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投降。
进,他只能与朱炎帝国硬碰硬而打下防御工事,可却还需要防备对方随之而来的增兵,以及自己这方兵临城下之后的攻击,所以防御工事那里严浩淼并不敢多做停留。
那么进入到凤栖行省的他还能往哪走?
被自己舍弃的夕凤城就会是唯一的选择,除非严浩淼抱定鱼死网破的心思,与朱炎帝国拼个两败俱伤,如此他才会去选择攻打东平城。
而退的话,其实是没有退路的。
严浩淼不仅要面对自己的军队封锁,还得面对随后赶到的青阳帝国的军队,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退路可言。
投降就更不用提了,作为漠河行省最高统帅,陈泽相信严浩淼这点骨气还是有的,他宁愿战死,估计都不会提出投降二字。
那么对方的行动就很好猜了。
就是夕凤城无疑!
不过事情恐怕会让严浩淼感到绝望。
就假设他真的有如神助冲破了朱炎帝国因大意轻敌而防守力度减弱的防御工事,让他冲到了夕凤城,严浩淼所看到的,却也不再是一座空城。
而是一座废城!
既然猜到了严浩淼的打算,陈泽当然不会没有对策。
他是怎么样都不会让严浩淼还有路可走的。
所以,当他从夕凤城撤离时,曾命令手下做了一件对于白烈或朱炎两国来说都很残忍的事。
烧城!
得不到的就毁去,虽然很有些对不住许风当日对他的那番掏心窝子的话,可陈泽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放火烧掉夕凤城!
好在当初陈泽已命人将夕凤城内的百姓全都驱赶了出去,待得他的军队离开时,城内空无一人,根本就是一座空城。
烧城,也就是烧物资,陈泽走得突然,本身也带不了多少辎重,于是他在命人在不影响行军速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带走了物资粮草之后,其余带不走的,全都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如此一来,朱炎帝国固然事后会跳脚骂娘,可严浩淼这里却是更加暴跳如雷。
陈泽打的可是他的后军,皇军什么最多?
粮草物资最多!
原本还算充足的物资在经过了这番洗礼之后,本就不会再留下些什么,是以严浩淼这鱼死网破的拼命一搏,所能依靠的基础,就是夕凤城内遗留的大量物资。
这一招,才是让严浩淼哭都哭不出来的绝户计!
所以在看出了严浩淼的决定之后,陈泽倒是一点都不急,甚至对方摆出拒马阵来防备他的精锐骑兵时,陈泽还下令给孟羊,让其不必冲得太上头,以保存兵力为第一优先级。
说白了,他能做的已经做了,此时他可不是对阵主角,而只是一个旁观者罢了。
在堵住了严浩淼的退路之后,陈泽根本没必要再选择穷追猛打,进而让自己这方损失过多的兵力。
他只需隔岸观火便好。
抱着这种心思,陈泽并没有再向孟羊那里增兵的打算,就任其率领那五万骑兵在对方后阵中纵横冲杀。
即使因为有严浩淼的指挥,白烈士兵的情绪稳定了些,又因摆开阵势后伤亡的急剧下降而重新恢复了士气,以至孟羊能够冲杀的范围在慢慢变小。
对此陈泽也是完全无所谓,他要做的就是守好自己这方的阵线,不让严浩淼感到有机可趁而改变主意即可。
至于严浩淼那边
“该死的小子!”
敌方攻击频率的降低哪能逃过严浩淼的眼睛,只念头微微一转便明了陈泽的意图,正是如此,他才破口大骂。
固然严浩淼还不知道夕凤城已成一片火海的事实,可也知陈泽摆明了就是想困死他,当真是一点活路也不给他留!
本来按严浩淼的心思,前军强攻朱炎帝国是不假,可他自己却在坐镇后军,只要让他感觉到有一点机会,他都会选择毫不犹豫地前阵变后阵,反向打穿陈泽的封锁而逃出生天。
郑元郧还没到!
严浩淼死死地守着这个信息,只要郑元郧还没到,他若是能打个时间差,未必就不能在郑元郧赶到之前,先行自南特行省冲出去!
然而陈泽就连这么一点微小的机会也不准备留给他。
他手头大量的兵力并没有趁机去撕破严浩淼临时布下的防御阵,而是严防死守,就在其外围呈封锁之势,不给其任何一丝可以逃脱的机会!
第三百三十一章 老对手
战场。
打的是兵力,斗的却是人心。
就在陈泽与严浩淼,还有朱炎帝国那位至今没有露过面的欧阳总兵,这三方固然各派兵力相互撕杀,可暗地里的谋略部署也是一刻也没有停。
严浩淼想要打下朱炎帝国的防御工事,与此同时他更多的目光是放在了后方的陈泽身上,甚至不惜亲自坐镇后军,以阻挡陈泽军的突击,来为更精锐的前军争取到更多的攻击时间。
想法是好的,而不管陈泽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严浩淼倒也是确实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到了拖延的任务。
可问题就在于
朱炎帝国。
或者说在于那位一直没的露面的欧阳总兵身上。
严浩淼为自己的军队定下了一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就初期的情况看来,一切倒还算顺利。
不该出击的出击了,该阻挡的阻挡了,一切就绪,只等防御工事被攻破之时,便是白烈大军获得喘息之机的时候。
可让严浩淼没有想到的是,他认为的精锐之师,认为一打二都问题不大的己方士兵们,在面对主动出击的朱炎帝国士兵时,竟处于劣势。
倒不是说朱炎帝国的士兵突然有如神助,个个爆发出了超强的潜能,事实上单论士兵质量,除了东平城最精锐的那支虎狼骑可以与白烈大军一战之外,其他士兵倒是真的得二打一才能干掉一个白烈士兵。
质量上严浩淼估计正确,问题在于数量上。
据他估计,东平城以及周边所属大概已经汇聚了约两到三百万的大军,只不过因为东平城的容量有限,这些军队大多分布在周边的城池里。
而一百万的兵力,大概就是东平城的容纳极限,再多,不仅安置会成问题,物资补给上也会出现短缺,从而打击到本就不高的士气。
而且这乃是一场三方混战,谁也不会很明显战争的走势到底会如何,一个有经验的指挥官绝不会选择在这一刻局势未明前就孤注一掷,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
无论如何,也得为己方留下一个后手。
可偏偏,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