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变成了这种局面。
郑元郧拿不下南特行省,甚至还有杀身之危,而陈泽这里,他固然还可凭借牢牢占据南特三大主城而换回青阳帝国方面的奖赏,可毕竟这入侵南特行省的计划是失败了,也因此,青阳帝国免不了损兵折将的局面,在这种败局中,陈泽又能获得多少的奖赏?
合则共赢。
这句话是陈泽让陈明带给欧阳厉行的,但其实,真正的合则共赢反而应该是他与郑元郧这两人同为青阳帝国的将领。
郑元郧的优势在于他在安洛行省深耕多年,其势力根深蒂固,可以很容易便汇聚出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部队。
而陈泽的优势则是智计出众,由他为郑元郧出谋划策,那么攻取南特行省的计划甚至还会更简单一些。
要知道,当初就是陈泽第一个敏锐地发现了南特行省的空虚,而让杨明忠反其倒而行之,率领那五十万精兵趁南特行省的兵力无法回去的机会,一举拿下了最重要的三大主城。
从那时开始,郑元郧若是愿意选择与陈泽精诚合作,两人本该不必闹到今天这个局面。
然而很可惜的是,郑元郧自己也是谋臣出身,自古文人相轻,在驻守博安城期间棋差一着的郑元郧怎么可能看陈泽顺眼,后续又怎么会肯低声下气与一个协领合作?
这才让事态一步步恶化,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是谁也没有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反倒是处于战败国的朱炎帝国捡了个便宜,获得了一口喘息之机,更甚至,除了三大主城之外,他们还有可能拿回南特行省所有失去的领土。
这就是分则亡的意义所在,若非如此,青阳帝国这边早就该为郑元郧与陈泽办庆功宴了才是。
一时间,陈泽与洛总兵两人心中唏嘘,半晌之后,洛总兵才开口问道:“你之前说的,咱们面前有两条路走,那么现在,你决定要去走哪条路了么?”
陈泽点头,道:“两条路,一条是趁郑元郧无暇他顾时,在下与总兵大人先行回到安洛行省,进而一路而上,回到青锋城再图谋发展。”
“但这条路的话,牵扯太多,你我二人固然是可以走,可另外一些人却未必走得掉,基于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自我理论,这么做问题并不大,可在下的心里总归不会舒服,这件事传出去也有违道义,于在下之后的发展不利。”
陈泽深吸一口气,顿了顿又再道:“至于第二条路,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咱们率领手头上的兵力紧追而上,去到居合城。”
“现在,也是到了走这第二条路的时候了。”
洛总兵看着他,略感意外,“你决定要去居合城了?”
“那郑元郧那边”
陈泽摇头,笑道:“如果计划顺利的话,我赶到居合城的时候,郑元郧这个人已经不存在了,而我这次去,除了去收回那五十万精兵之外,还得替黄将军与马将军解一下围。”
“到时候还得多麻烦总兵大人出手相助,毕竟我的军阶还是太低了些。”
收回五十万精兵?
洛总兵眉头微凝,低头微微思虑了一番,点头道:“这五十万人虽然在克坦城外封锁了你许多日子,不过当初在夕凤城时好歹也曾为你所用过,想要收回难度倒也不大,不过,我看你的主要目的,还是在黄实与马辉两人身上吧?”
陈泽没有否认,他确实有着这个想法。
黄实且不说,那马辉,在这一次的计划中乃是很重要的一环,而同时,他也是相当于出卖了郑元郧,不去拉他一把,他不怕得被郑元郧那些亲信们给撕了。
第四百六十五章?????? 马辉的纠结
山岐城。
此城距离居合城只余三座城池的距离,并且都乃是补给路线上的附属小城而已,路途并不遥远。
黄实与马辉二人立于岐黄城头,目光所望去的方向,却是那居合城的所在。
两人虽然没有对视,可其眼中隐隐然间可见忧虑。
已经过了这么久,他们实在无法再拖下去了。
之前乃是黄实一人面对众将的压力,后来得了陈泽的授意,他将这支部队由深山老林中转回了西陇城,最后又还给了马辉。
如此一着,确实在短时间内压制住了军中那些不和谐的质疑声音,毕竟马辉本身就是郑元郧的亲信,当初郑元郧在由克坦城出兵时,也是让马辉来统御这支五十万的精兵部队。
特别是马辉又与军中那些将领相熟,甚至是闹得最欢的巫鹏,那也是与马辉有着过命的交情的。
有了这一节,再加上重新回到西陇城的五十万精兵已然开始在往南特行省的内部行军,中间也确实经过了被打下的城池,这让将领们的信心恢复了不少。
可随后马辉的操作,却又让巫鹏等人不大看得懂了。
马辉在每经过一座城池时,都替换了该城的守城将领取而代之,一连三座城池过去,他便将三位将领以及他们的亲信随从等等打入了大牢。
虽说每一次看起来都师出有名,甚至马辉还拿出了有郑大人亲自下发的令牌,可难道所有的将领都有问题不成?
另外还有一点,所谓兵贵神速,马辉这一边走一边夺权的举动,势必会影响到部队的行军速度,换言之,这又是一种拖延。
到了山岐城后,马辉更借口部队休整,暂时停止了行军,这不免又让好不容易压下去的质疑声又浮上了水面。
再者,从黄实将兵权交还给马辉开始,这两人便是同出同进,俨然是站在同一条阵线上的,就连关系极好的巫鹏,此刻也对马辉产生了怀疑。
马辉与黄实难道就不想继续行军么?
当然不是!
可问题是,山岐城离居合城就只三座城池的距离而已,再往前,前方战事已起,并且郑元郧被欧阳厉行两百多万大军包围的事情就将瞒不住了。
一旦此事在军中被传开,他们就是再巧舌如簧,那也是于事无补。
马辉心里很清楚,其实包括他自己在内,这五十万精兵与郑大人之间是一个怎么样的情谊。
郑大人固然唯功是利,可那却是对上,而对下,特别是经他亲自挑选而组建起的这支精兵,却是从未薄待过。
否则他怎么换来军心?
郑元郧排挤将领,可怎么也不会排挤士兵,否则不成了光杆司令了么?
在这一点上,马辉很确定,若是手头上的将士们听说郑大人在居合城有难,他们必定会不顾自己这个明面上的指挥官的阻止,星座兼程赶去支援。
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