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说动可汗
许牧再说狂言,却没有一人敢出言说许牧狂了,他所展现的实力确实有狂的资本!
符川道:“若你真是许牧,现在不去前线带兵打仗,孤身一人跑到我契丹王廷来,真自信能够凭借你的三寸不烂之舌打动可汗吗!”
许牧微笑道:“我打动可汗靠的不是我的三寸不烂之舌,靠的是真真切切的利益和我许牧的真诚!”
利益和真诚?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许牧要搞什么鬼。
“利益?你可知盖苏文给的利益是什么,你可知大唐败了我契丹可得多少利益?”
在得知他是许牧之后,符川的话更加咄咄逼人,句句如刺。
许牧笑道:“在下确实不知道盖苏文给了契丹多少利益,但诸位真的愿意相信一个篡权夺位的叛臣吗?还是说大唐的国力已经薄弱到如此地步,可以任由一个草原部族踩在头上!”
在场所有人都咬牙切齿的望着他,一个个都恨不得将他撕碎。
许牧的话一次次的挑战他们的底线,若不是可汗迟迟没有发声,他们早就一窝蜂的扑上去了。
可汗沉默了许久,终于开口道:“盖苏文若是敢不给,我便派兵踏平他高句丽,他征讨完你们唐军后,国内已是乱成了一锅粥,我就不信他还能抽调得出精力来对抗我!”
这个正襟危坐的胖子第一次展现出了作为草原可汗的霸气,他契丹的王牌铁甲骑兵可不是吃素的,这也是他们契丹能在这片草原立足的根本。
谁料许牧闻言突然哈哈大笑,笑了好久才停下来。
“可汗忘了吗,从这里进入辽东地区一路上山林遍布,你所谓的铁骑根本排不上用场,这还只是其一。
就算高句丽将辽东地区暂时献给你又能如何,只待高句丽缓过气来,凭借地形的优势,盖苏文随时都可以卷土重来,重新夺回辽东地区,而你要想再从他手里夺回来可就不容易了。”
“可汗可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啊,什么是虚假的利益,什么是真正的利益,相信可汗心里一定比我清楚。
大唐虽然给不了契丹多少,但是至少是稳定有保障的,况且我大唐物产丰饶,国力昌盛,岂是一个小小的高句丽所能比的。”
“可汗的契丹铁骑所穿铁甲也是从黑市商人那里买来的吧,若是契丹与大唐结谊,两国互市场,对两国岂不是都有利,这难道不比辽东几千里的牧场更有价值吗?”
符川翻译完,可汗陷入沉思之中,他开始怀疑当初盖苏文痛快的答应自己,到底是自己赚了还是陷入了他的圈套之中。
被许牧这么一解释,契丹可汗越想越不对劲,盖苏文一个篡权谋反的逆臣哪会那么好心,许牧说得没错,他就是一条毒蛇,若是他到时候反悔了,自己真的能保得住辽东地区吗?
他当初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呢?
可汗还在沉思之中,诸首领皆是榆木脑袋,想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只看得见眼前的这块答应好的辽东地区。
符川是在场少数的聪明人,一点即通,大喜道:“可汗,许牧说得没错,若为长久计,辽东这块地方可远不及和大唐结谊啊!”
可汗看向他,一向精明的眼神此刻变得有些许迷茫。
“草原已经足够广阔无垠了,咱们根本不缺地盘,要辽东那块地也不过是为了更接近幽州罢了,可我们为何要靠近大唐,究其根本原因不就是为了大唐的那些财富嘛,金银财宝、绫罗绸缎都是契丹稀缺的,若是能够互通有无,对咱们才是长久大计!”
“为了这些东西与国力日渐昌盛的大唐为敌本就十分冒险,若是能够友好往来的话,对我们才是最好的,还请可汗千万要把突厥的教训时刻放在心里啊!”
符川一番话,算是将这件事情说透了,也彻底的打动了可汗的心。
他说得没错啊,与其为了这些资源与大唐交恶,为何不选择更友好的方式呢?
契丹可远不及当时的突厥,若不是地处偏远,恐怕大唐的手早就伸过来了。
可他还有最后的犹豫,那便是他已经出兵一万和靺鞨一万轻骑联合起来借给盖苏文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自己就算放粮的话,大唐皇帝也不会领情的吧。
他将自己的忧虑告诉了符川,符川将他的话原封不动的翻译给了许牧。
许牧笑道:“放心吧,皇上现在身处困境,若是可汗此刻出手援助,并让那两万精骑倒戈相向的话,无异于雪中送炭,皇上一定会将此情铭记在心的。”
可汗觉其言之有理,不过毕竟是突然倒戈,在道义上说不过去……
不过为了利益,谁要道义!
和大唐结谊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那民不聊生的辽东地区,真给他还真不稀罕,说不定那盖苏文就是故意搞一个遍地饥荒的烂摊子给自己。
越想他越觉得盖苏文这小子不安好心,抢粮这一出就是为了将辽东搞得大乱,暴动四起之后再转手给自己,这样既没有亏了道义,也算是榨干了辽东的最后一点作用。
相比之下,至少跟着大唐还是可靠多了。
精明的可汗也不管那么多了,连忙道:“还请许将军告知大唐天子,我契丹可汗愿出兵出粮相助,必定快马加鞭的送至卑沙城下,助天子打败叛贼盖苏文!”
在场的诸首领惊了,可汗与他说了什么他们也没怎么听懂,怎么可汗突然变卦了,大好的辽东疆土就这么不要了吗?
许牧微笑道:“既然如此,那许牧就替陛下多谢可汗了,大唐和契丹、靺鞨的友谊将在此结成,生生世世,永不断联。”
契丹可汗闻言大喜,甚至要重开一次大宴来招待许牧,却被他拒绝了,理由是他还有其他要事要做,现在是时候该走了。
“许将军不和运粮马车一起吗?”符川问道。
许牧摇摇头,道:“不必了,我还有事必须先行一步。”
“既然如此,那就后会有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