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1 / 1)

刘醒龙自选集 刘醒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兰的单位打电话。

仿兰一接电话,王副馆长就开门见山地要她回家,不然,全馆人员明天回了,将这事传出去,就会将他所有的优点一扫帚扫掉了。仿兰在电话里嗯了嗯,没说回,也没说不回。天黑后,王副馆长见仿兰还没回,就叹了口气,决定去仿兰娘家接她们母女俩。

县城很小,两里路只走了一里,王副馆长就看见仿兰抱着女儿过来了。

一家四口重新住到一起后,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夜里,女儿刚一睡着,王副馆长就厚着脸皮撩仿兰,撩了一阵,他就得手了,夫妻俩也就和好如初。

仿兰回来后,王副馆长的父亲就搬出那只多年不用的补鞋箱,到街上去摆了一个摊。每天早上,仿兰母女俩没起床他就出门,夜晚等她俩睡后才收摊回家,三餐饭都是王副馆长送到街上去吃。

外出旅游的人回来时,八建公司已将舞厅修好了。

王副馆长召集大家开会,讲清楚离十一月一日舞厅开业,只剩下一个星期,大家务必要在这段时间里,克服一切困难,哪怕不分昼夜地加班,也要将舞厅内的各种设施装潢搞好。

所有人都兴高采烈地答应了要求。

老罗也表了很好的态。

文化馆的人从没有这样齐心,才五天时间,就将一切都布置妥当了。

那天下午,王副馆长将电闸一合,舞厅内顿时华灯齐放,音乐悠扬,大家忍不住跳了几支曲子,华尔兹也好,探戈也好,都跳得有模有样。

冷冰冰回家吃晚饭时,在冷部长面前描述了一通。

冷部长搁下碗筷,要冷冰冰陪他到舞厅去看看。

冷冰冰连忙给王副馆长打了个电话。王副馆长得信后,又以冷部长的名义,请几个有关单位的头头来看看。同时,又让肖乐乐她们几个,好好打扮一下,晚上陪冷部长他们多跳几曲舞。

冷部长来后,对舞厅的一切都很满意,唯一不满意的是舞厅还没有取个名字。

王副馆长连忙检讨自己的疏忽。

冷冰冰趁机在一旁说:“老马搞了快一年只搞了个屋基,王馆长只用一个半月就搞起来了。你再让他这么‘代’下去,我都对你有意见。”

冷部长弹了女儿一指,说:“只要真是人才,总会有用他的时候。”

王副馆长忙说:“那是。那是。”

冷部长他们玩到十点半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他们一走,王副馆长就召集老宋、冷冰冰和李会计商量给舞厅取个名字。大家要王副馆长先说。王副馆长就说:“老马那张摄影作品,不是叫《秋风醉了》吗?我把它动一个字,叫‘醉秋风’如何?”

大家想了想,觉得似乎还不是最好。

往下,每个人都提出了十几个名字,都不满意,和这许多名字一一比较,“醉秋风”反而越显得合适。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就叫“醉秋风歌舞厅”。

第二天上午,王副馆长就舞厅的名字专门向冷部长做了汇报。

冷部长听后,沉思一阵,突然说:“不行!不行!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旧社会的妓院。”

王副馆长吓了一跳,他怎么也没料到冷部长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冷部长站起来,在屋里走了几圈,说:“我有主意了,依然是这三个字,只是将它来个本末倒置,叫‘秋风醉’如何?”

王副馆长心里有苦说不出,嘴上却连连叫好。

十一月一日晚七点半,秋风醉歌舞厅正式开业。

没几天,地区报纸就刊载了一则消息:

我区第一座现代化舞厅日前在某县文化馆正式开业。该项工程几经磨难后,在现任负责同志的艰苦努力下,只用四十天就完成了全部基建和装潢任务。

王副馆长尚未看到报纸,小阎就从宣传部打电话来质问:“这则消息是谁写的?光你王副馆长一人努力,就没有领导的支持么?”

王副馆长知道小阎口气这样硬,一定是有来头的。站在小阎背后的当然是冷部长。

舞厅开业一个星期,纯收入就达两千元。

李会计告诉王副馆长这个消息后,又告诉他另外一个消息:上面已确定,小阎来文化馆当馆长。

------------

秋风醉了 10

10

小阎上任讲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像老马。老马年纪大,我年纪轻。处理事情时,可能没有老马考虑得周到。”

这话明显是一种示威。

果然,这次分工时,王副馆长只分管业务,其余人事、财经,小阎都揽了过去。

小阎来之前,舞厅由老宋负责。老宋对付那些不买票进舞厅的人,有几套办法,所以舞厅一直收入很高。

小阎来后,将老宋换了。他怕老宋有意见,就让老宋回文学组,说是让老宋发挥专长,加强文学创作方面的力量。老宋有苦说不出,只得忍了。小阎让肖乐乐负责舞厅。他每天至少要从肖乐乐那里拿走二十张舞票,拿到县委和县**院子里去做人情。

李会计经常到王副馆长面前诉说,说这个舞厅简直成了小阎的私人乐园。

王副馆长一点权没有,也就无计可施。

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王副馆长提了几个大型文艺活动的方案,小阎都同意,但又附上一条,说要做到以活动养活动,实行经费自理,馆里最多只负责活动结束时,加一次餐。王副馆长只好打退堂鼓,小阎就在支部会上批评他,说他光说空话,只有计划,没有行动。

有一次,王副馆长发现冷冰冰刚写完的宣传牌上错一个字而造成政治错误。他装作没看见,赶忙走开。然而,王副馆长没能看到他想看的好戏,宣传牌挂出之前,小阎发现这个问题,及时改了过来。

舞厅收入虽然没有老宋负责时高,还是够可以的了,文化馆的人只要没有旷工,每月都能拿到十几元额外奖金。所以,小阎为人虽然霸道,大家还觉得是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转眼到了五月。

这天,小阎将老宋叫到办公室,要他写一篇纪念“延座讲话”的文章。

老宋说自己这一阵子总是头疼,连借条也写不了。

在全馆人员中,小阎唯独对老宋有点胆怯。

有一次,小阎不知为何对冷冰冰说,全馆人都无法把他怎么样,将来他要栽跟头,可能就栽在老宋手上。

老宋手里有了大把的钱,回文学组后,他将以往写的小说、诗歌和散文清点了一下,然后经常往省里跑,每跑一次,就有一两篇作品发表出来。在县城里,连冷部长都不敢轻视声名鹊起的老宋。

见老宋不肯写,小阎就转而叫冷冰冰写。

冷冰冰花了五天时间,将文章写了出来,交给小阎。小阎看后,说很好,很合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