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吐蕃大军
大军全军出关进入草原,巡游月余不见吐谷浑主力!
大军临时驻扎地。
“太子,大军已经游弋月余粮食运输不便,现在深入草原稍有不慎就会被断绝粮道,臣建议大军撤回马邑休整待到探子探查道吐谷浑的主力大军再行出关,您看如何!”
王珪已经发现了异样的地方。
李靖也是有所察觉,只是李承乾却不准他们撤退。
大军出关月余一战未打就撤退回关,这样的战绩很影响他太子地位的稳固,现在就算明知道有危险,他也不能撤退。
不是他看不出来大军有被断绝粮道的危险,而是他想着只要吐谷浑出击他就有把握吃掉吐谷浑的主力,在粮食断绝之前。
李靖也看出了李承乾的心思,他也很犹豫要不要撤退。
但是看到李承乾如此坚决他也不好多说,而且他也知道李承乾害怕他的权威受损!
“王珪,你现在只是一个副将,大军什么时候打,怎么打还轮不到你指手画脚!”
李靖刚想开口李承乾侮辱的言语就说了出口。
李靖和众人都是一愣。
不过也难怪李承乾会这么反感王珪。
王珪心向李思源已经是人尽皆知,他也多次伙同李思源违背他。
刚刚那句话如果是别人说的他还能听进去一些,但是是王珪说的,他就懒得再听了!
甚至还会出言侮辱!
包括薛万彻也没有给好脸色。
李靖张了张口终究没有说话。
王珪也识趣的退了下去。
“李靖将军,我们大军已经搜寻了整个东北草原,看来吐谷浑已经撤退到了西北草原!
我觉得我们现在很有必要进军下地草原寻找吐谷浑主力作战!争取一战消灭吐谷浑主力!
李承乾自信说道。
“太子所言极是,但是大军游弋已经一月有余,军士疲惫,现在作战多有不利,而且雨季将至,微臣觉得还是先到草原外围休整,然后让九原,马邑的补给补充到军队,待到雨季过去,我们大军直奔吐谷浑,和吐谷浑展开决战,到时候咱们士气高昂一定可以一战而下!您觉得呢!”
李靖努力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同时给足太子李承乾面子。
众人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大军进入草原外围,这样距离马邑九原也近,方便补给和撤退,这样大军既没有回军大唐,进退也方便,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李承乾求战心切,不想在这里多耽误功夫,最后还是拒绝了李靖的请求,只是同意大军停滞三天补充粮草,随即杀向西北草原和吐谷浑决战!
李承乾太想表现自己,这让指挥作战的李靖十分难受。
李世民派遣李承乾的本意是想让他跟着学习,只是没想到现在的他倒是有些越俎代庖了!
而且就算这样李靖也拿他没有办法。
因为跟随而来的十万飞虎军是侯君集一手训练的,偏偏侯君集凡事听从太子,现在太子监军,他李靖就算想要撤兵,只要太子不肯他就撤不下来。
这是李靖从军以来第一次如此憋屈。
而且经过这件事情,他也有了不好的预感。
五天后,马邑城内。
天空下起了大雨,乌云密布遮天蔽日。
李思源站在城楼之上心中焦虑。
“你怎么了?”阿史那玥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他的身边问道。
李思源也不瞒着,直言说道:“大军出动一个月不曾决战,现在深入草原兵疲马乏却依旧不撤军,李靖当世名将怎么连这点危机感都没有!”
“是啊,如果这时候粮道被断绝,那你们大唐的二十万大军就都要饿死在这草原里了!”
阿史那玥儿同样担心说道。
李思源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而且他也同样有了很不好的预感。
但是阿史那玥儿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他犹如雷击!
“现在到了雨季,草原一些低洼的地方会被雨水填满,还有一些草地会形成沼泽,你们大唐的军队这时候还不选择撤退是十分不明智的!”
阿史那玥儿说道。
“你是说,草原雨季道路会被阻断?”李思源吃惊问道。
阿史那玥儿点了点头。
你们大唐的军队从来没有和我们在雨季交战过,道路不通也是一个原因!
阿史那玥儿说道。
“不好!”
李思源大惊!
随即跑下城楼,回了郡守府,只留下阿史那玥儿一脸疑惑。
郡守府书房里。
李思源奋笔疾书就要书信李世民让他派兵增援。
这次他有了很不好的预感。
如果道路断绝,粮草不济大军必定困兽草原。
困兽犹斗凶狠异常,吐谷浑想要吃掉大军难上加难,除非,吐蕃的四十万大军也是倾巢而出。
李思源也很有理由怀疑,吐蕃的大军已经倾巢而出了!
吐谷浑只是一个诱饵。
他们的目标就是大唐的主力。
吃掉大唐的主力,他们就可以聚兵南下,进军大唐了!
好一个吐蕃,这盘棋下的这么大,自己也差点被他欺骗。
“清风!”
李思源书信写好叫来清风!
“主上!”
“这里 是我给皇帝的公文,记住十万紧急,一定要快马加鞭亲自送到皇帝手中!”
李思源心情沉重,一脸认真。
清风不敢大意随即接过书信,就出了马邑。
书信很快就到了李世民手中。
上面是李思源的亲笔书信。
李世民刚刚看到几乎当场失态。
随即李世民就召集了房玄龄和魏征在御书房相见!
“参见陛下!”二人异口同声道。
“都起来吧,朕找你们来是商量大事的,这些小节先放一边!”
说完李世民就把李思源的书信递给了魏征他们。
魏征接过书信缓缓展开,房玄龄也靠了上去一同观看。
和李世民一样二人大吃一惊!
原来李思源书信李世民谎报说道探子报告吐蕃数十万大军倾巢而出进入西北草原,似乎有围剿北征大军的势头!
李思源的公文没有丝毫证据。
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候确实是大唐和吐蕃交战的时候。
如果不出意外,这次交战吐蕃一定会倾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