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徐州
内战在天下爆发剧烈的争论,商人大量放货,粮仓屯粮,很多地方交通断绝,风云骤起,一时间民怨沸腾。
然而在李恪将边军和胡人引进中原之后,两边的口碑渐渐发生差距。
各地的文人对李恪是谩骂个不停,原因只有一个——引边军回中原参战。
“自古以来哪国敢让边军回来打仗啊,边关还要不要了,虽然西域那些部族败的败、亡的亡,但若是边防薄弱,谁敢断定他们不会南下?”
“你说得对啊,当年赵国面对秦国那般威胁,都不敢轻易将守匈奴的李牧调出来,这个李恪是何德何能敢为了一己私利将边军都调出来!”
“还有安西四郡的那些胡人们,你是不知道他们来到中原之后有多胡作非为啊,我在长安的一个亲戚说他的女儿就是被天杀的胡人给糟蹋了,那里已经没有王法了!”
“啊?李恪不是还在长安吗,他难道一点都不管?”
“别想多了,李恪整日在皇宫做着自己的皇帝美梦呢,你有所不知啊,听说现在李恪准备自称为帝了,如今正在想改元呢!”
相比于李恪无休止的作死糟蹋路人缘,李治即使毫无作为,在人们的心中也是一个绝世好皇帝,人心越来越向李治聚集。
更何况李治麾下还有十万勤王兵马,正准备挥师北征除贼呢!
然而正当秦怀玉准备带着检阅好的士气振奋的十万精兵北伐时,一伙意想不到的军队突然袭击了他们。
秦怀玉仔细辨认,正是之前被许牧打退到不敢再靠近扬州周围半步的荆州兵!
“荆州兵怎么会这时候突然出来攻打我们,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说李恪的大军要到了。”
秦怀玉望着荆州兵整齐的阵型感到很是费解,己方兵强马壮,而荆州兵在上次大挫之后士气大减,更何况兵力也远不如前,这时候出击不是自寻死路?
事出有异,秦怀玉害怕有诈,但是程处嗣管不了那么多。
“既然没有消息说李恪的大军要来,那荆州军就是送到嘴边的肥肉,没有理由不吃掉他。”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家人都在李恪的手上,程处嗣变得格外的暴躁。
“那好,你带兵三万将其驱走,死耗对我们一点好处都没有。”
程处嗣点点头,随后带兵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面。
大约两个时辰之后战斗结束,荆州兵的大营没有后退,王师也没有赢,程处嗣更是肩头中了一箭,在大夫那里疼得死去活来。
“看来荆州兵是打定主意要跟我们死耗到底了,李恪明显是要他们当炮灰消耗我们的实力,难道马进就一点都不明白吗?这不可能出自荆王的命令,他不可能看着自己麾下十万精兵全部耗完。”秦怀玉在中军帐里分析道。
局势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还没有离开扬州多远便被迫停了下来,秦怀玉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此时他无比想念那个在战场上无所不能的许牧……
许牧已经来到徐州的城门口,徐州司马杨士信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出城迎接,与其同来的还有刺史庄殷等官员。
杨士信面庞黝黑,留着两抹小胡子,总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见到秦琼时热情得像是接待自己的亲身父亲一样。
“翼国公一路上辛苦了,李恪那家伙真不是个人啊,竟然如此对待开国元勋,您看您都瘦了不少。”
其子倒是长得又白又净,挂着一副月轮般的微笑,气质不俗,名为杨文。
“向诸位介绍一下,这是犬子杨文。”
“公爷,小辈有礼了!”
杨文躬身作礼,对每个长辈都礼节周到,在看到张念念的时候更是两眼放光,古井无波的眼神中突然出现一丝涟漪,闪过一丝侵掠的光芒。
他掩饰的很好,旁人都没有看到他的目光,唯有许牧将这一闪而过的异色收入眼中。
“哦,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烈武公吧,杨某失礼了,还请公爷不要怪罪。”杨士信恭恭敬敬的对许牧作礼道。
“怎么会,杨司马亲自出城迎接,真是令我等倍感荣幸。”
“快千万别这么说,真是折煞杨某了,这么多大人物光临我徐州,我杨某岂有不来迎接之礼?”
一番寒暄奉承之后,众人进城,杨士信亲自带他们走进安排好的住处,自然是上等的宝地,大宅小院,假山流水,真是一片宁静和谐。
“徐州小地方,诸位对这住处可还满意?若是有不满意的地方尽管说,杨某立马叫人来给你们换!”杨士信道。
“没有了,这里实在是太好了,杨伯伯不用太过操心,我们住得惯的。”张念念摇手道。
“张小姐一路风尘仆仆,我看你气色不是很好,正好我那里有一些养颜滋补的方子,我这就叫后厨给你煎去。”杨文挂着微笑道。
张念念怕麻烦正要说不要,可杨文还不等她拒绝就已经转身跑远了。
“小儿无礼,各位大人不要见怪。”杨士信笑道。
许牧在一旁算是看出来了,这杨文心里对张念念打着主意呢,看来刚来就要展开攻势了,心里是急得很啊。
落难的天鹅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被你这只癞蛤蟆捡走吧,更何况许牧还在旁边呢,当他是木人吗?
杨士信费了好长一段口舌将宅子上下全部讲解了一通后,才缓了口气。
“各位还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尽管说,我杨某立马去办。”说着杨士信一副笑呵呵的样子。
虽然这地方跟长安的宅子相比有点差距,但是程咬金等人来之前住的可是牢房,那里暗无天日又阴冷潮湿,做梦都想能住回这样的宅子里,如今终于实现了,又怎么会嫌弃呢。
许牧一路上沉默寡言,杨士信热情的问他便答几句,杨士信当他是旅途劳累,便不再多言。
“杨某就先告退,诸位舟车劳顿,先休息,我马上去酒楼请最好的厨师过来!”
说完杨士信便走了,这一路上热情不减,许牧当听客都听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