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丧家之犬,穷途末路(1 / 1)

大唐:开局抢了长孙无垢 飞天栗子 156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73章 丧家之犬,穷途末路

  当天夜里,太子殿下李烨和杨如意大婚之际,两人极尽缠绵之势。

  而就在这一夜,当今皇帝李渊的十四卫冲进了秦王府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死了秦王府上下百余口人。

  这次事件中,并没有祸及秦王的手下。说到底秦王手里面的文武大臣不少。

  这些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李渊当然懂得这个道理,不会轻易伤害这些人。

  而即便是李渊如此做,那些跟随秦王李世民的大臣们也是惶恐不安。

  就在这一夜,太子殿下和杨如意洞房花烛之夜,秦王手下的大臣们云聚一堂,商议事情。

  为首牵头的乃是房玄龄和杜如悔。这两人跟随秦王殿下手中已久,而且又见识深远,两位大臣联合在一起,可谓是珠联璧合,共谋大事。

  可是他两人万万没有算计到,秦王殿下竟然会栽在太子殿下的手中。

  因为两人在大殿上检举秦王有功,不仅没有祸及他们,反而李渊让他们官升三级。

  谁也不曾想到,往日里在秦王殿下手中的赫赫两员大臣,转眼之间就在朝堂上揭发秦王的罪行。

  可以说,那手段简直是毫不心软。

  那些虽然没有被治罪的秦王,昔日的手下们,一个个到杜如晦府上请教一二。正好房玄龄也在杜如晦府上。

  这秦王殿下昔日的几十位大臣们,就算是坐在大厅上也双腿颤抖不已。

  要知道,皇帝李渊虽然赦免了杜如晦和房玄龄,但是却没有明确提出对秦王殿下的其他手下的处决的意见。

  ……

  谁知道哪天李渊一个不高兴,想起来这些旧事,很有可能会将这些忠心于秦王殿下的手下杀光屠尽。

  要知道,皇帝李渊对企图谋反的臣子都能够痛下杀手,更加别说他们这些臣子了。

  “杜大人,吾等今日汇聚于此,想要求教二位大人安身立命之法。如今我们俨然已经成为了皇帝陛下的心病。

  若是皇帝陛下,迁怒于吾等,想来会引起臣民们的不满。若是不杀了吾等,陛下心中仍有嫌隙。在这等危急的时刻,还请两位大人给吾等指一条明路。”

  侯君集的一番话无疑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他大臣们,更是纷纷向两位大臣请教。

  在他们眼中,这两位大臣特别擅长审时度势。能够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时候明哲保身,虽然不能够算上忠臣,也算是处事圆滑之人。

  “就是啊杜大人,房大人,两位大人算是因为检举秦王殿下有功,高居人上。吾等甚为佩服,所以吾等才前来讨教一二。”

  “还请房大人和杜大人不吝赐教,但凡是下官能拿出来的东西,一定倾囊而出。”

  这些大臣们惶恐不安,恨不得将自己的心窝子都掏出来给这两位大人看。

  他们是真心吓傻了。当今皇帝李渊连自己的亲生儿子全家都可以屠杀。他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自古帝王身居高位,自然是杀伐果断,毫不心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然的话也不足以平定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

  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大人,自然明白这些大臣们的来意。他两人虽然已经保住了自身的性命,但难保也不受到李渊的怀疑。

  【但凡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那些文官武官有气节者很多。比如文天祥。

  他们能忠于自己的主子,忠于自己的国家,就算在灾难来临之前,不惜以身殉国来保持自己的名节。

  但是在大唐比较可笑的是,那些大将军们往往会投敌叛国。

  一旦打仗失败了之后,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之下,很容易就会叛国。比如说尉迟恭程咬金之类的官员,也是打了败仗之后投降了。】

  “各位大人们莫要惊慌。你我同为同僚,有帮忙的地方房某一定帮忙。但是依照目前的形势,诸位大人若想是得到活命的机会,不妨去投靠太子殿下。

  为今之计,陛下的亲生皇子中,唯有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还在世。

  但是别忘记了,齐王殿下现在还在狱中,已经是自身难保了。

  目前看来,大唐江山有可能会落入太子殿下李烨之手,太子殿下目前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房玄龄的一番话,像是在这些大臣们面前打开了一道房门。

  “房大人所言非虚。若是想要活命,肯定要依靠太子殿下李烨的这棵大树。投靠在太子殿下手下,便是最稳妥的方法。”

  其实房玄龄这句话何尝不是自己的打算呢。即便是他和杜如晦两人免于皇帝陛下的责罚。这也是一时的缓兵之计。

  今后这朝堂上就是太子殿下的天下。当今皇帝李渊对太子的溺爱之情已经昭然若揭。前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殿下李世民就是前车之鉴。

  在这个大唐,想要跟李烨作对的话,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这些大臣们学乖了。

  “如此那就按照房大人的意思,吾等前去东宫请见。只是不知道太子殿下是否会因为之前吾等跟随秦王殿下而心生芥蒂。”

  “成不成的事儿,肯定要亲自去尝试。到底太子殿下能否接纳,全凭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