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胆言论
当然李思源的用意,李世民也明白。
大唐大旱,突厥卷土重来,自己也有心对突厥用兵,现在所有人的神经都绷到了极点,也难怪他们不敢大兴土木建造城墙。
只是用红薯浇灌城墙这得浪费多少粮食。李世民心中暗暗赞叹一句造孽的同时,也不住对李思源的智慧感到吃惊。
如此竖子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物,不知道比起自己的魏征,房玄龄如何。
“那小兄弟可知道,这城墙的制造方法是谁发明的?”李世民接着问道。
长孙无忌也好奇的看了过来,看来这种新颖建筑也勾起了他的好奇之心。
李思源这时候反而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不才,粮食和城墙都是在下所想!”
此话一出介入如惊雷,二人闻言皆不敢相信,上天之物加上新颖建筑竟然是出自一个少年。
而且他刚刚提到了突厥范境,这一点让李世民很不舒服。
什么叫突厥范境?他不会再给突厥范境得机会,他可是要打出去的男人。
但是他也好奇为什么刘思源会这样说。
“小兄弟,咱们大唐的军队这次可是要打出去的突厥要敢范境那是找死。”
李世民自信而谈,李思源却不以为意,甚至没有争论。
长孙无忌发现了李思源好像有不一样的看法,但是也没有要说的意思。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长孙无忌接着问道:“小兄弟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咱们就是随便聊聊尽管畅所欲言!”
果然在长孙无忌的追问下,李思源没有隐瞒。
“行吧,不说憋着难受,就随便说说,当然说的不好你们就当戏言一笑而过便是。”
两个人来了兴致都自觉的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现在突厥依旧是颉利当家,但是颉利老了……”
一句老了把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震惊到无以复加。
一代可汗在李思源口里说出来倒像是猪狗一般,偏偏他们还觉得面前的年轻人说的貌似很在理。
一般在这里说老了肯定不是指年龄,更多的是野心和能力已经达不到了。
很明显李思源就是这个意思。
李世民催促道:“小兄弟你接着说。”
“现在大唐大旱粮草不济,突厥想要进攻大唐,但是又不敢全部压上,每日小股骑兵游曳马邑,真是可笑至极!”
李世民听到这里有些不爽了。
“难道突厥全部压上,我大唐就垮了吗?”
李思源笑着说道:“嘿嘿,当然不会。”
李世民长孙无忌被吊足了胃口,李思源还是不急不缓,着实气人。
“因为突厥肯定会全部压上卷土重来,但是他们会失败!”
长孙无忌听了许久总算抓到了李思源说话的漏洞。
“小兄弟,你刚刚说,颉利只是小股骚扰不敢压上,然后又说他还是会压上最后惨败,难道不自相矛盾吗?”
知道提问提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李思源有种上课的感觉。
而且还有学生愿意听。
“哈哈,其实一点不矛盾。”
李思源接着说道:“大唐和突厥早晚会有一场血战,颉利要想不失败最好的办法就是现在进攻大唐而不是骑兵游曳。”
李世民暗自吃惊,一个娃娃居然可以看出来大唐和突厥的大战。
这是一般老百姓根本不知道的。
甚至说宫里的官员对此也是知之甚少。
这些话如今却从一个青涩的少年口中说出。
如果不是高人指点他,就是此子当有大才。
想到这里,李世民决定试试他。
“这么说,如果现在颉利进攻大唐,他一定会胜利?”
感觉自己交了两个笨学生,怎么就说不透呢。
“我刚刚不是说了吗!颉利老了!”
李思源一副孺子不教也的摇了摇头,样子古怪且搞笑。
他们浑不在意,李世民接着问道:“那……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打?”
不是吹牛,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男人,历史这方面还真难为不住他。
而且李思源也是正宗的战争爱好者,兵书国策虽然不能朗朗上口也是可以说出一二的。
既然李世民问了,那就接着说。
“这次大唐大旱,不亚于贞观一年的大旱,农民减产,饥不饱腹,朝廷积攒多年准备用兵的粮草这次全都开仓赈济了百姓。”
“军队无粮无法对外用兵,相反突厥粮草丰沛,兵强马壮,如今用兵正是时机。”
“我大唐雄兵百万何惧颉利!”长孙无忌不满反驳道。
“雄兵百万,却为粮草所困,只能困守城中,颉利骑兵风驰电掣,来去无踪,我若是他,定将骑兵化整为零,千人为一股,四散唐境,烧杀劫掠,破坏耕地,抢劫经济!”
听到这里,二人冷汗直冒,如坐针毡,李思源依旧没有停止他那大胆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