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必须得有人背的黑锅(1 / 1)

回到明朝当暴君 天煌贵胄 1291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四百三十八章 必须得有人背的黑锅

大明朝的御史大夫们,在崇祯皇帝看来那就是一群脱离的低级趣问的人,一群高尚的人。

一群专门以喷人为毕生乐趣的人搁后世,这就是高v大喷子。

而且跟后世那些个没文化的喷子们不同,这些被称为御史的专业喷子不仅喷,还喷的有理有据,还谁都敢喷。

喷皇帝,喷是因为铁路修的慢,那就是因为铁路修的慢。

至于死了的蛮子,反正没有自己家的亲戚,死就死了吧,大不了再抓就是了。

然后郭允厚不干了。

蛮子死多少不是问题,问题是蛮子死了之后总得拿银子去买吧?

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银子都是从国库支取的,都是民脂民膏,不能由着洪尚书这么玩了命的祸祸。

洪承畴对于郭尚书的指责表示认可,自己对于工地的监管力度不到位,那些个矮矬子监工下手没有轻重,再加上这大明的地形又那么复杂,所以这蛮子们死的也太多了些。

不过郭尚书可以放心,以后铁道部一定注意,尽量少死些蛮子,好为国库节省出一些银子来。

郭允厚对于洪承畴的态度很是认可,表示只要蛮子死的不是那么离谱,那么还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实在不行的话,也要是陛下的指示为主铁路修建的进度才是第一位的。

崇祯皇帝则表示,崇祯四年的一切都是很美好的,除了有六十来个州县因为地龙翻身而倒霉以外,剩下的都还不错,连建奴都被怼的欲仙欲死的。

而崇祯五年的开局则让人不是那么开心。这场大雪给了大明足够的警示不管以后遇到什么样儿的情况,大明的是天寿山那边别的皇陵遭了灾也就算了,可是偏偏是庆陵崇祯皇帝他那个便宜爹的陵墓。

庆陵原为代宗景泰帝朱祁钰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朱祁钰监国后被立为皇帝,年号景泰。

景泰八年,朱祁钰得了一场大病,武清侯石亨等人趁机发动夺门之变,将景泰帝软禁在西内,重新立英宗为帝。不久,景泰帝忧愤而死。

英宗废朱祁钰为王,同时将景泰帝在天寿山已经开始施工的陵寝废弃,把景泰帝按亲王的规格葬在了西山,没按皇帝的规格来埋。

谁知光宗朱常洛死的突然(只当了29天的皇帝),加之国力空虚,神宗尚未下葬,更无暇来为自己建陵。

于是,建陵的时候也来不及选吉壤、卜寿陵,只得采用了景泰帝的寿陵陵址,把已经被废弃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明代宗朱祁钰的陵被重新改建。

然后就在崇祯五年的时候被雨把宝顶给毁了。

这事儿直接就乐呵了,必须得有人出来背这个锅,不光是御史,整个大明都需要有人出来背这个锅,包括崇祯皇帝这个锅太大,崇祯皇帝表示自己背不动。

正好赶上工部右侍郎高宏图跳出来搞事情高侍郎觉得这大明的厂卫横行太过份,要求崇祯皇帝管一管。

正愁不知道把这个锅甩给谁的崇祯皇帝一瞅正好有人跳了出来,连接挂着工部尚书衔,当年参与了庆陵营造的姚思仁,一块儿把脑袋给砍了。

大明朝的官员,挨个砍头肯定会有冤枉的,但是隔一个砍一个,就不知道会有多少漏

尤其是工部的官员,又有哪个屁股底下是干净的?

就像是高宏图一般,为什么会要求崇祯皇帝管管厂卫?还不是因为厂卫的存在让自己在收那些白花花的银子时不敢放心大胆的来?

换成原本的崇祯皇帝,大概这两个人也就是个丢官罢职的命在当时众正盈朝的情况下,不知道多少人跳出来替两人求情。

而当时刚刚重启了厂卫的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实力去硬怼了这些个正人君子们,无奈之下也就是罢官了事。

但是现在的穿越者崇祯皇帝不一样啊。

众正盈朝?看看朝堂上多少是被士林里边骂人奸贼称之为阉党的?

怼死谁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所以姚思仁和高宏图两个倒霉蛋就一起背了锅,然后被人带到了菜市口走了一遭。

姚思仁,要死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