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蹲伏
饶是侯君集征战沙场十几年,听到这么一番话,也不禁痴痴了愣住了。
他不是没有篡过位,当年玄武门之变,他便是主谋之一,也可以说是他亲手策划了这一场血案。
李世民能够当上皇帝,他的汗马功劳不能抹除,这也是李世民给予他重权的原因之一。
他万万不会想到,当年辅佐他篡位的肱骨之臣,如今正在和他儿子商量篡位之事。
“你有几成把握?”侯君集冷峻的脸庞如同石塑一般,冰冷的问道。
李承干伸出六根手指,道:“起码六成,这还是我保守估算,要是事情发展顺利的话,胜算还要提高两成。”
侯君集也不啰嗦,继续追问道:“你手上有哪些筹码?”
李承干一一列举道:“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驸马都尉杜荷都是我的人,他们手上都有不少的兵力,只待我一声令下,他们便可率领部下倾巢出动。”
“只要一举拿下大明宫,将我父皇软禁起来,再加上有您和长孙无忌在朝中势力的扶持,我必将成为大唐新的皇帝!”
李承干声音越来越高昂,似乎已经幻想到为皇加冕,群臣跪拜,万国来贺的场面。
侯君集一听到李元昌的名字,心中暗惊,汉王李元昌正是李渊第七子,专心于画画一道,怎么想起加入太子一党要谋朝篡位?
“如今大军进驻城外,随时都能支援,只要大明宫卫兵和禁军坚持一两个时辰,城外大军便会冲进来,到时候咱们还是会落败!”
侯君集还是对太子的计划充满怀疑,大军刚刚凯旋,士气正是旺盛之时,这时候谋反怎么可能成功?
侯君集刚想说李承干还太年轻的时候,只见李承干不忧反笑道:“您想到的东西,我的谋士们早就想到了,我还有一个长安城都不知道的秘闻在手,此秘闻才是决胜的关键!”
侯君集此时一脸疑惑,这天下难道还有他不知道的秘闻?
“太子殿下不妨说说看。”
李承干悄悄道:“您可知齐王李佑?”
侯君集眉头微皱,他沉吟许久,脑海里终于有点印象了。
“齐王李佑不是已经被派往封地了吗?他跟这件事又能有什么关联?”
李承干笑道:“众人皆以为如此,所以我们的计划才足够隐秘啊。齐王因为一些缘故,斩杀了父皇派过去的长史权万纪,现在恐惧之极,身边的人都在劝他起兵谋反!”
“什么,齐王也要谋反!”
侯君集张大了嘴巴,他竟不知道还有此秘闻。
“李佑那个傻子,被别人当刀使了,还蒙在鼓里。他与我交好,所以私下写信来求救,我因此得知此事,暗中开始监视他,发现他在封地征召十五岁以上男子当兵,还私自封授上柱国等官职,这便是谋反的征兆!”李承干此时笑容有些奸邪。
“齐王谋反,朝廷必将派出大量兵力镇压,这正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良机!”
李承干越说越激动:“只要我们在这段时间将一切都准备好,等到齐王起兵,咱们就可以趁机动手,让这大唐易主!”
李承干说完,侯君集半晌都没有说话,整个大堂里只有三个人,还有一个是太子妃,刚刚他听到自己丈夫的惊天之语,整个人都麻木了。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有不臣之心,但是她没想到李承干身为太子竟然敢篡位谋反,明明多等个十几年便可以安稳继位啊!
她不会知道,自己丈夫的内心有多么焦灼,面对咄咄逼人的亲兄弟,不惜要派出杀手暗杀,一日不坐稳皇位,他便一日寝食难安。
侯君集突然开口道:“大不了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能弄第一次,就能弄第二次!”
篡位密谋在侯府的大堂里敲定,谁也不知道这个谋反计划将会牵扯多少人进来。
走上这座独木桥,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成功,他李承干便是大唐皇帝;
失败,便是诛九族之罪,侯府上上下下几百条人命都得陪葬。
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没人会在意失败的结果。
……
当晚,送走李承干的轿子后,侯君集坐在大堂里孤身一人沉吟许久,还没有从刚才的密谋中走出来。
篡位可不是小事,饶是他如此张扬之人,此刻也不得不小心谨慎。
此时侯府管家悄悄走过来,生怕打扰了自家主人的思绪。
“大人,杨家俏姑娘已经等候多时了,您还要不要移步客房?”
一句话将他从混乱的思绪中拉出来,想到杨家的俏姑娘,老脸就浮现一丝阴邪的笑。
“那女娃不是想当贞洁烈女吗,当初我走得匆忙,现在终于有时间了,看我如何教训得她服服帖帖的。”
侯君集冷哼一声,迈出迅疾的步伐,走在最前面。
管家也应和的笑了笑,马上懂了自家主人的意思,立马跟在后面。
两人从大堂穿过水榭,来到后面的院子里。
侯府占地面积很大,在长安贵族宅院中也算极为阔气的,侯君集步伐迅捷,也走了十几分钟。
殊不知,不远处屋顶上一双眼睛紧紧的跟着侯君集的背影,如同猫眼一般眯起,透出一股镇静。
静静的站在上面,没有惊扰到任何人,哪怕院子里有高手护卫,也没有发现屋顶上的任何动静,可见此人的水平远在他们之上!
那双眸子在夜晚如同黑夜中的水晶一般清澈,然而却流露出几分杀意,眼睛盯着侯君集一动不动。
随着侯君集身影的消失,屋顶上的身影也极速的移动,在瓦片屋顶之上也没有发出多大的响声,很快便来到了院子里面。
下面的巡逻高手们正对着侯君集抱拳作礼,看样子都是从军中选拔出来的好手。
“侯君集这老不死的,没想到雇了这么多高手护院。”
在院子里的烛光的映射之下,眸子的主人终于露出一点容颜,正是许牧!
他在这里已经蹲了几个时辰了,从入夜便守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