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5 章(1 / 1)

宋帆 耽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南退守,这其中自然是诸位的大军压境之故,然而也未必不是方腊的一种策略”

“根据统计局探得的消息,杭州城内目前共有兵力五万。而杭州附近的临安、余杭、富阳、钱唐也各驻有军队共计约有十万余人。可这么多的人马,方腊却没有令他们支援方七佛夺下崇德县。而且这段时间,衢州、愗州、睦州、处州等地的贼军兵马,正在向杭州方向集中,这些兵马总共二十余万”

“他们这是想引诱我们然后与我们决战?”

“对!佛帅惨败,朕本应派出大军接应佛帅。可是朕与枢密院、兵部看了战报之后,觉得宋庭这些西军战力着实太强,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分兵与他们纠缠,是很难击败他们的。因此,朕便与几位卿家定下了决战杭州城下的计策。”

约是相同的时间,杭州城方腊的英武殿内,方腊也正在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可要想决战杭州城下,必须要让宋庭之军觉得我方战力太弱,能够以少胜多,一举攻克杭州。要知道,咱们永乐朝初立,各种物资匮乏,难以与宋庭进行持久战。佛帅的这一败虽然损失惨重,但同时也会令那宋庭之军得意忘形。所谓骄兵必败,只要咱们细细谋划,必能凭借优势兵力一举胜之。”

“具体方略这样咱们先以外围临安、余杭、钱塘之兵佯装拼死抵抗,然后作出不敌之态,退回杭州城,以将童贯大军引诱到城下。此时我们城内应该会有近二十万的兵马,而且粮草、器械咱们也储备了不少,足够支撑半月之久。凭借这些,咱们定能顶住那十多万宋庭军队的进攻。等到他们攻得气馁、士气降低之时,咱们从衢州、愗州、睦州、处州赶来二十万大军也应该到了,届时咱们用四倍于敌的兵力,内外夹击,如此一来,岂有不胜之理?”

“不错!咱们便以杭州为饵,引所有宋庭兵力前来攻城,然后将他们拖入攻防的泥潭,在他们不能自拔之际,我们外面部队突然杀到,那时城内的部队也主动出击,便会将这些西军包了饺子!只是此计划的关键是咱们一定要能够坚守杭州城十天左右”

“咱们有两倍于他们的兵力,再加上城池之利,坚守十天应该没问题吧”

“未必啊,前几日他们攻陷崇德之时,便是用火药炸开了城门,于是咱们的城池之利瞬间消失。此次备战,这点不可不防啊”

“不错!王尚书他们已有对策”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战略的细节问题。窗外的天渐渐暗下来,空中大片的铅云飘了过来,雨势突然变大,密集狂暴的雨点铺天盖地地砸向这东南之隅。

二月十六,雨后的道路偶有泥泞之处,不过却也挡不住童贯大军的步伐。这日聚集在崇德县的十二万大军,拔营而起,直扑杭州。尽管杨帆的统计局探子已经探得了方腊接下来的作战意图,但大部分将领包括童贯本人还是对这十二万大军的战力充满自信即便方腊是在诱使自己与之决战,那便决战好了,正好将他一举击溃。至于正在悄悄向这边增援的贼军,也是不惧的,最不济至少安全撤退是能做到的。

十六日下午时分,这十二万大军又兵分四路,分别攻向北关堰、钱塘、临安、余杭。第二日中午,四线捷报传来,杭州外围义军的几个军事据点被清扫一空,杭州成为一座孤城。

而这日的傍晚,四路大军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杭州周围,完成了对杭州包围。

真正的大战来临,只是,无论是童贯还是方腊都不曾想到,在他们各自的算计之中,委实有一些东西不曾预料到

第一九三章 没那么容易

宣和三年二月十六,夜幕降临,杭州城下火光连营,把这春日的夜色点缀的稍显张狂。

朝庭十二万人马傍晚时分才在这城下不远之处安营扎寨,这天晚上他们照理是不会立即攻城的。一来他们对城墙之上的情况需要探查一番,二来他们来得甚急,最基本的攻城器械尚未备好。

双方应该还会有一至两天的观察期。

只是,这天晚上官军方面却不是想像中的那么消停。约是晚饭时分,便有二十几个自称是俘虏的人,在城下一箭之地朝着城里喊话。

“城内的兄弟们”

“父老乡亲们”

这二十几人喊话,不像是以往官兵面对乱匪之时的对话内容,什么“回到家有饭吃了”、什么“如今朝庭拨乱反正,天下太平了”、什么“官兵优待俘虏了”等等不一而足。总之这些内容少了以往那些官腔的威胁之意,多的是家常式的规劝之语。

这些人从晚饭时分分成几组,绕城轮番喊话,直到子时过后,竟然还不停歇。当然,城内的义军对于这些话的内容是多半不信的至少是此时不会相信。然而杨帆却固执地认为这个方法有效,在他看来,这样一遍一遍地重复这些话的内容,至少会让城内的义军深深地印在心里,此时他们或许不以为然,可是当真正面对生死抉择之时,这些话便会不自觉地在他们心中发芽,这要比将他们逼入决死的境地要好的多。

子夜过后,除了这些人还在不停的喊话之外,城下又有书信被绑在箭矢之上射了进来。拣了这书信,城墙之上的义军连忙一层层的送上。约在拂晓之时,这封书信递到了方腊跟前。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封战书或者劝降信,但当打开看了之后,方腊却发现这居然是一封招安的书信。

对于招安之事,方腊之前还确实私下里考虑过。不过,纵观历史,被招安之人除非保有军队,否则只会死无葬身之地。可眼下的形势,朝庭岂会给他保有军队的条件?而且,这招安的书信只是用箭射进来,连个使者都不曾派出,其诚意也就可见一斑了。

看过了招安的书信之后,方腊便皱眉问了此书信大约多少人知道。在得知这样的书信被射得满城尽是之后,方腊便果决地下令以,等到天放亮之后,将所有书信撕成碎片撒到城下。

这便是他对那朝庭招安的态度,必须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晨光照亮了大地,微风轻抚,城墙之上的碎纸片、碎布片雪花一般飘落在地。二里之外,十二万的朝庭大军的营地之中,杨帆拿望远镜望着这一幕,朝身边的童贯道:“看来这方腊顽固得紧,是不会接受太傅这招安之议了!”

童贯亦是拿了望镜在看城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