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朕和你一起拭目以待(1 / 1)

大唐:开局灌醉长乐公主 三藏小萌新 178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66章 朕和你一起拭目以待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朝中的一些比较敏感大臣发现,李世民竟然异常的关注民生的情况。

  倒不是说之前的李世民并不关心民生,

  而是因为,以前李世民对于民生的关心是在于一个固定的范围之内,

  除非大臣主动汇报,哪里有天灾人祸,哪里的百姓出了什么事情,

  这个时候,李世民才会将自己的注意力多放在这一块。

  但现在,

  天下承平已久,李世民却突如其来的将注意力放在这一块,显得有些奇怪。

  一些善于揣摩上意的人,尤其如长孙无忌这些,也不由自主的将重心放在了民生这一块,

  甚至习惯阴谋论的人,觉得朝廷上必定有大的动作了。

  “陛下身边的祥公公,一天之内跑门下省和户部、工部十几趟,下官这些日子战战兢兢,不得安生啊!”一个官员感慨的说道。

  “可不是嘛……祥公公这么勤快的跑,总让我觉得自己在陛下的监视中……虽然事无不可对人言,可这种感觉,让我连办差都没有心力。”他身边的另外一位官员也有些烦恼,说道。

  “听说祥公公在中书省、门下省拿过去的奏折,更多的是关于长安城附近的民生问题,真是奇哉怪哉……”又有一位官员如此说道。

  “咱们长安城是在一直都百姓温顺,父母官体恤,怎么可能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其他官员也都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些官员们议论纷纷。

  后世的人普遍认为,在唐朝的时候,存在贵族这个阶级的。

  这些贵族的特殊性,就体现在他们世代为官,而且彼此之间通婚,形成巨大的利益网,并且能以下克上,牵制皇帝的权力。

  在大唐贞观年间,朝廷建立不久,最顶尖的一批人自然是跟着太原李家,当初一起起义的肱骨之臣。

  但是整个朝廷运作的中坚力量,则是由各个大小家族组成。

  别看在这边聊天的大臣,可能是三省六部制的官员,

  但这长安城的小官,未必和他们没有关系。

  不是姻亲或者沾亲带故,就有可能是门客从属关系。

  与其说他们是聚在一起,吐槽李世民和祥公公的所作所为,

  倒不如是在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开脱。

  在一开始就和各大家族的人,做好口头协议。

  若是李世民想要朝着长安城官员这部分下手,在场的所有人都会一致联名上奏反驳李世民,

  当然他们中间还需要一个打头阵的,比如……魏征。

  这些人私下达成了共识,李世民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他也不在意。

  因为他太清楚这些世家大族出来的子弟的心理。

  “所以到现在为止,一切都正常,并没有突如其来的灾荒预警?”李世民随意的翻了翻自己面前的一堆奏折,随口问道。

  祥公公点头哈腰:“启禀陛下,正是如此。”

  听到祥公公这么说,李世民不由得轻轻拍了拍自己的额头,然后将手中的最后一份奏折,随意的扔在了桌子上。

  “也是朕糊涂了,虽说朕一开始就说不相信掌柜的胡言乱语,但实际上心里也不免有几分期待。”

  “朕一直觉得,读历史,可以明心尽智,可以从古人身上,学到今人的智慧。”

  “所以朕也特别希望,朝野之中有那么几个人,可以从古人无尽的智慧当中,掌握一些特殊的能力,用在今时今世……”

  “掌柜对于史书见解之独到,认真大开眼界,其中有几个想法也与朕不谋而合,朕还以为掌柜不是俗人,能够承载朕的这份希望……”

  “现在看来终究是朕错付了信任……”李世民带着无尽感慨说道。

  话虽如此,

  可是李世民的眼神还是不由自主的瞥向了桌子上的那些奏折。

  看到李世民这个样子,

  “翼国公曾经说过,掌柜当初提到的是十日之后,咱们现在距离十日这个期限,还有一段时间,陛下倒不用这么急着失望。”祥公公体贴的说道。

  李世民的眉头微动,似乎有些心动,但随即仔细想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最近这几天你一直往外廷跑,那些大臣说不定心里正嘀咕着呢……”

  “哼,世家大族的心眼就是这么小,朕的一点点行为都会被他们无限的放大,指不定心里还以为朕和你这有什么阴谋诡计……”

  “罢了罢了,再多几天,这样的行为说不定就要引得朝廷动荡。”

  “掌柜的事情暂且先放一放吧。”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祥公公给李世民的茶杯添加了一些热腾腾的茶水。

  然后才笑着缓缓说道:“当初陛下不是陛下,是二郎的时候,带着一队兵马攻占了长安城的那些场景,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

  “奴婢记得,在那个时候,长安城、太原城里,不乏有些背景的人,多向陛下求官做,陛下毫不留情面的全部拒绝。”

  “可是现在,陛下却为了避免朝堂的非议,而遏制住自己的好奇心……”

  “当初的李家二郎,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帝王了。”

  祥公公的话,令李世民的脸上也露出了几分追忆的神色。

  “是啊,那个时候,朕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只以为天大地大功劳最大,哪管别人的人际关系交往之类的事情……”

  “所以当初才会给我的大哥,留下那么大的一个钻子……”

  “如果当初正就懂得,刚柔并进的道理,在一开始争夺太子的时候,就不必熬的那么辛苦……”

  说到这里,

  李世民感慨的神色,顿时收敛起来,

  似笑非笑的看着祥公公继续说道:“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胆敢在朕的面前说一些朕在登基之前的话,也就只有你这个老货,咱们知根知底,你都不怕朕罚你……”

  祥公公连忙露出一个讨饶的表情,叫屈说道:“奴婢哪里敢?”

  李世民幽幽一叹,

  “如今朕已经学会不动如山,顺势而为的大道之理。掌柜在经天纬地之才的背后,有没有一颗看透时代的目光,朕和你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