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幽禁
“还不足以让朝廷大费周章、兴师动众。真正值得注意的只有太子党。”
许牧淡淡一笑,说完立刻看向远方,这个位置朝向正好是皇宫的方向,也是东宫的方向。
“当初不杀你,就是为了等这一天,只能说最后是你自己让自己走向了灭亡。”
……
十天后,齐王在封地发动叛乱,朝野震动。
一切发生得太突然,在这之前,所有人都没有收到任何迹象,李世民每天被各地军政事务弄得头疼,哪还有腾得出时间来管自己儿子封地的事情。
他也万万不会想到,他的儿子竟然会因为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被身边的佞臣撺掇造反。
浩浩荡荡的集结了五万大军正朝着长安攻来,十几岁的齐王正是主帅。
朝廷刚经历吐谷浑之战,国库十分紧张,只能一方面赶紧从各地调兵,另一方面将城外的驻军紧急调过去。
李世民在朝堂上龙颜大怒,朝臣们很久都没有看到皇上这么震怒过了,哪怕是西域使臣的挑衅都没有让他这么愤怒过。
这可是亲儿子来造老子的反啊!
叫一个做父亲的怎么能轻易接受这个事实,他虽然也是杀兄弑弟起家,但是他绝不想自己的后代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马上将这股叛乱势力剿灭,将叛贼首领给我活捉回来!”
他称呼自己的儿子都不叫齐王了,而是直呼叛贼首领,可见心里有多愤怒。
朝堂上所有人都为这件事急得焦头烂额,没人会注意到前列的太子李承干,低着头嘴角慢慢咧开。
事情正在一步步的按照他的计划进行,顺利得反倒令他有点不敢相信了。
“许牧那家伙应该也要出征平乱吧,这下我看谁还能阻止我。”李承干心里喃喃道。
只待城外驻军离开,便是他逼宫之日,他会“温和”的请自己的父皇颁布退位诏书,这朝堂上的皇位他早就觊觎已久,也该换换人了。
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登基的场景,群臣高贺,万国来朝,他会是这世间最强的人。
什么许牧、王牧的,要是乖乖的配合还好,要是敢成为碍脚石,他不介意上位后先来个大开杀戒!
朝堂上的李承干不会知道,他最亲信的卫兵之一纥干承基刚刚被大理寺的人带走,他也不会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
大理卿孙伏伽亲审,因为齐王谋反一事牵连到了他,所以他立马便被带到了大理寺候审。
纥干承基在大理寺里大哭大闹,一直在陈述自己和齐王帐下的那个兄弟已经多年没有来往,不可能参与齐王谋反一事,同时话语中不断暗示太子。
孙伏伽是个绝顶聪明人,多听几句立马就听出来了他的深意,于是叫其他人离开,独留下自己和纥干承基两个人。
纥干承基见孙伏伽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干脆将太子与齐王密信一事到太子篡位之准备和盘托出,听得孙伏伽的眼睛是越睁越大。
“此事可当真?若是有半句假话,你便是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此事事关重大,孙伏伽不得不再三确认。
纥干承基连忙点头,并说道:“小人之言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句假话,皆是小人从东宫之中听到的。”
孙伏伽也很懂,赶紧将他关到了大理寺的监狱之中,实则是想保护他。
同时将这件事情暗中与多位大臣商议,很快事情就在三品以上大臣的圈子里面传开了。
事情自然也传到了侯君集和长孙无忌的耳朵里,不过两者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
侯君集气急败坏,事情败露他难逃一死,现在只能找到太子赶紧想办法查出到底是谁传出此事,必须赶快除掉,并安抚陛下。
长孙无忌却表现得十分淡然,他这老狐狸一听便知事情是真,他太了解李承干的性子了,如今肯定是他忍不住了,所以才想此下策。
对此,长孙无忌只是笑笑了事,心里暗幸自己没有参与此事,不然长孙家真的要到头了。
消息也很快传到了东宫里,李承干一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而是害怕,一屁股差点坐到了地上。
随即才面容扭曲狰狞,在东宫里四处砸东西,并疯狂的大骂道:“到底是哪个王八蛋将本宫的大计传出去了!”
太子妃在一旁看着,心里害怕却也不敢劝,只能在一旁默默擦着眼泪。
随后侯君集立马就找到李承干来商量对策,信息交互,两相合计,李承干终于知道了那个泄密的人是谁了。
“纥干承基这小子,竟敢背叛本宫,不管他逃到天涯海角本宫都要将他挫骨扬灰!”
侯君集摇头道:“他没有到天涯海角,现在正在大理寺监狱里面,咱们必须马上除掉他,防止他继续泄露咱们的大计。”
李承干嗯了一声,随即叫来自己的一百卫士。
“快去准备一下,今晚去大理寺劫狱,不管发生什么,我都要纥干承基死在大理寺。”
一百卫士同时跪下来,同声喊道:“是!”
最后得到这个消息的竟然是端坐在金殿上的李世民,当他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这个信息已经在臣子的圈子里发酵了一个时辰了。
几个大臣同时站在下面,等待李世民的决定。
此时长孙无忌竟然站了出来,第一个进谏皇上要严查此事,不能让悲剧发生。
大家都知道,他这是想跟太子党脱离关系,最好是脱得一干二净。
李世民现在脑子里全是一团浆糊,先是自己的儿子齐王造反,现在大儿子李承干也要逼宫,他已经不会愤怒了,只剩下无尽的悲哀。
他扶着额,闭着眼睛神伤。大臣们也不敢出言打扰皇上,于是沉默的站在下面,等待他的决定。
过了好久李世民才睁开眼,一身满是疲惫,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却动作迟缓,好像老了十岁一般。
“查,都给朕好好的查一遍,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李世民看着下面几个大臣们,开始宣告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