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擢升千牛卫
满意的将这把铁骨铜伞收起来,掀开帐帘时,外面早已经天亮了,许牧竟然在战神系统里度过了一晚上!
今天大军正式返程,一路上大家都很安静,除了唐俭和安修仁一路上嘴巴几乎一直在说个不停,一直在抱怨着李靖不把他们当人看,回去之后一定要将这里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陛下,让陛下好好治他的抗旨之罪!
李靖没理他,全军也都没理他,只有在他后面的颉利可汗搭了话,称赞李靖不愧是大唐名将,心够狠。
又说起了捉他的小将,那个臂力,让他不禁啧啧称赞。他也知道李靖这样好吃好喝的招待他,李世民多半没有杀他的意思,也就放心了。
马蹄哒哒的走了两个多月,沿着来时的路,大军终于又看到了长安!
李世民和文武群臣全部来到了城门口迎接大军,李世民甚至亲自握住了李靖的手,眼神中满是欣慰,没有一丝一毫责怪他违反圣旨的意思。
唐俭和安修仁本来想一下来便哭诉自己的遭遇,结果看到这样的场景,当即决定再也不说了。
很明显皇上根本就不怪李靖的抗旨之罪,反而很欣慰李靖能够灵性的趁着突厥牙帐守备松懈的时机发动突袭,活捉颉利可汗回到长安。
同时决定犒赏三军,明日再论功行赏!
到了第二天,论功行赏的时候,虽然群臣都在夸赞李靖的大振天朝威严,但是李靖却谦虚的没有将功劳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并且特别提出一个人的功劳。
“陛下,这次征突厥之战能够大胜而归,不止是臣一个人的功劳,全体冲锋陷阵的将士,还有其他将军们都是一份子。”
这些都是体面话,群臣懂得都懂,别人夸你的时候总得谦虚一点,才能让大家都有面子。
随后李靖的话却惊讶了朝堂群臣:“这次征突厥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人出力甚多,将来必是大唐的一员猛将!”
朝堂上响起了细细簌簌的讨论声,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过许牧这个名字,少部分有记忆想了起来。
“那个许牧不就是上次在点兵大礼上公然站出来说不服的那个吗?”
“对啊,你一说我也有点印象了,那不是个嚣张不守规矩的小子嘛,这小子也配得到大将军的推荐?”
“他打得不就是李靖的儿子李德謇吗?怎么李靖反而为那个许牧说好话了。”
“肃静!”
李世民一说话,下面立马就安静下来。
“爱卿倒是说说这个许牧是怎么出力的?”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问道。
“这次征突厥的过程中,夜袭襄城、离间突厥包括后来的突袭突厥牙帐都有他的参与,后两者都是此人提的计划,这三件事都是此次征突厥的重要事件,没有这三件事,突厥很难剿灭,更别说扬我大唐国威!”李靖一一说道。
李靖将许牧的功绩一一数清后,朝堂之上再也没有讨论的声音,对于一个六品校尉来说,李靖说的每一个功劳,都足以让许牧加官进爵,更别说后来的突袭突厥牙帐跟活捉颉利可汗,许牧都有密不可分的功劳!
李世民点点头,许牧先救了他女儿长乐公主之后,来到紫宸殿,一身傲气不下跪,后面更是轻松击败了他的亲兵玄甲兵。
再然后在点兵大礼上,在几万人面前不服他的安排,提出要跟李德謇比试。
从那时候起,李世民就对许牧有了浓厚的兴趣,一直默默的关注他,心中暗自觉得他有自己弟弟李元霸之风采,同样的天生神力,不过许牧的脑子却正常得多,甚至要比大部分人都聪明!
如今李靖一项项军功的汇报,更是证实了李世民的眼光,许牧确有成为一代名将的资质!
更重要的是,许牧才十七岁。历史上十七岁便有如此成就者,恐怕也只有当年的冠军侯了吧。
他许牧可以做霍去病,自己难道就不如汉武帝?
许牧值得李世民关注,更值得培养,若是自己百年之后,许牧便可成为太子的得力助手,不至于让那些老臣拿了权柄。
不过……李世民突然想到,太子好像跟许牧不怎么合得来,李德謇是李承干的暗中势力,李世民玩了这么多年政治难道看不出来?
李世民心中有点可惜,既然这个许牧跟太子合不来的话,自己也就不能太重用他,一切还是得为后面着想。
“既然许牧有如此军功,朕便调其到南衙十六卫中左右领左右卫,封千牛中郎将!”
随即给了旁边的侍奉老太监一个眼神,示意他下朝之后派个小太监过去传旨。
很多人都没想到皇上竟然直接将许牧从一个六品校尉调到了南衙十六卫中,要知道南衙十六卫可是遥领全国府兵的啊!
所谓南衙十六卫,其中南衙是因为唐宫城在长安城北部的中央,为皇宫所在。
宫城以南有皇城,中央的省、台、寺、监各官署都设在宫城之南,故称南衙或南司。
而十六卫其中十二卫遥领全国府兵,权势极重。左右领左右卫属于皇帝亲兵,也就是后来的千牛卫,掌执御刀“千牛刀”,身穿羽仪服。如果说金吾卫是守卫长安的,而千牛卫就是守卫皇城。
千牛这个名字来源于庄子庖丁解牛,“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于是皇帝有了一种皇帝随身携带的防身御刀名叫千牛刀。名字典出《庄子》,寓意“锐利可斩千牛”。
千牛卫便是皇帝的千牛刀,与北府禁军一起保护皇帝安全。
要知道左右领左右府中,掌管者为大将军,其次是将军,第三便是中郎将。
许牧从一个六品校尉直接升到皇帝亲军第三,升职跨度不可谓不大!
所以后来程处嗣和秦怀玉听到消息后,立马来到茶馆向许牧贺喜。
没想到许牧拿着皇帝的圣旨,嘴里竟然还骂骂咧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