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瓦岗军兵退山马关,隋炀帝扬州观琼花
上回书说到,单雄信护送秦母和程母到历城县居住,安顿好两位老夫人后,就到了济南府拜见济南王唐壁。
单雄信告诉唐壁,他不同意瓦岗寨攻打王世充,同时希望能借助王世聪的力量诛灭太原府的李渊,好给自己的哥哥单雄忠报仇。
济南王唐壁看出单雄信不想再回瓦岗寨,于是就力劝他暂时留在济南府,待来日一起归顺洛阳王王世充,好与太原府李渊争雄。
于是单雄信呢就留在了济南府,同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了秦琼的大营。秦琼接到单雄信的书信,是眉头一皱。
他将书信交给了徐懋功,徐懋功一看说道:“五弟行事一般很稳重,怎么会私自离开瓦岗寨不归呢!”
其他瓦岗寨的兄弟知道单雄信离开瓦岗寨后,都是不住的摇头叹息。
秦琼长叹一声说道:“五弟,这是不希望我们瓦岗寨与太原府结盟。不过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但愿他日不要在战场上出现兄弟厮杀的场面就好。”
大家闻听秦琼之言,也只得作罢。
最近秦琼心里是很不痛快,兄弟罗士信死了,贾柳楼结拜的五弟单雄信也离开了瓦岗寨,他就起了回兵瓦岗寨的心思,这山马关不打了。
秦琼正在踌躇之际,洛阳王王世充派人给他来了一封信。王世充在信里告诉秦琼,只要他肯退兵,洛阳府会奉上白银五百万两和一百万石粮食。
秦琼把徐懋功等瓦岗寨众兄弟找来一商量,大家都纷纷同意退兵,不能再和王世充打下去了。
于是秦琼派人快马加鞭赶奔瓦岗寨,报给金庸城的西魏王李密。
李密知道罗士信阵亡后,前线的瓦岗寨将士士气比较低落,既然王世充求和,李密就顺坡下驴,同意秦琼退兵山马关。
咱们按下瓦岗寨和王世充不表,单说一下大业皇帝杨广下扬州。
自从经历四明山被十八家反王被围之后,很多大臣都劝杨广回归东都洛阳。
可是杨广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说什么也得去扬州游玩。靠山王杨林等一干大臣没办法,只得陪着杨广到扬州城。
杨广的圣驾到了扬州,扬州文武官员赶紧到城外恭候圣驾。
众人见驾己毕,陪杨广来到琼花观,请皇后、妃嫔暂到别的院子安歇。
杨广登上新盖的八宝金殿,在正居中落坐,问看花大臣张金钵:“联命你看守琼花,不知这琼花怎么样了?”
张金钵说道:“启奏我主万岁,只因圣驾迟至几日,花期即将错过。微臣左右为难,不浇水琼花枯谢,浇水吧,琼花大放。大放过后,今日花儿看看凋落,已经大垂头了。”
杨广说::“哎呀,谁料寡人在半路上遇到响马截杀,险遭不幸,既然琼花未落,赶快打道观花楼,待孤观赏。”
众人陪杨广上了观花楼、杨广在正中面窗而坐,上首是靠山王杨林,下首是丞相宇文化及、李世民等人,有人把窗户支起来。
杨广留神观看,琼花朵朵真是天生丽质,冰心玉一蕊,洁白好看,怎奈已经深深低头,露出了憔悴之色。
忽然一阵狂风吹过,这花瓣比蝉翼还薄,纷纷脱落,可是一瓣也不曾落地,宛如白衣仙女往半空中飘然而去。杨广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内心怏怏不乐。
原来杨广并非是糊涂之人,他看到满地的琼花,不觉感到隋朝大势已去,慢慢悟出点道理来了。
杨广想,从打他谋宫篡位弑父鸩兄,大兴上木,挖汴河,频繁对外用兵,把隋朝江山搞得三摇四晃,天下离心,直到此次下扬州观琼花,被十八路反王追杀,杨广已然感到自己大势已去。
以前杨广以为自己所作的一切有功于社稷,没想到现在到处都是反隋的义军。
尤其是十八路反王之中,很多都是当初隋朝的官员,这让杨广不得不黯然神伤。
杨广离开观花楼道了八宝金殿,他让众人散去只留下靠山王杨林。
大业皇帝杨广见八宝金殿之内就剩下自己和杨广,他突然给杨林噗通磕了一个头,沉声说道:“皇叔,我错了!这大隋的江山要亡于我手!”
靠山王杨林没想到天子杨广居然给自己下跪磕头,给他吓了一大跳。
他赶忙把杨广拉起来说道:“万岁,不可!你这样磕折杀老臣了!”
杨广站起身来,望着靠山王杨林,他见杨林已然七十高龄,本该颐养天年,却为了他杨家的江山,依然征战沙场,不觉眼泪掉了下来。
欲知后事如何,但见下文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