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打造水军(1 / 1)

大唐:我被系统坑了一个爹 米酒汤圆 1797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221章 打造水军

  李翊白了李靖一眼,“你那是什么眼神?”

  他可没那么卑鄙。

  “误会,这都是误会。”李渊一愣反应过来,连忙解释了一番。

  误会解除,但李靖如今跟李翊站在不同的立场,自然是不会因为自己对李翊产生误解而道歉的。

  而此时,徐子陵和寇仲,正将人员召集起来,指着李翊介绍道:“兄弟们,这位便是幽唐的翊皇。”

  潜龙寨的人在得知李翊身份时,着实震惊了一下。

  他们没想到翊皇会如此年轻,也没想到翊皇竟然会亲自前来。

  还不等他们开口,徐子陵的声音紧接着又响了起来,“翊皇不仅不嫌弃我们出身草莽,更是亲自前来迎接兄弟们,咱们活了这么多年,何时被人如此隆重地对待过?”

  “就冲着今日翊皇给咱们兄弟们的这份面子,日后咱们就得为翊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徐子陵说完,寇仲连忙将他的话接了过去,附和起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呼百应。

  原本还心怀忐忑的土匪们在得知李翊接纳他们之后,个个都变得振奋起来。

  将士不羡千金裘,男儿生当带吴钩。

  天下间哪个好男儿不想报效国家,征战沙场?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他们自然激动万分。

  李翊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缓缓地开口说道:“感谢大家愿意相信朕,愿意来我幽唐效力,朕在此保证,只要大家是一心向着我幽唐,朕一定不会亏待大家。”

  “翊皇,翊皇,翊皇!”

  这次,不用寇仲带头,他们就已经呼喊起来。

  他们要的也就是李翊的这句话。

  如今亲耳听到李翊的保证,哪里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不仅他们愿意去幽州,甚至要带着家人一起去。

  对此李翊自然喜闻乐见。

  另一边,李靖站在李渊旁边,恭敬地询问道:“太上皇如今翊皇大婚已经结束,您跟臣回宫吧。”

  李渊摆了摆手,“不了,朕觉得幽州这个地方更适合朕颐养天年。”

  这里不仅有各类美食,还有很好的民风和环境,李渊居住了五年,实在是喜欢这里。

  尤其是这一切还是他亲眼看着一点点的发展起来的,这种成就感是无法名状却又被取代不了。

  要说治国当皇帝,在李渊看来古往今来都没人能够比得了李翊,且不说他实施的那些政策,就是他那些想法,也是空前绝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见识了幽唐的发展,李渊是一点都不想再搀和大唐的事情了,发展成什么样,就看李二自己吧。

  “可是,您不在陛下身边,陛下会很惦记您。”李靖还想再劝。

  李渊叹了一声,有些无力地笑道,“放心,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来幽州跟朕团聚了。”

  如今的大唐风雨飘摇,李世民即便硬撑,李渊也不觉得他支撑不了多久,与其日后尴尬,倒不如他先一步在幽州做好安排。

  说白了,他还是有私心的,李二毕竟是他儿子。

  李靖哑然,对于李渊说出来的话一时之间,竟然无言以对。

  “既然如此,末将就先回去复命了。”

  “去吧,去吧。”李渊摆了摆手,见李翊要出发了,也没耽搁,连忙追了上去。

  见他跟来,李翊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怎么,你这大唐的太上皇是当人质当上瘾了?”

  李渊吹了吹胡子,瞪了李翊一眼说道:“朕也算是间接地为你拉拢了一帮人马,而且这帮崽子毫无人性,竟然硬生生地饿了朕三天,臭小子,我可告诉你,这件事你得补偿朕,至少得让朕再安居村免费吃三天,不,十天。”

  李渊比了三根手指,想了想觉得不够,又两手交叉比了一个十。

  见他依旧一副活力满满的样子,李翊算是彻底放心了,但是脸上却没给他好表情,“十天?你想得美?就一天。”

  这些年李渊老头儿可没少在他这里白吃白喝的,不过他也习惯了,看上去斤斤计较,倒也没真跟他算计得太清楚过。

  显然李渊也是吃准了这一点,才会在他面前肆无忌惮。

  说起来,只怕谁都没有李渊了解李翊,无论是五年前还是现在。

  “哼哼,三天,不能再少了。”李渊冷哼一声,一边跟李翊斗嘴,一边旁敲侧击,得知他是早上才收到他的消息,就匆匆赶来了,不由得在内心默默地感动了一把。

  他就知道这个臭小子不像表面上那么无情。

  “朕不过是想喝杯孙媳妇敬的茶,竟然差点连命都丢了,我容易吗我?”

  李翊冷冽地看了他一眼,“少打我媳妇的主意。”

  李渊:“……”得了,又是一个护媳妇的家伙,果真是他老李家的种。

  翌日,李翊便给徐子陵和寇仲安排了职务,至于那一万人马,李翊见他们潜力不错,直接交给了燕云十八骑训练。

  让他们组成了一支万人的队伍,训练的项目和计划全部由李翊亲自制定,但基本上都是练习水性,以及在水上战斗。

  徐子陵和寇仲依旧是他们的头领,与他们一同参与训练。

  幽唐如今各类军队都有,唯独缺少水军,徐子陵和寇仲是难得的人才,李翊想将他们训练出来,日后作为水军的统帅,至于那一万人,日后则是负责训练更多的水军。

  与此同时,船舶制造方面,在李翊的督促下,也有了迅猛的发展,只等来年开春,便能下水参与试航。

  有墨家的人在,李翊对此根本就不担心什么。

  ……

  冬去春来,转眼之间,便已经到了春天。

  “启禀可汗,今年滴水未降,作物无法灌溉百姓生存艰辛,请可汗向天祈雨。”

  吐谷浑博士松多拉齐,伏在冰冷的地板上向伏允禀报着民间的灾难。

  “旱情如此严重?那河里可有水流?”

  伏允从小生活在高原之上,知道高山的最高处会有天水流下,哺育着吐谷浑的儿女。

  “回禀可汗,各姿各雅山上仍有天水流下,但是相较于往年少了很多。”

  “如果继续干旱下去,我们的作物将无法萌芽,子民和牛羊也都会饿死,我族将面临无法抗拒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