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 章(1 / 1)

宋帆 耽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参详不出个所以然来。何况他对于赵佶大搞神霄宫之事,并不以为然,冷落冷落神霄宫,在他看来不见得是件坏事。不过林灵素就此失宠,利用他的忽悠之术劝谏赵佶的计划便会搁浅,这让杨帆觉得有些可惜。

“那道长可有应对之策?”杨帆还是希望林灵素能够忽悠到赵佶。

林灵素摇摇头:“不知何人从中作梗,贫道也无从应对。现下只能暗中探查清楚事情原委,然后再作打算。另外,若想见到皇上,重新博回皇上的信任,也需要一个契机。子航老弟如今常在朝中行走,若是能打听到有关此事的消息,切记派人通知贫道一声。”

“这个自然,却不知道长可有锁定什么嫌疑人?”

“能说得动皇上的,身份地位自然不低。可朝堂之上像蔡太师、王太宰等皇上宠信之人,皆与神霄宫同气连枝,自然不会暗中拆台。贫道想来想去,也就只有东宫的那位有胆量和实力来在皇上面前中伤我神霄宫。”

杨帆点点头。

林灵素与太子赵桓的矛盾,朝堂之上人尽皆知。与赵佶身边多是谄媚之人不同,赵桓身边的辅臣谋士多是自命清高的“愤青”,赵桓受他们影响,自然对蔡京、王黼、林灵素等人的做法有所非议。比如去年林灵素推动的崇道抑佛之策,执行之时便受到赵桓的抵制。赵桓甚至进奏赵佶,声言林灵素乃是妖道,并请求让他找来

十四个僧人,跟林灵素当面斗法,以证自己所言不虚。

关于这次斗法,朝堂之上见者了了,不过民间则传得玄乎其玄,说是林灵素于宣和殿前吐气成火,点水为冰,入刀山,进油锅,斗得那些僧人伏地哀鸣,幸亏太子求情,才保住性命。关于这些传言,杨帆倒觉得,虽有夸张,却非杜撰,当然,那些吐火、成冰、刀枪不入、油炸不伤之类,不会是林灵素真得拥有仙术,而是他借助了火磷、硝石、米醋等物的物理属性,再加上高强的武功,从而完成了几个精彩的魔术表演。至于那十几个僧人,估计就没那么多的把戏,只能落个伤残或是认输的结果。

赵桓本就对林灵素成见较深,再加上林灵素如此让他吃瘪,两人这梁子可就结得深了。若说谁有动机、有实力在背后阴林灵素一把,这太子赵桓的确是最大的嫌疑人。

“若真是太子所为,那倒有些难办了。”

“呵呵!”林灵素笑道,“太子虽然身份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历朝历代太子只学理政,从不干政,本朝太子自然也不例外。这也是太子虽然对蔡太师、王太宰以及贫道等看不惯,却无法将我们赶出朝堂的原因所在。当然,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即位之后,自然要清理那些他看不惯的臣子,可当今皇上正值春秋鼎盛之季,怕是这一干得宠的臣子告老致仕之后,太子也登不得大宝。何况争嫡之路凶险异常,能否笑到最后,谁又能敢保证?唉!咱们这太子,就是没得主见,尽被身边一帮酸儒迷惑。其实,太子殿下虽然厌恶贫道,但贫道向来不参与这皇家家事,只求安安稳稳地这神霄宫打下一片基业,便归隐山林,可谁想到还是落得了如此局面......”

林灵素这意思很明显:太子虽然地位高,但登基之前你也有奈何不了我,等你登基之日,老道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天,所以也就没必要怕你。我本来不想参与你们皇家的争嫡家事,可你老是针对我,那我也不会客气了。

这恐怕是大部分为赵桓所恶之臣的的心思。可是他们不会想到,几年之后,金军临城下,赵佶撂下皇帝的担子给了赵桓,仓皇出逃。金兵退后,赵桓秋后算帐,“六贼”下场凄惨。

“世事难测,对于此事,道长还是小心处理为好。”杨帆提醒林灵素道。

林灵素只是微微点点头,杨帆知道此时不会轻易说服他,便转开话题,说了会其他事情,随即告辞。

外面的雨仍在下着,雨滴像铁丸一般砸得车顶噼噼啪啪地响着。杨帆拉开车窗帘子,便只见一片雨幕笼罩着天地......

第一百〇六章 暴雨

雨一下便是几日。

杨帆本欲赶赴梁山,尽快启动第二期特务培训班,不过大雨阻路,他不得不推迟行程。

从神霄宫回来之后,杨帆对于朝堂之上的一众大臣越发没有信心起来:蔡京、王黼、童贯等人自不必说,整个心思都花在如何讨好赵佶,以便自己加官进爵上面,指望他们,阻挡不了金人的铁碲;而太子阵营中的一干“清流”,诸如耿南仲、唐恪、吴敏等人,虽然表面上自命高洁、针砭时弊,可杨帆知道,在未来面对金人之时,他们全是一帮只知“议和”的软蛋,同样指望不得。与其在朝堂上看这些人扯皮内斗,还不如出去做点实事。于是杨帆想抓紧启动自己的培训计划,为未来的战争多培养一些可用之才,却不想天公竟也不作美,连日地下起雨来。

天还是毫无放晴的意思。

由于连日大雨,开封城内大小河流的水不断地涨起来。雨不断地下,河水不断地涨,终于在六月二十四日这天,城内四条大运河的水面漫过了堤岸。杨帆这日上朝,路上的水便已没过半个车轮。

然而,雨还在下,开封府、工部等几个部门请求整治水患的折子每日里都是早朝讨论的重点。这几个部门这几日里也组织也大批的役夫加固堤岸、疏通河道,希望将城内积水排出。可是六月二十六日这晚,又是一夜的大雨。这天夜里,城内地势较低的几个坊市,水漫屋脊,房子大片倒塌,砸死、溺死百姓无数。二十七日这天,被淹市区的难民,拖家带口涌向皇城附近的市中心区,引得京城朝野震动。

午后,睿思殿。赵佶批阅着今日中书省呈上来的奏折。这些奏折大部分是有关此次京城水灾的。赵佶有些恼火,今日的小朝会上,一众主事的大臣对这水灾束手无策,不曾发声,这会儿却让自己的手下递折子。可你递上来的这些折子,全是别有用心的内容,于那水灾治理全无用处。

“太子,太子......又是太子失德!”赵佶烦躁地将几本折子扔在地上,一边伺候的梁师成赶紧捡起来抱在怀里,这些折子是要留中不发的。

“朕修建艮岳、劳民伤财,致使河道失修......还要停建艮岳,赈济灾民,广开言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人叫什么?噢!,起居郞李纲,为什么要用此人来做起居郞?换了!换了!”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