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0 章(1 / 1)

宋帆 耽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若英在这方面是很开明的……就是不知你在意不在意……”

“哼!男人三妻四妾寻常得很,我岂会不明事理?只是我乃朝庭通缉的要犯,总不能跟着你到处抛头露面吧,所以我只能呆在这谷中。”

“我会想法为你们洗白的,我做这明教教主,不是为了让明教仅仅成为一个江湖组织,而是为了让他发展成一个党派,一个在国家政权之上能够立足,甚至要执掌这个国家的党派!”

“啊?”聂云裳不大明白杨帆说的是什么意思,不过听他说要让明教执掌一个国家,也大抵了解了杨帆的野心。

“你要做皇帝?”

“不!我是要消灭皇帝,或者是架空皇帝……永远地!”

“总之是要造反……”聂云裳沉吟道,“你不会也如那仇可道一般,利用我们明教来达到你的目的吧?”

杨帆做个擦汗的动作:“怎么会!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造反——哦,也不一定会造反——是为了实现你们‘是法平等、无分高下’的伟大理想,怎么能跟仇可道他们一样?再说,按照仇可道他们的法子,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那样做的话,只能让明教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聂云裳仍有些不以为然地道:“可是现在明教造反已箭在弦上,方右使他们已经下山而去,估计过不了几天,他们便会举事!至于你说得不会成功,我看倒未必,我们明教与朝庭官兵之间大规模地交兵已有两次,一次是在翕州,我们用千余兵力全歼宣威军近五千人马,一次是在几天前,我们同样用千余兵力,击溃了邵武军的五千人马,这些朝庭官兵如此不堪,我看方右使他们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不要被这两次胜利迷惑了眼睛,这两次胜利的原因有二,一是朝庭南方这些军队战力实在不堪,与西军、河北军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二是你们取胜存在着很大的侥幸成分。就说第一次吧,那天晚上那宣威军主帅梁世达正忙着假扮你们来对付我,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居然真撞上了你们袭营;而前几天那些邵武军是因为朱汝贤忙着强抢民女,没能将粮草及时运到,故而饥饿之下士气全无,他们估计是盼着被你们打败,好有撤军的借口。”

“可若是你们大规模地造反的话,开始的时候也许会攻城掠地,非常顺利,可这样的话朝庭一定会派出精锐的大军进剿,你在京城之时应该也已听说,太原城里已经集结了十五万的西军,他们本是为了攻取燕云,可这南方形势一但失控,他们也随时可以调转枪头,杀向这边来。”

“对于这些西军的战力,你们或许不清楚。可是我曾任他们的监军,与西夏交过手,他们的战力是远非这些南军以及你们这些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义军可比的。我敢保证,如果这十五万的西军出动,就算你们能发动上百万的农民参加到义军之中,也不会撑过半年!”

聂云裳见杨帆说得肯定,也不敢过于自信,忙道:“那你说怎么办,你既已答应我爹做我们明教的教主,总不能看着明教众弟子被朝庭剿灭殆尽而无动于衷吧?”

“当然了,要不我干吗要做这个教主?”

“那你会怎么做?”

“明教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三个法宝,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建设,把明教建设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有理论的政治党派。教中要培养出大批愿为理想牺牲,即能对敌冲锋陷阵、又能对内治国理理政的优秀人才。二是要建立一支具有严格纪律,对明教绝对忠诚的军队,同时还要在能够立得住脚的地方广泛建立根据地,哈!你们不会想凭这小小的谷地,便想与整个大宋相抗衡吧?三是除了要依靠农民阶级之外,还要争取像吕堂主那样的大地主、以及像我这样的大商人的支持。嗯这个你们做不来,我去做便是……”

“现下嘛,我急需做两件事,一是立即差人前去睦州,以总坛教主之令阻止方腊他们起事,现在起事的时机根本不对,一定会失败的。二是正式为明教制定新的教规,着手改造明教。当然,这期间我还要把大光明诀的敛月功法传授于你,并助你练成,这也是令尊的嘱咐……”

第一五九章 明教教主(下)

,。

晨曦映入屋内,杨帆伸个懒腰,等着聂云裳的决定。

呆呆地想了一会,聂云裳才道:“好吧!既然爹爹让你做教主,自有他的道理,不过教中其他兄弟姐妹认不认你这个教主还很难说,今日我便召集尚留谷中的各堂主,告之他们此事,希望你能让他们信服!”

“这个我有自信!不过,为了以后行事方便,我希望还是尽量不让太多的人知道我的真实身份,除了几个信得过的堂主之外,其他人就不必告诉他们了。我现在化名吴忌,下一步在明教之中,我便用这个身份行走。”

聂云裳点点头:“这样也好!免得再生出其他是非!”

“天亮了!我去饭堂找个地方休息去,你也睡上一会再说,免得让他们以为我们夜间相见,落下闲话!”

聂云裳悄脸微微一红,答应一声音。

“走了!”杨帆打个哈欠,挥手告别,然后一阵轻风般地飘出了院落。

……

悄悄地溜回饭堂,在饭堂柴房留宿的明教弟子尚未醒来。杨帆找个角落开始闭目养神。

约是午时末刻,一名明教弟子来到饭堂,喊着“吴忌”的名字,找到杨帆,说是教中众堂主在光明殿相侯。

来到光明殿,便见聂云裳、吕师囊、陈凡、霍红凌等尚留在谷中的几个堂主聚在堂内。

与他们相见之后,这几人自然认出了杨帆,他们先前对杨帆的观感便不错,此时倒无人再纠结杨帆当初的不告而别。

检验了代表杨帆接任教主之位的“光明圣符”,又详细的询问了杨帆在谷中与聂风行相遇的经历,在确定杨帆所言并无任何漏洞之后,众人方始向着杨帆行跪拜礼,宣告正式承认杨帆教主的身份。

不得不说,虽然明教有着一定的“民主”因素,但整体的运行机制上,仍主要以是专制为主。而教主的传承更明显得体现着这点,若想得到教主之位,聂风行的遗嘱比什么都重要。

顺利接掌明教之后,众人开始商议明教接下来的行动规划。

此时留在谷中的几个堂主,皆是原先聂风行一系,原本同意明教造反皆是冲着为聂风行及八位长老报仇而为之。此时知道聂风行及八位长老实为仇可道所害,向朝庭报复的心思自然淡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