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怎么儿子都反老子?(1 / 1)

开局和李世民断绝关系 清流乐 181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8章 怎么儿子都反老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就在李嵩远征倭国之际,大唐也不平静。

  李世民、房玄龄、尉迟敬德以及薛万彻四人从安市城出来后,一路直奔苏定方和李绩大军。

  苏、李二人一见李世民竟然平安出来了,又是激动又是惊喜,两人一起鞠躬大呼:“罪臣拜见陛下!请陛下赐罪臣护驾不力之罪!”

  想起之前的屈辱日子,李世民苦笑道:“不怪你们俩,是我不听你们的劝谏,非要调走神策军,才给了那个逆子偷袭的机会!”

  想起当时的情景,大家都感概万千,谁能想得到李嵩竟会舍得这么大的代价,会牺牲一万多兵丁做诱饵,最终成功俘获李世民。

  “但不管怎么样,陛下还是出来了,苦日子总算熬完了……”

  苏李二人摸摸胸脯,吐出一口浊气,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松下来。

  谁知李世民脸一黑,扭过身去看着远方……良久之后冷冷说道:“谁知道呢?可能后面的日子更苦也说不定……”

  “这……”苏定方和李绩当场惊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明白皇帝陛下为何要说如此丧气的话,难道又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吗?

  房玄龄摇摇头,长叹一声,把太子监国和大唐全境戒严的事情说了一遍。

  苏定方立即拱手劝谏:“陛下,当时陛下身陷险境,太子监国和戒严当属正常行为,并不能说明太子有二心。”

  李世民瞟了他一眼,反问道:“难道撤换千牛卫和神策军的大将军也是正常行为?”

  “这……”苏定方顿时噎住。

  “难道撤换宫城和皇城所得侍卫也属于正常行为?”李世民颇为激动,再次反问。

  “啊!太子竟敢如此?”苏定方和李绩顿时大惊,宫城和皇城所得侍卫极为重要,岂能轻而易举撤换,摆明了有异心。

  “唉!我大唐怎会如此?一次又一次!”苏定方跺脚嗟叹。

  苏定方所说的一次又一次,自然指的就是皇子一次又一次造反,先有卫王李嵩俘虏父皇,现在连太子也如此违背人伦,落井下石抢自己老父的皇权。

  “诸位先别急,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吧?”房玄龄劝道。

  “还能怎么办?快马加鞭,进军长安吧!”李绩一挥手,怒气冲冲说道。

  这时,薛万彻也跨上一步大叫道:“对!只要我们现有的兵马,再加上李靖将军南撤的兵马,一齐开往长安,还有陛下的天威,太子还不乖乖举手投降?还政陛下!”

  薛万彻这一通感概发自内心,老五李嵩造反,自己被俘虏关了一个多月,虽然不但没饿肚,吃鸡腿还吃的便秘,但毕竟是毕生屈辱。

  一肚子怒火还没发泄,现在太子跟着又反,干脆血战一场。

  再说了,打老五打不赢,打太子应该没问题吧……

  看着大家信心满满,认为太子会举手投降,房玄龄却感觉事情或许没这么简单。

  房玄龄去广州前和李承干有过一次深入交谈,他模模糊糊感觉到,太子心灵似乎发生扭曲。

  面对一个心态产生扭曲之人,李世民如果逼得太紧,搞不好会出大乱子,甚至会出现惨烈的流血事件。

  而且,房玄龄始终担心一个人,那就是吴王李恪,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呢?希望他吉人天相吧……

  五天后,李世民带领大军与李靖成功汇合,又过了五天,大军已经抵达河中府,距离大唐近在咫尺,一夜急行军即可到达。

  “陛下,不如在这停一天,派人告知太子,陛下返朝,看他有何反响?”苏定方进谏道。

  李绩冷笑道:“还看什么反响,直接令他解除戒严,还政于宰相,等候发落。”

  卫国公李靖马上反对:“不得如此,末将建议给太子一个机会。”

  “机会?”李世民眉头挑动,看着李靖问道:“如何给他机会啊?儿子反老子,一个又一个!”

  这十多天来,李世民心中怒火不但未随时间熄灭,反而越烧越旺!他始终搞不懂一个道理,怎么儿子都爱反老子呢?

  要说李嵩反自己,虽然无君无父,但是至少还有原因。自己身为父亲,确实从没正眼瞧过他,而且还冤枉他。至于脱离父子关系,也是自己首先说出口的。

  李承干竟然也反自己!这是为啥啊?自己哪一点对不起他?

  李世民十四个儿子,最疼的就是李承干,八岁就立他为太子,寄予厚望,从小培养,在他身上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

  没想到这个逆子也要反自己,简直是喂不熟的野狼!

  “太子不论做了什么事,但毕竟未公开宣布造反!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们的推测,为何不能让他自证清白?”李靖再次劝谏。

  军神就是军神!

  这时房玄龄也劝道:“陛下现在有二十万大军,总之不怕失败,不如就按照卫国公的办法,试试也是可以的。”

  李世民顿时陷入沉默,如果是李嵩或者别的什么孩子,他早就杀到长安。

  但现在是李承干,是太子,是自己最喜爱的孩子。

  终于,李世民下定决心,挑眉说道:“我就给他一次机会!”

  李世民决定给李承干一个机会,试探太子能否知途迷返。

  “薛万彻何在?”李世民下令。

  薛万彻踏上一步拱手回答:“末将在!”

  “令你快马返回长安,禀报太子,朕已经抵达河中府,令其撤销戒严,取消监国。亲自来河中恭迎朕躬!”

  “得令,末将一定把旨意传达到太子!”说完转身离开。

  李世民这一招着实厉害,特别是最后一句话,要求李承干亲自到河中府迎接,简直就是试金石。

  如果李承干前来迎接李世民,则说明他尚保存一丝良心,能改过自新。如果他不来,那就表明了态度,和李世民硬扛到底了!

  房玄龄李靖苏定方等人也纷纷夸赞陛下英明,此种处理最为合理。

  但李世民仍然眉头紧锁,即便李承干亲自来河中府赎罪,篡权的事情得以顺利解决,但其太子之位也难以保留。

  废了李承干的太子地位,这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又该谁来接太子之位呢?

  李泰?还是李恪?

  “恪儿?不知道你现在怎么样呢?”李世民不禁心中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