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墙头草新罗(1 / 1)

穿越大唐当元帅 大唐镇国将军 1793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31章 墙头草新罗

  作为小国女王,成为一根随风倒向的墙头草虽然可耻,但却又是一种无奈。

  毕竟新罗上下加起来不到两万的兵力,就连保护自己都很困难,不得不依附强国。

  无论是哪个强国,都能轻松碾压他们,所以为了求存,她作为新罗的女王,也只能抛下荣耀,成为一根墙头草。

  可是做一根墙头草也不是随便找一个靠山就行的,眼光要比找另一半还要强万倍,才能避免被灭国的命运。

  战争还没有完全打响,陆路军占领盖牟城的消息还没有传来,盖苏文除了征兵之外另一个大动作就是建长城了。

  从大唐有想要出征的意图开始,盖苏文就下令建立长城,沿着大山地势而建,但盖牟等小城地处平原,不在高句丽所建长城的保护范围之内,所以不到一天就被先锋军拿下,也有盖苏文本就放弃此地的因素。

  海路军就更不用说了,甚至都还没能登陆,据说是放弃了原有的登陆点,不禁让善德女王对唐军的实力又打了个问号。

  因此两军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碰撞,除开表面实力差距之外,很难从现在判断哪边在战场上会更强。

  大居善宫内,臣子正在积极献策献言,大多主张再多看看,新罗不能贸然出兵,更不能在大局未定之前就站定在某一方,以免新罗小国受战败之苦。

  “陛下,大唐已经出兵东征,有十万之众,可见天威之重。大唐已经连破突厥跟吐谷浑,还击退了吐蕃二十万大军,可谓是四海臣服,此次高句丽之征定然也能一扫叛贼,还于旧王之子。我们若再不出兵,到时候战争结束,天子必然会怪罪我们的。”

  “哪要那么急,现在战争还没完全打响,两边实力对比犹未可知。当初大隋实力不可谓不强,前后动用了一百多万兵力,声势比现在要大上几倍,动用全国之力,不也没能将高句丽拿下吗?可见大唐很有可能也是纸老虎,一碰就碎!”

  “王上,高句丽可是中原劲敌,咱们尽可以坐山观虎斗,等到他们快要分出胜负的时候,咱们再派兵上去,两万新罗兵现在是改变不了战局的,但若是等到两边都打到精疲力尽后,两万新罗兵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是啊,他说的对,咱们新罗上下只有这两万人,若是赌注下错了位置的话,等待我们的可是灭国的命运啊!”

  善德女王沉默的看着下面群臣七嘴八舌的陈述自己的观点,到最后她终于听清楚了,总结起来就是一点——再等等。

  此时门外一个侍卫打断了群臣的议论,大声喊道:“启禀王上,门外有一人自称来自大唐求见。”

  “莫非是唐使?”一大臣问道。

  “不像。”侍卫答道。

  “那就将他赶出去,没看见群臣正在商讨国家大事嘛,岂是他可以想见就见的。若是有冤情,叫他去找官府!”那大臣喝斥道。

  “可是……”

  哐当……

  一声闷响,有两人硬生生的闯了进来,皆是英姿焕发,恍若神人。

  “不知道各位在讨论何事,许牧今日有所打扰,实在是抱歉,但时间可不等人,事关重大,还请各位见谅。”

  许牧说着谦虚的话,做着霸道的事,宛如一个强盗一般闯进来。

  “你是唐人?大唐自诩礼仪之邦,怎会来了个如此无礼之徒!”一大臣吼道。

  下一秒便叫侍卫过来将他拿下,可是这些武艺松散的侍卫又怎么是许牧的一合之敌。

  见拿也拿不下,又不知道他们俩的来意,一时间殿上众人皆紧张出汗。

  许牧完全听不懂他们的话,他们也听不懂自己的话,虽然都是正常人,此时却都像一群聋哑人一般互相望着发愣。

  善德女王见状,吩咐左右去叫宫中的汉学家来。

  汉学家即研究中原文化者,宫中有不少曾经被派去中原进修者,学成归来会得到极大的礼仪规格,也会在朝廷中得到一门差事。

  这次请来当翻译的是曾经在大隋进修过的鲁旦,算是汉学家里最德高望重的,精通中原话,甚至还能作诗抒怀。

  “臣鲁旦拜见王上。”

  女王道:“这里来了两个大唐人,你问问他来此到底是何目的。”

  鲁旦颔首,随即面向许牧和青城,许牧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隐隐之间有股难言的霸气,竟将德高望重的鲁旦一时间震慑住了。

  他用中原话说道:“二位气质不凡,不知来我新罗有何要事?”

  青城答道:“你去跟你家女王说,这位是大唐海陆军元帅许牧,今日来此实有紧急之事相商。行为鲁莽了一点,还请诸位原谅。”

  鲁旦见二人文质彬彬的样子,也不算难说话之人,一颗提起来的心放了下来。

  可是二人所说之事实在太过玄妙,大唐元帅许牧?竟然只身来到新罗?

  一听便知此事必然十分要紧,鲁旦不敢有半分隐瞒,赶紧将原话翻译过来对善德女王汇报。

  女王听到许牧二字瞳孔猛的放大,不仅是她,殿上群臣听到许牧这个名字皆是吓得浑身一抖,那些本来奇怪的目光瞬间变成了恐惧和震惊,众人的视线齐刷刷的朝许牧投来。

  许牧这个名字在长安风头无两,破突厥,踏吐谷浑,大水淹了吐蕃二十万大军……任何一件功绩放到其他武将身上,都足以名传千古。

  可这么多事迹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那这个人不管多年轻,都会是一个传奇。

  许牧的名声自然也传到了海外,新罗贵族们大多听说了这个名字,听过他的功绩后皆是震惊不已。

  善德女王更是叹息不已,若是新罗有这等人才,何愁需要委曲求全,成为一根可耻的墙头草。

  如今这个隐居了三年的人物就这么活生生的站在了他们面前,如何叫群臣不震惊。

  “许牧?那这位是……”

  青城自我介绍道:“鄙人青城,曾经是个道士,现在是侯爷的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