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1 / 1)

宋帆 耽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洗曾头市后,原曾头市的工匠、居民基本死伤殆尽。杨帆接手之后,重新招募了一些工匠,这其中便包括一些从军器监作坊退下的老工匠杨帆可不想让这儿的这些兵器作坊荒废掉,不过这些作坊的主要任务,却由原来生产冷兵器转变为研制火器。

除此之外,神工集团的研发中心也设置在此。外面作坊生产工艺的改进、市场上产品的升级,便是由这里的一个个的研究所主导完成的。有了这些研究所,神工集团的产品在市场上,便只会被模仿,不会被超越,从而占取垄断地位。

当然,作为此时的私人寨子,拥有一支地主武装队伍的传统,杨帆也不会荒废。在人员充实之后,坐阵寨子的周侗便从招募的工匠、农夫之中,选取了五百青壮劳力,组成一支民团,并利用歇工和农闲之时,对这支民团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鉴于原先曾头市的居民被梁山血洗、老少皆殁的教训,这些民团成员的训练积极性很是高涨,再加上周侗等人训练方法得当,半年的时间,这支民团已经有了一定的战斗力,唯一缺乏的便是实战的经验。

不过,杨帆并不满足于此点。除了这支民团之外,他还让周侗等人招募了二百人的常备队伍。这支队伍则是按照特种部队的要求进行训练。几个月下来,队伍淘汰近半人员,只留下百十个经受住层层考验的精壮汉子。为了提升这支队伍的实战能力,杨帆已经同东平府兵马督监董平打了招呼:但有剿匪之类战事,务必带上这支队伍,好让他们多见见血。

日子很快进入八月。秋天的硅谷,天高云淡,清爽宜人。杨帆在此视查指导了几日,正沉浸在“有一位青年,在中国的东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的成就感中时,京城飞鸽来信。杨帆看后,略略交待了一些事情,便急忙回京去了。

宣和元年秋,大宋官场之上一场地震悄然发生。究其原因,却是把持朝政多年的蔡京年事渐高、恩宠渐退,基本处于类似朝庭“顾问”一般的地位了。而在此时,王黼乘势而起,靠着献佞于赵佶,成为大宋官场之上权力最高之人。

执掌朝政之后,王黼便与张邦昌、李邦彦等人联起手来,一反蔡京所为,博取人心。

首先,他罢方田,毁辟雍、医、算、道学,合并至修会要、六典等机构;然后又裁汰冗官,对远郡使、横班官的俸禄减半,茶盐钞法不再比较,对富户的科派一律废除。他这些举动的确博取了大片人心,一时间四方皆称赞他为贤相。

其次,他请求赵佶设立应奉局,自己兼任提领,中外钱财允许他随便用,竭天下财力供应奉局的费用。当然,应奉局收罗的奇珍异宝,进贡到赵佶那里的不足十分之一,剩下的全成了他的私产。

再次,他对京城及各路官员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将自己派系人员按放到了各个重要位置。这期间他更是公然受贿赂,卖官鬻爵,京师谣言:“三百贯,曰通判;五百索,直秘阁。”

这样的官场动作,其中自然夹杂着诸多的权利争斗。明面上,争斗的主角主要以王黼为首的新得势派系和围绕在太子周围的士子清流派系。这两方的争斗激烈异常,今天你参我一本,明天我告你一状,弄得朝堂之上鸡飞狗跳、好不热闹。经过两个多月的角力,王黼一方胜果斐然,像户部尚书唐恪这样的清流大员都被贬到地方上任闲官去了。在两方你来我往之时,还有一股势力也在暗中涌动,那便是以蔡京为首的旧得势派。不过蔡京十分明白“月圆则缺,水满则溢”的道理,所以并未明面上出招争斗,而是暗地里操纵些局面,期待着老骥伏枥之后,能东山再起。

不过无论朝局怎么变化,在杨帆看来,此时的大宋都像一个疾入膏肓的病人,非一般的药石可救。

这次的官场纷争,杨帆也受到波及。当然,赵佶、童贯、高俅等人十分认可杨帆能力,杨帆亦在不久前的伐夏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王黼不可能对其有明显的不利之举。不过,他那军器监判的兼衔,在此次风波中还是被拿掉,补偿给他的是一个高贵了许多的虚衔。

杨帆明白,攻取燕云在即,下一步军器需求量不知增加多少倍。这样的一块肥肉,王黼不可能不看在眼里。主持军器监以来,杨帆虽然未对内部的利益蛋糕进行重新分割,但他在生产管理、质量检查等方面却较以前严格了很多。这自然压缩了一些作坊的利润空间,这些作坊本就与一些京城大员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次傍上王黼、踢开杨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谁叫你明明可以靠贪污吃饭,却非要靠才能来着,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你不走谁走?

另一个与杨帆有关的调整,则是科学院被裁撤。王黼此次罢辟雍之中的道、算等学科,科学院自然也在其中。其实,科学院早已搬出辟雍,但经费仍由朝庭拨付,此次遭到裁撤,则彻底成了朝庭的弃儿。对此,杨帆早有安排,硅谷之中已经为科学院留出位置,科学院中被弃的学子也被神工集团高薪聘用,前往硅谷继续研制蒸汽机。

八月转瞬即逝,朝堂渐趋平静,又成为一潭绝望的死水。

第一一一章 樊楼

这一个多月来,面对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杨帆基本保持了一种“笑看花开花落”的心境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无奈的心境,就仿佛是在看一出早已知道结局的烂剧,除了面带戏谑地笑容和腹诽导演的无知之外,没有一点改变它的办法。

九月的汴京,苍穹如碧,云朵似絮,不过白天也变得短起来,酉时过半太阳便会落山,朝堂放衙之后,各官员回到家中之时,天基本上便黑下来。

傍晚时分,杨帆早早地回到府上。这些天来,他每晚都是如此,这倒不是他近来应酬减少,而是妻子周若英“终于”有了身孕。

杨帆本不愿如此早地要孩子,一来自己应酬多没时间做好优生的准备,二来那靖康之变如果不能躲过,自己面对的可能是颠沛流离的战时生活,那样的话,带个孩子其实是十分不方便的。不过,自从岳飞的娘子怀了孩子之后,周若英便着急起来,甚至怀疑自己的生育能力。为了让妻子安心,伐夏回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