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既然想要驱逐他们这些外敌,不来克坦城会去哪里?
结果肖度派人到边境处一看,他预先留在此处的岗哨竟早被人连根拔起,一个活口也没留下。
除此之外,还有暗伏在附近的斥候们,肖度这一找,尸体全被找到了。
这让肖度心下大惊。
他手下的斥候他当然清楚,留下的那一些全都是他一手训练出的精锐,在潜伏方面都是高手,要说一个两个被找到还有可能,全都被铲除了?
怎么可能?
然而不管肖度如何不信,事实就摆在眼前,而比起此事更重要的,还有朱炎帝国大军的动向!
沿途他看到了大军行进的痕迹。
足足两百万人,这痕迹是无法被抹除了,可问题就在于那痕迹的动向。
欧阳厉行的军队确实从隘口出来了,可是这行军的路线却并不是在向着克坦城行进,而是一出来就拐了个弯,竟然就此沿着边境线一路往
往南特行省的内陆在走!
照这个方位来看,对方根本就不会去到克坦城,相反还会一直远离,一直远离到郑元郧怕是根本就看不到对方踪迹的地步!
肖度很相信自己的判断,如此大量的行军痕迹绝不是仅仅只派一小队士兵就能弄出来的,对方这是真的就在往那边行军。
而且还丝毫不加掩饰,甚至沿途干掉的斥候也没有处理,仿佛生怕他们这边不知道行军路线似的。
搞什么名堂?
对于探查工作很在行,但大局观欠佳的肖度想不明白,可至少他知道一点,那就是事态怕是并不在按照郑大人所设想的在走,心知不妙的他赶紧回到克坦城郑元郧的大帐中回禀情况。
而对于这一反常,郑元郧也是一时摸不着头脑。
不来打他?
那这是要
另外一边,正随着大军行进的陈明向欧阳厉行笑道。
经过一天一夜的行军,欧阳厉行对陈明的防备已经松了不少,更重要的是,陈明向他提供了一份很详实的情报。
这份情报正是关于肖度安排的斥候人手。
当然,欧阳厉行以为的情报,乃是陈泽事先在陈明出发前就交给了他,而事实上,那却是大军一路走来时,陈泽依据陈明的地图亲眼看到了分布在四周的斥候位置,从而转告给了陈明。
这可比从肖度手中拿到斥候的分布还要更准确,毕竟斥候是人,是会动的,根本不会停留在原首发
这个疑惑欧阳厉行也曾想过,最开始时他也对陈明的情报不以为然,认为这已经是一份过时了的情报。
然而当他手下的人按照陈明提供的方位,一抓一个准,竟然真的一个也没落空之后,欧阳厉行服气了。
当然,他服气的对象并不是陈泽情报的详实,而是服在青阳帝国的人也太诚实了些。
这简直就是叫往哪躲就往哪躲,完全没有自己的意识,一躲好之后竟是连动都不带动一下的。
看来郑元郧的训兵手段也很一般。
能训练出这种废物斥候的统帅又能高明到哪里去?
郑元郧绝对不会知道,他在对方统帅心里的评价就那么不明不白地下降了无数个档次,而这一切与他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就这样,欧阳厉行一边行军,一边解除着路上的阻碍,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他已然率领大军远远离开了克坦城的范围。
这才终于松了口气。
陈泽这个计策一方面不能让郑元郧早知道朱炎大军的动向,而又不能不让他知道。
早知道了,郑元郧一旦洞悉了己方真正的企图,他一定会试图派兵阻止。
而在这种时候,还不是可以与郑元郧硬碰的时候,能避战自然是避之则吉。
同时欧阳厉行又得给郑元郧足够的提示,等到他的大军走了之后,要让郑元郧知道他们的动向,这样才能让郑元郧奋起直追,最终落入到计划中。
所以他才没有让人抹除掉大军行进的痕迹,同时也将斥候的尸体留在原处,以给到郑元郧足够的提示。
当大军终于远离克坦城之后,郑元郧想追已经晚了,这才是真正的让其落入到了圈套中。
第三百五十七章?????? 殆误
“大人,咱们怎么办?”
即使对大局观再不敏锐,当探知到欧阳厉行的行军动向之后,肖度也是心下生出了不妙的感觉。
而这个似乎与他脱不了干系。
斥候是归他管的,人手分布也是他负责指挥。
可谁能想到对方的触觉竟如此敏锐,将他安排的岗哨一个不留全部铲除,换句话说,单是从斥候的比拼上,是他肖度败了。
而且败得很不是时候。
正好是在军情最紧急的时候,他犯下了这么大的错误。
甚至之前还因为自信,当他的手下没有及时回来向他更新敌军动向时,肖度也认为没有大问题而疏忽了。
如果他能早些派人去,不管派去的人会不会回来,这份异样都会很快地被他察觉。
那么在那个时间点上,他就有足够时间去向郑元郧汇报,而郑元郧也会有足够的时间部署应对之策。
而现在,应对之策?
不管是思考对方此举的目的,还是立即派兵追击,似乎都已经晚了。
肖度看着面上阴晴不定的郑元郧,心中忐忑不已。
郑元郧眼下哪有功夫去治肖度的罪?
甚至连他的请示,郑元郧都没听进耳中。
他在思索着的,正是欧阳厉行此举的目的。
凤栖行省向南特行省派兵支援?
既然是支援为什么又不来打他克坦城?
一度认为自己已经胜券在握的郑元郧面对在突然的未知,一时间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在他大帐中的几案上,也如欧阳厉行那样,有着一张跨度涵盖了凤栖行省与南特行省的军事地图。
他用笔在地图上不时勾勾画画,由东平城而起,笔锋重重划过防御工事处的隘口,再接着按肖度最新传回的情报,时而轻时而重,笔锋所过之处,正是欧阳厉行遗留下的行军痕迹,勾勒出了对方的行军路线。
肖度在一旁心情紧张地看着,他知道这是郑大人一直以来的习惯,在这种时候,他根本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口,生怕自己影响到了大人的思考。
笔锋早已划出了肖度探查到的范围,郑元郧的手也在这时变得不那么坚决,不过短暂的犹豫之后,他的笔还是仔细地继续向前,一直弯弯扭扭,一直持续到
停!
朱砂墨迹的笔尖终于重重一顿,落到了地图上的某一个点上。
然而还没等肖度看清那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