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好战必亡
丰臣一秀在岸滩的位置堆砌了土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防御圈。
他的军队都躲避在土堆圈里,高亮的军队,同样躲避在里面。
现在的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意气风发的他带领了二十万大军踏入了这片土地,没想到这短短的几次交手就让他损失惨重。
更让他郁闷的是,也许很快他就会全军覆没了!
因为他不知道他的大名会不会赛船来救他。
全军潜伏在海滩这里,也是让自己的军队有一点希望。
不过很快他的希望就破灭了!
李思源的大军缓缓出现在他们得四周。
这次李思源加上仆从军一共出动了二十多万大军,水军三万也出现在远处的海面上。
比起军容强大,他们简直没法比。
倭国的军队,和高句丽的残兵就像饺子一样被紧紧围住。
李思源来到高坡之上。
“困兽之斗,说的就是这个!”李思源笑着说道。
“主上,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高坡,这里面可是挤着二十万大军呢!”王珪笑着说道。
高坡也是没有办法得办法。
这些天在李思源的授意下,骑兵对他们展开了多方位的打击。
无时无刻他们都会面对突然出现的骑兵带来的箭雨。
为了减少伤亡,他们不得已堆砌了土堆,让二十万军队潜伏到土坡里。
只是这样无疑是从一个牢笼进入了另一个牢笼。
“愚蠢的将领!”李思源笑着说道。
“主上准备如何处置他们?”薛万彻笑着问道。
“这些人可以抓起来送回大唐,让他们做最底层的工作!或者派去草原修葺城池,也是不错的!”李思源笑着说道。
王珪补充道:“听说安南做乱,但是因为道路不通,难以讨伐,不如把这些人抓起来让他们去安南开启道路,这样咱们不久可以攻打安南了吗!”
“安南多瘴气,有多毒虫,让他们去修路,再合适不过了!”李思源的心里也有了这个想法。
“贤弟,那我们现在进攻吗?”阿史那思摩问道。
“对方有二十万大军,咱们要是发动进攻,对方困兽犹斗,一定会出现重大死亡,到时候这些可以去安南开路的人,不就得减少一大半嘛!”
“困死他们,只要他们不冲,咱们就困死他们!”
“没有吃的,喝的,我看他们能不能支持三天以上!”李思源笑着说道。
这时候李思源也看向了一直默不作声的金盛隆。
“金将军,关于我的决策你有什么想法没有啊!”李思源笑着问道。
“大人的决策很明智,小人没有什么好说的,一切为大人之命!”
李思源嘴角微微上扬。
看着远处高坡,李思源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成为了民族得英雄,这一刻他倒是想呆着了我对去倭国看看了!
“王将军薛将军,大哥!你们说如果我们消灭了面前的军队,皇帝龙颜大悦会不会让我继续攻打下去!”李思源笑着问道。
几个人为之一愣。
“主上你不会是想杀到倭国本土去吧?”薛万彻好奇问道。
“是有这个想法,原来战争真的可以让人疯狂。我现在才明白亚历山大为什么这么醉心于开疆拓土了!”
“现在的我,感觉有些刹不住了,我想去倭国看看!带着军队去!”李思源笑着说道。
“听说倭国的大名丰臣建康已经统一了倭国,但是她是靠着强大军力统治的倭国,如果这些人都被我们杀了,那他的统治也就到头了!”王珪分析道。
“一个没有军队的大名,不过是任人宰割的羊,现在覆灭他的军队,我看他这个光杆司令如何驾驭那些归附他的大名!”李思源笑着说道。
“主上好像很了解倭国人的文化?”王珪好奇问道。
“也许我懂的比你们还要多!”李思源笑着说道。
“如果兄弟想要进攻倭国的领土,我觉得你需要现在就得向你们得皇帝请命了!”阿史那思摩提醒道。
“好,那就请命去,消灭了这二十万倭国人,那么倭国得领土一定唾手可得!”李思源自信满满说道。
“大军围困他们,四周拦上兵车,如果他们突围就用箭雨把他们打回去!”
“我就要困死他们!”
李思源一声令下,兵车被推了出来,随即拼接在一块,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椭圆,足足把丰臣一秀的土坡围了个严严实实。
李思源请旨进攻倭国得公文这时候也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大殿之上,李世民心情好了许多,只是身体越发虚弱了!
一代天骄现在也感受到了老迈带来的痛苦。
李世民命令王德打开李思源的战报然后大声读了出来。
“陛下,臣李思源带领十万大军已经攻下了高句丽的最后一座城池,倭国战船八百艘也在海战中几乎丧尽,高句丽王高亮连同倭国将军丰臣一秀的大军都被臣包围在海滩处,倭国军队,高句丽王灭亡在即,臣请旨意,出海作战攻击倭国本土!”
众人本来以为是报告捷报的公文,但是听到这里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
长孙无忌第一个待不住了,随即走出人群。
“陛下,国之大好战必亡,现在已经攻下了,高句丽,咱们是时候让大军回国了!
毕竟大军雇员在外,肯定会思乡心切的,还请陛下为了百姓,为了国家召回大军拒绝李思源得请求。”
李治这时候也解除了紧闭。
很明显她也赞成长孙无忌的话。
不是怕国之大好战必亡,而是怕李思源这样下去功高盖主,到时候人人只知道他李思源不知道太子皇帝,那他们可就真的成笑话了!
“父皇,李思源征战数月,还是让她回国吧……”李治附和道。
“请陛下让李思源回国!”李治一派的大臣异口同声说道。
不过李思源的公爷爷,殴远山却并没有和李治站在一个战线上。
只见他同样走出人群说道:“陛下,李思源十万大军占领高句丽,他给大唐输送了许多健壮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