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下扬州杨广穷奢极欲,知风险炀帝一意孤行
上回书说到,秦琼安排十八国反王人马进驻四平山,等着截杀昏君杨广。咱们按下十八国不说,再说杨广下扬州的事宜。
杨广率领文武百官,从洛口登上龙舟。杨广此次下扬州,简直是宫廷大搬家,成了水上王朝。这支庞大的船队,从头到尾,拉出去足有二百里长。
汴河两岸,各有二十多万兵将一路护驾前行。拉船纤的殿脚有多少人呢?
一共二十多万多人。这些殿脚都是所过郡县抓来的老百姓。
船队还没到,殿脚先都预备好了,一色要年轻的,拉凤舟的完全要少女,其他的船就不拘了。
杨广登上龙舟,坐定之后,说了声:“开船!”
这只庞大的船队就奔扬州开下来了。
这拉纤的是一站一站接力,到了哪州哪县,不但要派出殿脚,还要供一应山珍海味,美酒佳肴。
昏君杨广下扬州,劳民伤财,挥霍国帑,选下的罪孽可就太大啦!
杨广一路行来,并不老老实实在龙舟上呆着,他是想上哪船上哪船,来回乱串,到处花天酒地,寻一欢作乐。
地方官员在汴河两岸为他盖了四十多所离宫,走到哪座离宫,他都要进去玩乐一两天。
汴河左近有好山好水,他都要去逛;
有名胜古迹,他都要去玩光,简直乐大发了。
这一天皇上的船队进入了泗州地界。护卫汴河左岸的马队正往前走着,忽然有人来到靠山土杨林马前说:“禀报王一爷,扬州的紧急报马到。”
“啊?赶决带到马前回话。”
有人把这报马带来,他向杨林呈上一道报折。杨林展开一看,不禁大吃一惊。
原来报折上写得明白:今有瓦岗山西魏国为首的十八国、六十四路烟尘屯兵四明山,图谋截驾。为免不测,望万岁返驾东都。
杨林看罢,当即传厂命令,队伍哲时安营。杨广在龙舟上一看,左岸人马停住,右岸人马也不走了,整个船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也只好暂停前行。
杨林催马来到河边,下马上小船,转到龙舟之上。杨广正由美一女陪着玩乐,听说皇叔来了,赶紧让美一女退下,让人把皇叔请来。
杨林见驾已毕,落坐叙话。杨林说:“刚才有扬州紧急报马到来,说有瓦岗山西魏国为首的十八国、六十四路烟尘屯兵在扬州西北的四明山,图谋截杀圣驾,请万岁返回洛阳。”
杨广一听问道:“皇叔,咱们上次已经和西魏王李密议和了,他怎么又来截杀朕?”
杨林就跟杨广说道:“万岁,山莽贼寇岂是遵章守约之人,为万全之计,还是回驾东都吧!”
杨广想了想,说:“皇叔啊,常言道“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我命人挖汴河,造龙舟,就是为了下扬州看琼花,碰到些许流寇,我就半路折回了,这岂不为天下人耻笑?
那相助于我的百灵何在呢?皇叔号称双棒无敌手,威名震华夏,如果半途而废,这大将的成风又何在呢?在我身边保驾的有雄兵数十万,猛将上千员,区区蟊贼,何足俱哉!”
这里杨广说的“圣天子百灵相助,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过去封建皇帝愚弄人民的一句活。就是说,皇帝是受命于天的天子,他要遇了难呀,甭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孺子匹夫,都得救他。
即便他旁边没有任何人,什么蛐蛐儿呀,蚂蚱呀,油葫芦呀,喇喇蛄呀,都得救驾。
这纯粹是自欺欺人的鬼话。
这时杨广嘴上说着横话,心里也发虚。
他是这么想的:自我登极以来,大兴土木,穷奢极欲,闹得天怨人怒,处处刀兵水火。
这盘残棋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扬州之行,这四明山我闯了过去,就是说天不亡隋,我还可以再玩乐几载;
如果闯不过去,反正我也玩够了乐够了,也只好杀了我以谢国人。这是杨广的内心,他不能跟皇叔讲明啊!
杨林看杨广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就说:“万岁,这“圣天子百灵相助”不过是无稽之谈,真到大难临头,这百灵就灵不了了。我看万岁还是转驾回东都吧!”
杨广说“朕意已决,此事勿需再议。皇叔,难道您还怕那些响马吗?”
杨林说:“万岁,既然你执意再下扬州,臣和宇文成都先行登岸,令人马死命相护就是!”
说罢杨广带着宇文成都,上了岸,加入到护驾队伍中。命今传下,金鼓齐鸣,左右两岸护驾的队伍继续登程,河上的船队照常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