮食卖与徐家的主意,哪怕是将这些粮食留在自己手中也好。

然而,这注定是徒劳的,朱承平依然是以其不懂生意为由,叫其不要插手这些事情。

如此一来,朱锦这些日子积聚的郁闷之气终于暴发出来,他竟是不顾自己平日里十分注重的伦理纲常,痛斥起父亲不忠不义起来。当然,这其中更多地是对于父亲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其前途的愤懑。说到最后,朱锦难免忍不住涕泪俱下,说些“悔于生在商贾之家”、“此后无颜见人”之类伤感情的话语。

平日里向来乖巧的儿子,突然变得如此无礼,朱承平自然是火冒三丈,不等朱锦将话说完,他便一通打骂,然后叫大儿子朱秀将朱锦拉了出去。

朱锦虽然愤懑,但终究不是勇于跟封建家庭决裂的革命青年,故而被送回房间之后,便只剩一些后悔和伤感的情绪而已,至于离家出去什么的,着实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第二五O章 扯皮的谈判

朱承平的书房之内,被怒而摔到地上的纸笔已经收拾起来。朱文秀一边整理着书案,一边小声地朝父亲说道:“文锦他也是一时情急,才说些不知轻重的话,父亲切莫生气。”

“哼!不懂事的逆子!”朱承平虽是商人,但生意场同样是磨炼个人气质的平台,他早已养成一种家主自有的威严气势,岂是能受儿子语言拨弄而有所改变之人?

“父亲大人,这段时间外面的文人士子的确在商议着上书朝庭,惩办此次囤积粮食的商家。估计文锦在里面也不会好受,所以才做出今晚这般无礼的举动您看,咱们是不是告诉他”

“不!”朱承平摆手止住儿子的话,“锦儿他虽然年岁已算不小,可毕竟涉世未深,无半点城府,若是告诉了他,万一出现什么纰漏,非但咱们这些日子的努力会白废,于整个大局也是致命的伤害。若是出现这样的状况,那咱们代替徐家,执大宋织造业牛耳的日子,可就会变得遥遥无期了!”

“可总要安慰一下弟弟才好!”

“不必!你找上两人给我看住他便是,如此心性将来怎么做官?这次便权当是对他的一个磨炼吧,相信结果出来之后,他能学到不少东西。”

朱文秀点点头。

“对了,作坊改建得怎么样了?那些东西占的地方估计不会太小。”朱承平接着问道。

“父亲放心!今日我已看过,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朱文秀答道。

朱承平点点头,长舒一口气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哈哈!”

二月底的杭州,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满城的杨柳抽出了绿绿的新芽,风儿变得温暖宜人,湖水变得湛绿如蓝人间天堂又到了最美的季节。

春景正好,奈何有些人却没办法尽情地去赏玩。这段时间以来,杨帆的世界有些烦乱。

自从神工集团主动与江南四大商会谈判以来,双方展开激烈的交锋,在价格上不断地拉剧但就是达不成共识。

也是利用这段时间,四大商会各显神通,将市场之上的粮食契约尽数收归自家囊中。大抵是觉得一切尽在掌握,在谈判中他们也逐渐地强硬,甚至不时地以终止协商来威胁神工集团的代表。

不过,神工集团的谈判团队却是有些没皮没脸,他们仿佛是一群充满幻想的无知少年,咬着不足一百两一石的价格,与四大商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