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养计划
治理个国家真困难,要是能像玩游戏那么简单就好了建造基地然后发展势力,接着爆兵,最后a过去一波流,齐活。
但是实际上,治理一个国家远不像玩游戏那样简单,反而真的如同《道德经》里面说的那样儿,治大国,若烹小鲜。
国越大,越是如此。
在崇祯皇帝看来,大明就很大,不管是从人口还是面积来说,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放眼全世界,也只有这么一个。
剩下的全是渣渣。
问题是,崇祯十三年跟2003年不一样,甚至于连1903年都比不上。
崇祯十三年的时候没有电报,没有电话,没有火车虽然被造了出来,可是行进速度比骏马奔跑的速度要差很多,撑死了也就是跟骡子的速度差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不小心一些治理这个国家,真要是玩到四处烽烟的时候,自己也不用干别的了,成天的充当救火队员,把整个江山给彻底干翻了重新再打一遍得了。
但是重打一遍是不可能的,大明的地方宗族势力或者其他让人纠结的问题,那就得看各个官员们自己的手腕了从六部合格毕业后还玩不过地方势力,死了也是活该!
但是不管怎么说,反正缺人的问题就一直这么存在着,而且短时间内并不是太好解决想当官的不缺,缺的是合格的官。
要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崇祯皇帝何至于从崇祯元年到十三年的时间里加了五六次的恩科?
仔细想了半天之后,崇祯皇帝最终下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在社学中增加算学科目,并且增大乡试、县试、殿试中算学的题目比例好歹也得从零提升到以存之,供天下之阅览。”
强行按下心中的激动之后,孟绍虞却躬身反对道:“陛下三思!”
见崇祯皇帝投过来好奇的目光,孟绍虞斟酌着道:“启奏陛下,皇史宬中藏书繁杂,甚至于有不少属于不传之秘,或者涉及到了某些秘辛。
陛下一片爱民之意,公开皇室藏书给天下人阅览原本是好事儿,但是其中的某些秘辛若是传了出去?”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这个,朕会安排人去盯着,某些不适合现在就公开的东西肯定不会现在就公开。爱卿放心便是了。”
其实在崇祯皇帝看来,根本就没有什么不能对外公开的,就算是现在藏着掖着,以后也早晚会被人扒出来。
不过孟绍虞担心的问题也没有错,自己前面还有那么多的皇帝呢,这些家伙谁身上还没有点儿黑历史了?
像老赢家老刘家老杨家老李家还有老赵家的那些黑历史放出来也就算了,反正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可是老朱家的呢?
前边一十五位皇帝的黑历史,虽然自己不太在乎,可是就这么给放出来,未免有些不太厚道吧?
孟绍虞斟酌了半晌之后,又接着躬身道:“陛下,是不是借着这个机会,再重新从民间收录一些典籍?”
崇祯皇帝点头道:“朕也有这个打算,趁着此次誊抄典籍的机会,看看民间有什么孤本典籍一类的,都多多誊抄几份。
等誊抄完了,原本还给其主人,副本往天下各中收录,也省得以后再出现典籍失传一类的事儿了。”
孟绍虞更激动了。
除了自己的意见被崇祯皇帝采纳之外,还因为崇祯皇帝提出来多多誊抄典籍往天下中收录的事儿。
这是什么?
这妥妥地的就是文治!盛世才能有的文治!
斟酌一番后,孟绍虞又躬身道:“陛下,这?”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干脆向王承恩吩咐道:“去找温阁老还有来阁老,还有工部尚书薛凤翔入宫来见朕。”
崇祯皇帝把这几个人召进宫来是为了什么,郭允厚和孟绍虞用屁股想都能想得出来。
孟绍虞是无所谓,巴不得崇祯皇帝把这事儿搞的动静再大一点儿,郭允厚则是在微微一阵蛋疼后就释然了。
身为大明的户部尚书,最怕的是什么?
别说是大明的户部尚书了,历朝历代凡是跟银子这个词挂钩的,就没有谁是不怕缺钱这两个字的!
但是自己不一样,最难熬的也就是天启年到崇祯初年的那一段时间,后来就很少有缺钱的时候了。
尤其是现在,国库里面大量的银子就在那里堆着,时不时的还得翻出来打理一翻才成。
别说是什么两京十三省再加上其他几个地方建了,就算是把这个数量再翻上几倍,现在的国库也支撑的起!
而且皇帝把钱花了,等他下次再琢磨着带兵出去浪的时候,自己也有更好的理由反对了不是?
一举两得!
温体仁和来宗道则是很懵逼,完全搞不明白崇祯皇帝为什么会把两人跟薛凤翔这个平时八杆子打不到的工部尚书一起召进宫中。
等听完了孟绍虞的话后,三个还一脸懵逼的人顿时也激动了起来。
别说是大明了,就算是从强秦开始算起一直到故宋,谁手里有本书不宝贝的跟什么似的?
就连皇家也不例外,各种典籍搜罗了不少,可是都放在皇室秘藏里面吃灰,从来就没有人想着把这些典籍刻印无数份后公之于天下。
自己这些人在任的时间搞成了这么一件大事儿,后世的史书上再怎么瞎鸡儿写,自己这些人的功劳都是无法抹去的!
哪怕是自己这些人支持着崇祯皇帝南征北战,杀人盈野,那也改变不了自己这些人的功劳,甚至于会因此而往好了大写特写!
但是在冷静下来后,温体仁还是躬身道:“启奏陛下,此事牵连太广,还需要从长计议。”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一人智短,三人计长,温爱卿和来爱卿回去后先各众位阁臣商议一番,差不的时候再拿到大朝会上讨论便是。”
告辞出宫之后,温体仁就笑眯眯的捋着胡子道:“本官这一生,值了啊!”
来宗道凑趣道:“辅弼天子平天下,又逢此等盛事,温阁老当真是羡煞旁人啊!
便是我等,能得附骥尾,也是三生有幸的大喜事啊!”
笑眯眯的摆了摆手之后,温体仁才道:“陛下一片苦心,我等千万可不能出了岔子,几位不如一起去内阁,好生商议一番?”
孟绍虞道:“下官求之不得!正有一个问题想要向首辅大人请教呢。”
温体仁依旧笑眯眯的道:“孟大人有话请讲。”
孟绍虞道:“我大明人口何止万万?然则除了我大明拔地而起,又如何挡住蛮子冒充我大明百姓去学习这些学问?”
温体仁道:“老夫也隐约有些担心,正好回到内阁后好生商量一番。”
宫中的崇祯皇帝不清楚自己手下的马仔们正在头疼,在收到了王承恩回报说永乐大典正本已经陪葬永陵,而嘉靖副本也抄录不全之后,崇祯皇帝就摸着下巴上不多的胡子头疼了起来。
过来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吩咐道:“命许显纯六百里加急回京来见朕。”
ps:今天献祭都市文《逆流完美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