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蔡府(1 / 1)

第111章 蔡府

  艳日高照,清风徐来。

  蔡府里外一片热闹。

  一走进大门,目光所及之处尽显恬淡雅致之风。通往大堂路径的两旁都摆上了精致小巧的花草,每当清风拂过时,都会带来一缕清香。

  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那满池子的荷花。此时开的正鲜艳,花苞拥着已盛开的荷花在翠绿的荷叶与露水的衬托下,更显得娇俏可人。粉白色的花瓣如同少女的脸颊,晶莹剔透。

  不少来客文人见此,都对这池荷花赞叹不已,甚至还想吟诗一首。

  此等美景之下,真是令人心情大好。

  刘协和赵云一下了马车,便看到了这么一副景象。做了变装的二人拿着特制的请柬来到大门处,查看请柬的人一见这两份请柬,顿时一脸敬仰又惊恐地看着刘协二人。

  眼看就要跪下来一句“草民叩见陛下”了,刘协连忙制止。这身份还不能暴露。

  门仆将他二人到来的事情通知给了专人,蔡邕手下的专人前来为刘协和赵云引路。

  并不是和别人一样从大门直入大堂,而是走小道,避开了所有人,最后来到了大堂。

  因为身份的原因,刘协不适合露脸,于是蔡邕将二人安置在了屏风之后。

  既可以隐藏身份。又可以在暗中观察全局。

  就座后,刘协透过屏风看到外面人影绰绰,眼见之人大多都是自己所熟知的文人墨客,心下想着,这蔡邕大儒的名头还真不小。

  没错,今日是蔡邕以大儒的名分,开展的一个品鉴大会。

  简单来说就是品诗词,对诗词,来的皆是一些文人骚客,气氛还挺好。

  刘协那日进城所见,便是蔡家为了此次大会做的准备工作。

  办的比想象中要好嘛。

  刘协心下腹诽,这蔡邕的算盘打的也挺好,不过他也有着自己的打算。

  这表面上说是一场诗词品鉴大会,但实质上,其实是蔡邕为了其女物色一个如意郎君的相亲局。

  想必是实在没办法了才会出此计策。

  这蔡文姬,也是一大才女啊。

  蔡琰,本字昭姬,晋朝时为了避司马昭的讳,而改称文姬。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

  刘协把握着手中小巧的酒杯想,这蔡文姬也不是一般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博学多才,其中最为擅长的是文学、音乐、书法。

  在历史上,蔡文姬初嫁于卫仲道,在丈夫咯血而死后回家。

  后来东汉末,中原大乱时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了两个孩子。

  在曹操统一北方后,蔡文姬又被花费重金赎回,最后嫁给了董祀。

  此等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于一身的女子,刘协怎么会让悲剧再一次重演呢。

  况且经过之前的交锋,蔡文姬对自己已经有了感情,有了这层情感在,想要收复到美人图岂不是轻而易举。

  而且刘协来自现代,诗词歌赋对他来说也是小case,那不是简简单单就行的吗。

  慢慢地,大会邀请的宾客也到齐就座了,整个大堂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蔡邕坐在上座,看着下面的众人,心下偷摸挑选着人选。

  这个看起来不太老实。

  这个看着又太过古板。

  这个已经有家眷了。

  这个……

  正想着,从大堂外面突然传进来一阵破门声,两个神神气气的人带着一大波奴仆闯进了大堂内。

  大会座下的宾客被这一幕惊呆了,都在窃窃私语着这是怎么一回事。

  “怎么突然被闯进来了啊?发生什么事了?”

  “不晓得,不过看着好像不像是寻仇的。”

  “那好像是卫家的人?”

  这当然不像是寻仇的,就为首的那两人一身丝绸珠宝,面上满是高傲不屑之情,怎会是寻仇之人。

  蔡邕见到这两人的第一眼,脸色便瞬间不好了,又阴沉又尴尬。

  这不就是自己原来的亲家吗?

  卫仲道的父亲和母亲,此时正高傲地现在大堂中央,如同两只高调炫耀的孔雀一般被众人观赏,偏偏他们自己还自我感觉良好。

  卫仲道的母亲环视了一周,很是看不起这些所谓的文人墨客。

  在她眼里,这些人都和街边的乞丐一般,只有当官做福,拥有高官厚禄才是正道。

  等了半天,看了一圈,发现并没有自己这一行人的位置,卫仲道的母亲瞬间不乐意了。

  “怎么连个拿椅子的人都没有啊,都站在这里这么长时间了,蔡家的奴才原来就这样的教养啊?真是不懂规矩。”

  蔡邕尴尬地笑了笑,吩咐一旁的奴仆去给这二位取椅子。

  卫仲道母亲一行人便在满座宾客的议论声中就座了。

  刘协和赵云在屏风后面看了整个好戏。赵云皱着眉看着那一行人,觉得其品性德行怎会如此差劲。

  今日来的猝不及防,且刚才听到了蔡邕的下人给他报告的话。

  卫家一行人来的相当气势冲冲,不仅将大门踹开,而且还出手打了蔡邕府上几个试图阻拦他们的仆人。

  蔡邕挺听后脸色更差了,但又无法发作,只能继续主持大会,根据流程走下去。

  赵云看着卫家人的嘴脸,摇了摇头。

  在这样的日子上来闹,没有教养的应该是他们才对。且不说有无请柬一事,这明眼人都瞧得出来,卫家人来此,就是为了砸蔡邕的场子的。

  据说蔡文姬曾远嫁到河东卫家,那卫家是河东世族,而她的丈夫卫仲道,更是大学出色的士子。婚后,夫妇两人恩爱非常,生活美满。

  只可惜好景不长,仅仅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因为不曾给家里生下过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于是明里暗里百般刁难。

  而当时年轻气盛,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卫家,回到了自己的蔡家。

  此时大堂内是一片热热闹闹,众人阔谈诗词歌赋的景象。

  而在蔡文姬的闺房内,又是另一副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