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董相国想要改邪归正?(1 / 1)

三国:签到一年续娶蔡文姬 凤影天 172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2章 董相国想要改邪归正?

  目前的虎牢关非常安全,吕布与黄忠在虎牢关外驻扎,十八路诸侯,根本不敢靠近,刘协的圣旨,让他们对自己人产生了不小的隔阂,人心已经散了,分裂是迟早的事情。

  虎牢关守将高顺,反而闲了下来,坐在大帐内喝闷酒,往常他是不喝酒的,但是今天破例了,因为太闲了,关外十几万大军,没一个敢上来攻城的。

  闲了,就开始胡思乱想,想着想着,就想到了自己的前程,跟着董卓实在没什么前途,可吕布好像非常乐意,他也不好反对,虽然吕布一直把他当初亲卫用,让他一身才华显现不出来,但是他也没什么怨言。

  其实他心里也明白,一旦董卓死了,吕布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抢夺董卓的资源,可董卓真的那么容易死吗?

  “报!”

  帐外一士兵跑了进来,跪倒在地。

  “何事?”

  高顺还以为是关外诸侯前来攻城了,迅速站起身,拿起他的头盔,要出去。

  “将军,李儒军师求见。”

  “哦?快请。”

  高顺还以为有仗要打了,谁知道是李儒来了。

  李儒一进帐,就调侃道:“高顺将军好雅兴,关外诸侯对虎牢关虎视眈眈,而将军则在这里饮酒看戏。”

  高顺面对李儒的调侃,很是不屑,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是董卓的死忠,来这里,肯定是董卓授意的,随即问道:

  “军师就不要埋汰在下了,关外有温侯与黄校尉守着,我都快闷出病来了。”

  李儒是何等精明之人,一眼就看出了高顺的不正常,随即问道:“呵呵,我听闻高将军往常不喜饮酒,今日为何饮酒,还一副忧愁之色?”

  高顺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良久,他正要开口解释,却被李儒抢了先机。

  “高将军不会是对眼下的待遇不满吧,还是说对相国有所不满?”

  “这……”

  高顺是个直来直去的人,面对李儒这么犀利的话语,他第一反应就是,不想否认,可想想现在自己的处境,他不得不否认。

  “我……”

  高顺正要虚心假意地表示对董卓的忠心,刚开口,又被李儒打断了。

  “高将军,相国待你不薄啊,把你从一名小校尉,提升到了虎牢关守将,这功劳以后可是不会少的,可不能辜负了相国的一片好意啊。”

  高顺也不傻,他好像有点明白李儒为何来这里了,原来想要分化他和吕布的关系,难道相国要对吕布下手?还是说吕布有了叛逆之心?

  “相国的厚爱,高顺铭记在心,可温侯……”

  高顺的话还没说完,李儒再次打断了他的话,看着他,笑眯眯地说道:“高将军,这话我爱听,可你得明白到底是什么时候,相国把你提升到虎牢关守将的,是什么时候开始重视将军的。”

  高顺眉头紧皱,这话是什么意思?他不明白,就算以前董卓以前不重用他,难道他就不是董卓了?

  “军师这话,顺有点迷糊!”

  李儒旁敲侧击地提示道:“高将军,有没有发觉相国最近变化不少?”

  李儒的话,让高顺陷入了沉思中,说实话,如果以前的董卓用乱臣贼子来形容,那么现在的董卓他可以评价为排除异己,把持朝政来形容。

  现在的董卓虽然也是心狠手辣,但是没了以前的那种无恶不作的行为,好像是变了一个人,从一个乱世魔王,变成了一个枭雄。

  李儒看着高顺陷入沉思,也没有急于给他解释,如果他能自己想明白最好,如果实在想不明白,到时候再稍微提点一下,或许有奇效。

  高顺压低声音说道:“军师的意思是说,董相国想要改邪归正?”

  “高将军,一个人的性格想要改变,很难,就算是能改变,一时半会也不可能,你就没有发觉出什么?”

  “你是说……”

  高顺不敢想下去了,难道董卓已经被人替换了不成,可这不太可能啊,昨天董卓还好好的,而且董卓的改变是从前天开始的,

  前天?那不就是安北将军卫宁来洛阳的日子吗?难道……

  “高将军,你相信这个世界有神鬼之说吗?”

  “这个……”

  作为封建迷信的荼毒百姓中的一员,要是说他不相信鬼神一说,根本不可能,可这东西,谁又见过呢。

  “高将军,如果哪天董卓突然被一个贤明之人,识大体,关乎天下苍生之人替代,不知高将军该如何选择?”

  “这,真有那一天,某二话不说,第一个投诚!”

  “如果吕布不同意呢?”

  “只要他心系百姓,不像董卓荼毒百姓,不像吕布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我高顺绝对效忠。”

  “好,好啊,我替平阳侯谢谢高将军。”

  “平阳侯?卫宁?董相国可曾知晓?”

  “高将军,现在的相国姓卫,而不姓董。”

  李儒的这话,让高顺犹如五雷轰顶,震惊不已,这人到底用了什么神奇法术,让董卓的这个女婿都投靠在他的门下,难道真如李儒所说,是个神仙不成?

  “军师,不知卫候,不,相国,在什么地方?”

  李儒没有回答他,站起身,拜辞道:“高将军到时候自然能见到主公的,在下告辞,希望高将军不要把今天的事情,告诉任何人。”

  “军师慢走!”

  高顺并没有送李儒,他要好好的消化一下这个惊人的消息,思来想去,他决定不告诉吕布,他已经在吕布账下受够了,能力比他弱的几个手下,都受到了吕布的重用,而他却对自己冷冷淡淡。

  这一天,李儒先来到高顺大营,然后又去了臧霸的大营,最后在夜半时分,李儒来到了张辽的大营。

  除了臧霸那个愣头青,费了一番口舌,耽误了一下午时间,面对张辽和高顺,二人都是一点就透的聪明人。

  次日清晨,李儒回到了洛阳相府,回禀卫宁。

  “主公,儒不负主公所托,完成了任务,三位将军皆愿意归顺主公。”

  “李儒你辛苦了,控制洛阳你应当居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