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未知的前路(2/3)(1 / 1)

鼎明 戍边铭东 1416 汉字|11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48章 未知的前路(2/3)

没有粮草的后金大举从宣大毁关而入,肆虐三晋之地。

后金兵分四路,于月二十至七月初之间破口而入。

而大明对于察哈尔人与后金之间的决战,基本的国策是坐山观虎斗,地方武更是为了保存实力,甚至连哨骑都不敢踏出塞外一步。

因此明军上下对后金的军事行动一无所知,直至“奴四路纷来,至墙下而始觉”。

宣府守兵固守坚城,守将及时发现后金内应压门的企图,带领家丁当场将之斩杀殆尽。

当后金军以为内应得手之际,城上统炮齐呜,后金顿时吃了一个小亏。

几番佯攻之后,眼见守军没有动摇的迹象,不愿在兵疲马惫之下死磕的后金军,便主动退却。

宣府走不通,皇太极退走应州方向,向西发力,兵掠大同,攻陷得胜堡。

大同总兵曹诏并不是一个好脾气这人,眼见后金寇击大同的兵力不多,只有两三个牛录的战兵,人数在四百人上下。

当机立断便出动三千铁骑,打算来一个开门红。

曹诏的决定并没有错,三千铁骑对阵后金的前锋,并没有任何的疑问。

没有预料到明军竟然敢出城野战,后金前锋惊惧之下并没有应战,直接转身而逃,是役斩杀后金骑兵十数人。

但当后金主力到达之后,曹诏却是大败于许家堡,只能退回大同死守城池。

京师震动,诏令总兵陈洪范守居庸,巡抚丁魁楚等守紫荆,雁门。

眼见猛将曹诏失利,各路明军顿时战意全无,只能龟缩城死守城池。

路军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自龙门口入边,击败明参将马步兵。进攻龙门,未下,率两黄旗每牛录兵五名,往略保安州一带,攻克其城,杀其守备,略取沿途村堡,会皇太极于应州城。

西路军代善父子等入边后,攻克得胜堡,尽歼明兵。明城守参将李全缢死,镇堡民弃城而逃。

东路军德格类兵,入独石口,沿途攻略,镶蓝旗宗室艾度礼、固山额真宗室篇古攻取长安岭,杀其城守备,转攻赤诚未拔。

大军围攻保安州,知州阎生斗集吏民拒守,城陷被执,全家浴举是十分抗拒的。不过身为监军的他,却没有任何理由阻拦李征这般向敌前进的举动。

相反他还得鼓励这种敢战的态度,只是谢举此时战战兢兢的双股,根本无法支持他的任何豪情壮语。

来时一路征战,耗时三个多月,但回程之时,李征却创造出强行军的记录,只用了一个月不到,便即越过黄河,进入泽州府境内。

到达泽州府后,谢举便再也不肯向前跨上一步。

李征倒也乐得无人在旁监看,也没有强迫谢举必须与军队一同北上。

进入潞州府境内,也许是因为距离后金的距离已经很近了,潞州军内部也开始出现紧张不安的情绪。

军营传的沸沸洋洋的便是,这十数年来后金兵那似乎不可战胜的无数战绩。

面对这样的强敌,说实话根本无人不畏惧。

包括李征在内,对于后金兵的犀利兵锋,也是抱着些许畏惧之心的。

崇祯二年在北京城下,李征便领教过后金的强悍。那是一支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在对于指挥官的服从上远超于明军,在肆虐地方上也远超明军。

那一仗,李征并没有自己的班底,也没有令行禁止的麾下军队。

有的只是不想死的yu wàng,还有不想当俘虏的决心。

靠着悍不畏死的拼杀,他带着两百余人,连闯数道封锁线,最后更是只有寥寥几人逃出生天,因此对于后金兵的战力却极为敬畏。

不过眼下他已经不需要再靠自己亡命拼搏了,有了可靠的麾下支撑,他十分想试试自己与后金兵之间有没有一搏之力。

若是自己的军队在人数相当或者占优势之时,还是不堪一击,他觉得自己就得早点做好liu wáng海外的打算了。

逃离故土虽然狼狈,但总好过脑袋掉了,或者后面多一条猪尾巴。

到达潞州,李征开始召集自己的心腹们朝廷军议,这一次他前去大同,也许只是抓几条小鱼,也许会大打一场,甚至可能会因为自己杀的旗兵多了,引得后金主力南下覆灭自己的下场。

但事备则立,不备则患。

因此李征要求一众心腹们,开始动员起所有能够动员的后备兵力,随时准备一场大决战!

当然,这个动员是需要隐蔽而行的,而且不到万一之时,不能大范围内的动员。

将自己的决定告诉这些狗腿子们后,李征最后补充了一批火铳后,便即带着还在群山训练的炮兵营们,踏上了未知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