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靠山王中计撤围兵,李世民暗放瓦岗军
上回书说到,十八国联军要闯出麒麟峪山口,靠山王杨林知道十八国联军有百万之众,真要硬闯朝廷人马还真拦不住。
天宝大将宇文成都给杨林献了一个擒贼先擒王之计,让杨林下一道恩令,放了十七国的人马,唯独不放瓦岗寨的西魏国。可是等十七国出来后,杨林并没发现瓦岗军出山。
原来,军师徐懋功已经算定杨林并不想和十八国硬拼,肯定会放过其他十七国,集中兵力对付瓦岗寨。
他想让瓦岗寨大军留在麒麟峪,借机让其他十七国先冲出去,去到扬州截杀杨广,把靠山王杨林的人马再吸引走,然后瓦岗寨在突围不迟。
果然不出徐懋功的所料,靠山王的确不想硬拼十八国联军,他最想干的就是不费一兵一卒,把十八国的义军困死在麒麟峪。
如今杨林闻听十八国人吗闯山,只得采纳了宇文成都的计策,让其他十七国签下降书顺表,然后将他们放走。
十七国的人马一走,麒麟峪山内只剩下了瓦岗寨一支孤军。
杨林很高兴。他下令大军攻山,可是当隋军冲入山谷内,就被瓦岗寨的人马乱箭射退。
原来秦琼早已按照徐懋功的计策,在麒麟峪内的各个制高点埋伏下了大量的弓弩手,就等着杨林来进攻。
杨林一看麒麟峪山内虽然只剩下瓦岗寨一支孤军,可是却很难攻进去,于是下令,将麒麟峪山口再次封住,他要活活困死瓦岗军。
秦琼一看十七国的人马已经冲了出去,也就不着急往外冲了。
因为十七国走的时候,粮草都留给了瓦岗寨,于是瓦岗寨的人马和大隋军就这么耗下去了。
十七国人马冲出麒麟峪,假意投降大隋朝,等他们的人马一到运河岸边,是一路追杀杨广的皇家御林军。
现在护卫大业皇帝杨广的是北平王罗艺,金刀将左天成和四宝将尚师徒。
这三个人虽然本领高强,可是主力大军都被杨林带走了,他们三人手下只有十万人马,根本挡不住十七国的攻击。
幸亏杨广一直在龙舟之上,否则就差点被活捉了。万般无奈之下,四宝将尚师徒杀出重围,到麒麟峪找靠山王杨林求救。
四宝将尚师徒到了麒麟峪,把十七国围攻皇上护卫队的事情一说,老杨林听了直跺脚,心说这可真是纵虎伤人啊,早知道就不能把这十七国给放跑了。
虽然围剿瓦岗寨反贼重要,可是营救皇上才是最要紧的,没办法杨林把李世民找来对他说道:“世民,如今那十七国反王出尔反尔围攻皇上的卫队,孤王打算亲帅大军前往解围,这麒麟峪内的瓦岗贼寇,可就要靠你们太原府的兵来围剿了,你务必要除恶务尽!”
李世民心说:老杨林啊,我正愁怎么搭救瓦岗寨呢,你一走可真是天助我也。
李世民心里这么想,可是面子上不能显露出来,他面色一整说道:“王家千岁,陛下再次蒙难,还望千岁速速去营救。麒麟峪的瓦岗贼寇自有我太原府的人马围剿,我李世民绝不放跑一兵一卒!”
靠山王杨林点点头,吩咐一声响炮三声,带着宇文成都,领着二十万朝廷人马去解救杨广去了。
靠山王杨林一走,李世民下令让太原府的兵把麒麟峪山口围住,然后他悄悄地派人给麒麟峪内地李密送信,告诉他们老杨林走了,现在只剩下太原府地兵在山口外把守。
李世民派地谁送信呢,非是旁人,正是他的姐夫柴绍。柴绍三番五次的和瓦岗寨的人打交道,跟西魏王李密、军事徐懋功和大元帅秦琼那都熟悉了。
此次李世民派柴绍进麒麟峪见李密,一个是告诉他们太原府会暗中放走瓦岗军,二一个是放归放,但是有条件,瓦岗寨必须得有所表示。
此时麒麟峪山谷内的瓦岗寨大军,这两天也在频繁的调动,以防备朝廷的人马攻山。
西魏王李密、元帅秦琼和军师徐懋功,一直再等着十七国的人马围攻杨广的消息。
这一天,李密、魏征、秦琼和徐懋功四个人在中军宝帐议事,有军卒前来禀报:“报魏王千岁,太原府的柴绍拜山!”
李密闻听太原府柴绍拜山,他看了看军师徐懋功。
只见徐懋功微微一笑道:“魏王千岁,柴绍肯定是李世民派来的,不用问十七国的反王没有食言,他们肯定攻击了杨广的御林军,咱们的围魏救赵计划得逞了,那靠山王的人马肯定被调走了!”
李密闻听徐懋功直言大喜,赶忙吩咐人把柴绍请到中军宝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