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1 / 1)

回到明朝当暴君 天煌贵胄 231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路疾驰到了皇家学院,找到了徐光启之后,崇祯皇帝就直接开口道:“朕有一事,要徐爱卿分出一部分负责蒸汽机的人手去办。”

徐光启好奇的道:“请陛下吩咐。”

崇祯皇帝道:“这蒸汽机既然能用于车上拉动货物,那必然也可以用于船上,若是可行,则船不需要太多的水手划浆。

到时候,别说是无风而行,便是逆风而行,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徐光启闻言,一时之间倒是陷入了沉思。

崇祯皇帝也不去打扰徐光启,反而自顾自的在皇家学院之中闲逛了起来。

现在皇家学院里面,蒸汽机简直已经被玩出了花样儿。

大型的用于火车头上面的就不去说了,缩小无数倍之后拿来钻枪膛,改造一下用来打铁,代替铁匠一锤锤的敲打,这些场面都出现在了崇祯皇帝眼前。

而崇祯皇帝脑海之中闪过了一个词,第一次工业革命。

真正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在哪个国家,因为什么而发生,又出现了些什么事情,崇祯皇帝表示自己已经记不住了,那少得可怜的历史知识早就还给了老师。

但是,第一次的工业革命好像就是以机器代替了手工为标志的,而且还是因为织布机还是什么事儿来着。

反正跟蒸汽机的出现绝对脱不了关系。

这就意味着,大明,现在已经有了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潜力或者说资本。

而工业革命之后会催生什么样儿的后果,崇祯皇帝大概知道一些,也正是因为知道一些,所以才隐隐约约的有些担心。

因为历史老师好像是说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压迫,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逐渐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里自己的统治。

具体是不是这样儿,崇祯皇帝记不清楚了,但是要说到解除封建压迫,实现自由经营,那他娘的第一个要革的不就是自己这个皇帝的命?

论到压迫,整个大明还有谁的阶级更高?阶级更高,同样意味着压迫更狠。

论到自由经营,东林党的孙子们不就是在追求着无人收税的自由经营?

现在好,被自己一刀子给砍成了死狗一般。

可是,这也造成了一个后果就是,这些个资本主义萌芽的孙子们,必然已经深深的恨上了自己。

到时候不满于自己被压迫,被剥削,被收税的大明,徐光启也反应过来了。

蒸汽机能用在火车头上,自然也能用在马车上,而在马车上面挂上蒸汽机,再用来耕地,那效率有多高,徐光启光凭脚趾都能想的出来。

而有了这种东西之后,哪个大地主还会需要佃农来替自己耕地?

佃农没有地可种之后,就会成为流民。

而陕西之前因为干旱产生的流民才多少?后果已经是如斯惨烈。

大明的人又有多少?又会产生多少流民?又会造成多么惨烈的情景?

别说是崇祯皇帝刚才不寒而栗了,就连徐光启也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打定了主意之后,徐光启便躬身道:“陛下放心,此物觉不会从皇家学院之中流出到民间,否则微臣愿提头来见。”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叹息道:“短时间内,只能用于火车,船,还有火铳打造一类的了。

依朕看来,十年甚至于二十年之内,此物没有推广开来的可能性。

或者说,代价太过于惨烈,我大明承担不起,天下间也没有人承担的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产业进步和科技发展,好处是很明显的。

可是带来的恶果也很明显。

大量的人口失业,失去赖以为生的饭碗之后,除去暴动或者说是造反,基本上就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中间会损失掉多少人口和社会财富,简直是难以估量。

就算是在损失之后又通过所增长的人口和财富进行弥补,但是伤掉的元气上哪儿补?

一如隋末一场大乱,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之下,死伤有多重?有多少财富蒸发于无形?

以至于大唐用了几代皇帝都没能恢复到隋末之前的盛况。

更别提如今的大明了。

只要是现在就开始第一次的工业革命,天下大乱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事儿。

到时候崇祯皇帝除了大杀特杀来人为的消灭人口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至于说向外扩张,现在有那个资本没有?

新明岛的发现,已经是侥天之幸了,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寄托在老天爷的偏爱上面。

人,始终还是得靠自己。

至于说崇祯皇帝穿越前所看过的无数穿越者培训教材,以前看的时候感觉挺热血的,可是穿越了之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尤其是在自己身为皇帝之后,考虑的就必须是整个大明的稳定,而不是自己白手起家打天下如何快速平推。

杀人,尤其是杀起贪官污吏来,崇祯皇帝丝毫没有心理压力,可是要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天下大乱,除非是真的没心没肺,否则心里的压力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尤其是这种所谓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可以通过人为控制,以一种平缓的方式展开的时候,再玩的那么惨烈,那就是脑袋里边进水。

而且是水多到可以养鱼的地步。

暗自佩服着那些回了三国都能玩石油的大佬们,崇祯皇帝一边深恨自己不学无术,一边又向着宫内而去。

皇长子刚刚出生的时间不长,正是需要自己陪伴的时候,这个可得注意。

还有谁能比自己这个当爹的更能给自己的儿女安全感?

现在儿女双全的崇祯皇帝觉得这小日子挺好,第一次工业革命什么的,先扔一边儿去吧。

同样被崇祯皇帝扔在脑后的,还有新明岛上的一伙人。

朱聿键和朱倬纮,朱存机三人,此时正盘腿坐在火炕之上喝着小酒。

听着窗外呼啸而过的风声,还有雪粒子打在窗上的声音,朱倬纮叹道:“瞧瞧,这才是藩王应该过的日子啊。”

朱存机跟着朱聿键和朱倬纮在一起混的时间也已经快一年了,早就不见了当初拘谨有礼的模样,反而开口讥笑道:“嗯,跟地主老财一样儿的藩王,整个大明可能就咱们三个了!”

朱聿键闻言,美滋滋的饮了一口热酒之后才开口道:“全大明的藩王里面,真正有个王爷的样子,就如同太祖高皇帝立国之时分封的九大塞王一般的,可能也就是咱们三个了!”

朱聿键的话,惹得朱倬纮和朱存机哈哈狂笑之后,三人又一起饮起了酒来。

过了半晌,朱聿键才开口道:“我觉得吧,这新明岛上既然有着大量的煤炭,那铁应该就不缺。到时候还是得想办法弄回大明去。”

朱倬纮道:“到时候看呗,反正只要是有,就得往大明弄,我还想等以后啥时候死了再埋到大明呢。”

朱存机呸了一声道:“说什么死不死的,乌鸦嘴!”

说完之后,朱存机又叹了一声道:“说起来,死了之后埋回大明干什么呢?埋在这新明岛吧,就跟我王兄一样选择了把骨灰酒向大海一般,到时候我也埋在这新明岛,替大明镇守这一方土地也就是了。”

朱倬纮也叹道:“可大明才是根啊!”

朱倬纮的话,一时之间引得朱聿键和朱存机的眼眶都有些红。

不是喝酒喝的,而是微微泛着泪光的红。

朱倬纮说的没错,不管走到了哪里,只有大明才是真正的根。

而大明的人,不管是皇帝还是普通的百姓,都是忘不了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