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李世民殡天(1 / 1)

穿越大唐当元帅 大唐镇国将军 1792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26章 李世民殡天

  突然他还想起了一件事,必须反复叮嘱。

  “许牧此人太过逆天,骨子里有很重的市井江湖之气,只要你不伤其底线,相信你长乐阿姐一定都能给你兜住的。”

  李治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重重的点头,他清楚的看见,李世民越来越虚弱,眼皮也越来越重,现在只是吊着一口气,什么时候这一口气松下去了,人也就没了。

  李世民想不到还有什么要说的了,这吊起来的一口气也就松了下去。

  “父皇!”

  站在不远处的老太监闻声赶紧小跑过来,李世民已经闭上了眼睛,魂归天际。

  外面的皇子娘娘们同时得到了讯号,皆是震惊的看向里面。

  李治失魂落魄的从里面走出来,众人的眼光全部看向他。虽然心里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还是期待着他亲口说出那几个字。

  可李治没有说,待到老太医进去后又出来,缓缓说道:“皇上驾崩了。”

  此消息如晴天霹雳,顿时将众人吓得一惊,几乎是同时,到场的几位皇子同时哭泣,娘娘们更是哭得撕心裂肺,精心打扮的妆容化为乌有。

  一时间天地齐暗,好像天要塌下来了一般。

  皇帝死如泰山崩,整个国家都将陷入哀悼之中。

  李丽质还不敢相信那么宠爱自己的父皇竟然会突然死去,之前感觉还好好的,怎么会病逝得如此之快,不是说只是劳累过度调养一下就好了吗?

  “父皇!”

  李丽质投入李婵的怀中,现在她急需一个肩膀宣泄,李婵和她相互拥抱,哭成了泪人。

  一会儿后另一个人赶到,此人正是吴王李恪,听到哭声一片,他立刻便知发生了什么事。

  很快他的眼泪便流了出来,哭的肝肠寸断、撕心裂肺,甚至想要跑进去见李世民最后一面。

  “父皇啊,您为什么走的这么快啊,孩儿不孝还没来得及见您最后一面呢,让我见见吧!”

  “吴王请节哀,皇上遗体需要及时盖棺下葬,您不要冲动啊!”

  李恪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得像个娃娃一般,仿佛失去了生命的所有依靠。

  直到副将将他抬了起来,他才显得像个人样。

  李治眼泪已经干了,父皇殡天,重担落在了他的肩上,现在是该由他来主持大局的时候了。

  “诸位都离开吧,本宫要送父皇最后一段,留着眼泪到守灵之时再流吧。”

  说罢众人也不敢再多留,陆续的从这座门里离开,只剩下吴王李恪。

  李恪仿佛忘却了身份一般,抓着李治的肩膀不停的问道:“太子殿下,父皇临死前说了什么吗?有没有提到我,我已经好久都没有单独和父皇见面了,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这个不孝儿子。”

  言辞之间仿佛一个负罪的小孩一般,李治见哥哥嚎啕大哭,不忍告诉他真相,于是说道:“父皇临死之前什么也没说,太虚弱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恪闻言终于是松开了手,捂面悲痛着离去。

  宫城里满是悲怆的哭泣声,李恪一路被副将搀扶着离开,在离开宫城之后,李恪瞬间变了一副面孔,变得冷峻严肃,显得有些可怕。

  到了吴王府内,老仆在门口等候多时。

  “若老仆没有猜错的话,皇上应该已经殡天了吧。”

  李恪闻言并没有发怒,反而哈哈大笑:“他终于是死了,也不枉我在他的粥里下过那么多的药!”

  老仆一路跟在李恪的身后说道:“皇上一死,李治守灵之后想必就会火急火燎的开展登基大典了,若是到了那个时候,王爷可就不能再名正言顺的继位了。”

  李恪瞥了他一眼,笑道:“怕什么,李治继位又如何,现在朝廷百官虽以他为首,但是他暂时还做不到降伏百官,这其中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老仆接着道:“这段时间李治又要兼顾国事,又要处理守灵一事,定会忙得焦头烂额,若是此时王爷再给他出一道难题的话,以李治那个懦弱的性子定会做出失德之事,到时候王爷再广布恩德,百官心里自然会明白,谁才是最有资格坐上那个龙椅的人。”

  李恪咬牙切齿的道:“若是本王登上皇位,定要让长孙一脉全部死绝!”

  一想到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一直被人欺负,就因为不是嫡子的身份,而嫡子身份只能是长孙皇后的子嗣。

  所以李恪对长孙一脉都是深恶痛绝,他登上皇位最大的敌人不是李治,而是他身上流的庶子血脉!

  “许牧不是要灭绝长孙一家吗,这个本王跟他目标是一样的,若是他需要的话,本王还可以暗中提供帮助。”李恪道。

  “可万一许牧不领情怎么办,距老仆所知,他可不是什么容易被感动的人啊。”老仆道。

  李恪道:“不管如何,只要他心里能领着这份人情,到时候不要插手就行,若是他插手进来的话,我登上龙椅之路可就艰难多了。”

  ……

  皇上驾崩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百姓们心中感念李世民在位期间的功绩,对于他的驾崩心中十分伤心。

  长安城中街上人都变少了很多,朝廷下令禁娱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不准举行任何娱乐活动。

  本来许牧扬言要灭绝长孙家的事情是长安城十几年来头号大新闻,结果还没过多久就被皇上驾崩的消息给盖过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许牧待在府上哪里也没去,叫阿秀研墨,教她中原话和读书写字。

  同时写了一封信,叫人快马加鞭的送往巴蜀都督府。

  许牧望着外面的天空,只觉山风起势,海浪滔天,大有风雨欲来之势。

  所谓世乱出英雄,随着李世民的驾崩,局面会开始朝着不稳定的趋向发展,年轻的李治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稳定天下,到时候后非常动乱。

  无论如何,许牧都要开始积蓄实力,唯有实力是衡量话语权的唯一标准。

  “倘使巴蜀有十万精兵,驾马纵横天下又有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