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尉迟恭鞭打王仁恭,刘武周起兵反大隋
上回书说到,李密写信给刘武周、窦建德和吐谷浑国主伏允可汗,让他们从背后袭扰大隋,以减轻瓦岗寨的压力。
这刘武周刘武周出生于豪富之家。年轻时骁勇善射,喜结交豪侠,他的兄长刘山伯便经常告诫他:“你不择友而交,最终会毁灭我们整个家族的。”
由于刘武周经常逞凶斗勇,他的哥哥呢对他管教非常严厉。
刘武周不堪哥哥的管教,因此离家前往洛阳,投奔隋太仆杨义臣。
隋炀帝曾三次进攻高丽,刘武周应募东征,因军功被提拔为建节校尉。东征师还,刘武周返归马邑,担任鹰扬府校尉。
刘武周在马邑,有两个结义兄弟,一个是宋金刚,一个叫尉迟恭。
这宋金刚很会用兵,熟读兵法,而尉迟恭非常勇猛,力气也大。
三个人在马邑结为异姓兄弟,刘武周认为他们三个人就是隋朝的刘关张,共同在马邑太守王仁恭麾下效力。
刘武周这个人很会拉拢人心,他拿出了一半的家财分给宋金刚和尉迟恭,还把自己的两个妹妹分别嫁给了他俩。
马邑太守王仁恭,这个人年轻时可是一员猛将,弓马娴熟,也很会用兵,杨广派他镇守马邑目的就是防止突厥人在这个地造反。
可是王仁恭毕竟是上了些岁数,所以马邑大大小小的军务都交给了刘武周。这刘武周干的很出色,也深得王仁恭的信任。
可是这个刘武周啊,比较好色,他利用王仁恭对自己的信任,居然勾搭上了王仁恭的侍婢,这家伙老担心东窗事发,想找个机会除掉王仁恭。
不巧,马邑适逢饥荒,百姓饥馁不堪。清正廉洁的王仁恭,脑袋比较古板,没有朝廷的命令,不敢擅自开仓赈济百姓,引起了官民百姓们的不满。
王仁恭不开仓赈济灾民,一下子马邑城内饿死了不少老百姓。
许多饥民把马邑的太守府围住,让王仁恭出来给百姓一个交代。
刘武周这个人脑子活份,赶忙把他的两个兄弟宋金刚和尉迟恭叫来说道:“二位贤弟,如今隋朝残暴不仁,王太守又置灾民不管,咱们兄弟三人当除暴安良,为马邑的老百姓找条活路,哥哥我打算反了杨广,你们看如何?”
宋金刚和尉迟恭俩人平时都听刘武周的,刘武周说发大隋那就反吧。
刘武周吩咐宋金刚带人控制马邑的军队,完了让尉迟恭去抓王仁恭。
王仁恭知道老百姓在马邑闹事,他早已派人禀报朝廷,准许他开仓济民。
王仁恭正在太守府团团乱转呢,他猛一抬头看到尉迟恭拎着他的铁鞭进来了。
王仁恭因为尉迟恭要对闹事的饥民动武,赶忙说道:“尉迟将军,万不可对百姓动武,如果酿成民变,那可就不好收拾了!”
他话音未落,尉迟恭噌地一下蹿了上来,一边抓住了王仁恭地脖领子,大声喝道:“老匹夫,你不开仓济民,民变早已酿成,今日我要你的狗命。”
王仁恭虽然年纪大了,他毕竟是武将出身。拉出宝剑就要砍尉迟恭,尉迟恭抬腿一脚把他踢翻在地。
王仁恭刚想爬起来,尉迟恭挥手一鞭,把他脑袋打了个万朵桃花开。
尉迟恭杀死了王仁恭,将地上的血迹擦干净,他将王仁恭的死尸拉出太守府,闹事的百姓一看都拍手叫好!
只见刘武周走上台阶,冲着那些饥民喊道:“父老乡亲们,王仁恭不仁,守着官府的粮仓不给大家伙发粮食,眼看着老人和孩子们饿死。
我刘武周虽然是隋朝的官,可是断不能看马邑的父老乡亲饿死,今日我刘武周为了众位乡亲不再挨饿,决定杀了王仁恭,反了昏君杨广,我保证你们跟着我刘武周,决对不会爱饿!”
养家糊口,填饱肚子是老百姓头等的大事,管这天下是谁的呢。
马邑的老百姓一听,刘武周能让大家伙吃饱肚子,都齐声喊道:“刘将军,反了吧,我们愿意跟着你干!”
刘武周当即让宋金刚打开马邑的官仓,给马邑的百姓分粮食。
老百姓分到了粮食,到处宣扬刘武周的好,马邑四周的流民都纷纷前来投靠。
刘武周一不做二不休,就在马邑扯起了反隋的大旗。刘武周不是傻子,他知道凭马邑这点兵力,不足以对抗隋朝大军。
刘武周派出使臣,到突厥国见失毕可汗,让他借兵给自己攻打大隋。
失毕可汗自从被宇文成都北伐击败后,心里对大隋朝一肚子的怨气。
他见刘武周起兵反隋,心里很高兴。不但给刘武周送来了大批粮草军马,还调拨了五万大军给他,刘武周一下子就阔了起来。
欲知后事如何,但见下文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