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三老(1 / 1)

穿越大唐当元帅 大唐镇国将军 1812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67章 三老

  上面的人都跑了,下面当兵的又还能有多少斗志,于是剩下的大都投降了。

  荆州军一灭,阻挡在勤王军的炮灰被消灭了,但是他们的北征之路真正的大敌也要来了,李恪带着他骄傲的四十万胡人、边军和关陇世家的组合部队向这边气势汹汹而来。

  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呢。

  四十万大军营连营,远远望去不可谓不壮观,气势不可谓不恢弘,甚至足以令人脚步虚浮,心惊胆颤。

  两边的差距之大足以让历史上任何一个名将头疼不已,兵书上只会教行兵布阵之法,可从不会教以少胜多之招,这种只存在于奇迹中,中国五千年历史,以少胜多的名战役其实也屈指可数。

  这就是李恪足以自傲的资本,他手下多的是精兵良将,其中多的是胡人和边军,久经沙场战斗力比地方府兵的为主的勤王兵要强上不少。

  不仅如此,李恪手下良将也不少,大部分都在边关历练过许久,而许牧这边去过边关塞外的将领不超过二十人。

  若是许牧不刺杀他的话,正面战场上他还真不需这个许牧,就算许牧再强,自己这边也并非没有对付的招,而这个招就是刚刚赶来的另外三位高人。

  称之为高人似乎与七高人是一个等级的,但七高人虽与这三位并称为十高人,但是实力远不是一个等级的,这三位都是闭关很久的老妖怪了,最年轻的也有五十多岁了,若不是李恪苦口婆心的劝说,他们是断不会出关的。

  按年龄来说,龙纹汉都只配作他们的徒孙,将他们并称为十高人只不过是旁人的叫法罢了,事实上七高人根本不配与他们三位并称。

  他们已是活在传说中的人物,出世时建立过旷世之功业,实力冠绝当世,时人见之莫不屈从俯首。

  世间唯有炀帝可以驱使他们三人,甚至连当时的宇文化及都忌惮不已,后来还是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才有机会造反杀掉隋炀帝。

  炀帝一死,他们三人心灰意冷,心中只剩下武道之极的目标,于是回到山上,终日与山林为伴,潜心研究武道。

  当二三十年过去后,时人大多忘记了他们的存在,世间只留下他们的传说,如今却被李恪再次请了出来。

  当他们三人踏上金殿的时候,着实令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有个不长眼的,想要阻拦他们,结果只是一个眼神,杀气一凛,那人便口吐白沫、神志不清。

  山中不知岁月,三人已忘记了姓名,只是用庄老、雍老、朱老来互相称呼。

  庄老鹤发白髯,仙风道骨,宛若真仙降世,脸上时时刻刻带着一股微笑,旁人只会觉得他是个和蔼的老人,毫无攻击性。

  相比于庄老来说,雍老完全相反,长得凶神恶煞,宛若一尊魔神,举手投足之间自带一股天下无敌的气势与威风,刚刚就是雍老一个眼神,便让一个普通人口吐白沫、神志不清。

  朱老则生得身材矮胖,不像个练武的,倒像个守财奴,每天过着大鱼大肉、养鸟钓鱼的休闲日子。

  除了雍老之外,庄老和朱老从外表来看都不像个武功高手,但实际上庄老武功最高,朱老其次,看似最凶狠的雍老武功相对最弱。

  李恪见到三位便热情似火,一切都以最高的规格对待,更是答应大事成了之后便封他们为国师,封邑万户!

  这便是李恪对付许牧的终极武器,这三位曾是世间最顶尖的高手,闭关十数年钻研武道,武学造诣更加精进,若是他们都拿许牧没办法,李恪也想不到世间还有谁能对付许牧。

  如果能直接除掉许牧当然是最好,又或者拖住许牧一段时间,勤王军战斗力远不及李恪麾下四十万大军,只要能拖住许牧,四十万大军顷刻间就能将勤王军灰飞烟灭,到时候许牧就算还活着,对于败局也是有心无力了。

  真是一个完美的计划,李恪对自己的计划信心满满,他还从没有如此认真的对待一个人,在战场需要全方位盯防的,只有许牧一人了。

  雍老倒是不以为然,什么狗屁许牧,还需要他们三位一同出手对付?

  “就是那小子将龙纹汉杀掉的?”雍老问道。

  “对,本王亲眼所见。”李恪在他们三位前也不敢太过放肆,谦恭道。

  “龙纹汉那小子我之前见过一次,有他家族的血龙之力护身,足以匹敌世间第一流的强者,天赋也着实不凡,不过要想对付那小子也简单。”

  雍老道:“看来你说的这个许牧倒有点实力,不过要我们三老一同上来对付他也未免太高看他了吧。”

  李恪解释道:“您三老闭关已久,最近几年的事情有所不知,这个许牧就是近十年窜出来的,一路青云直上,先帝青睐有加,几次破格提拔,甚至称他为大唐的冠军侯!”

  “冠军侯,他也配?”雍老不以为然,冷哼一声,眼里内含不屑和藐视。

  “雍老切不可轻敌,这个许牧绝没有那么简单,很多人都在他手上吃了不少的亏,若非逼不得已,本王又怎会将三老请下山。”

  “哼。”雍老道:“那是我们三老没有出山,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若是我们三老还在,岂有他称雄的资本。”

  “那是那是。”李恪连忙应和道,额头上冒出不少的冷汗。

  “等到了战场上,看我怎么让他跪下来求饶!”

  ……

  两军终于相见,李恪这边插满了旗帜,整个营地灯火通明好似白天,勤王军虽也有十万精兵,但在四十万大军面前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李治总是忧心忡忡的站在箭楼上眺望远方,敌营军容之壮不禁令他产生深深的的担忧。

  明日两边就会开始试探性的交锋,胜负之分过不了几日就会揭晓,说心中不慌是不可能的,最近几天他寝食难安,在床上一直翻来覆去。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他决定去一次中军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