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火药制作
“城门不能打开……可是怎么才能阻止城门打开呢?”许牧一边在城中走着一边喃喃自语。
整个城内十分紧张,只有许牧一个人似乎很闲的样子,街上空空荡荡的,有酒楼、茶馆、市集,却没有一个人,他们都被赶回了家,战争一天没结束便一天不能出来。
许牧一个人走在这条不知名的街上,仿佛只有这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一般,巡查的队伍看到许牧也不敢上前阻拦,任由他在这街上“闲逛”。
想了半天也想不通,许牧于是干脆放空了自己,看了看街上的风景,走了半天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哪了。
坊市的布局纵横交错,表面无章,内里有序,许牧没有在凉州城生活过,自然不熟悉这里的环境,走着走着竟有些迷路了。
突然灵光一闪,许牧惊喜的喃喃道。“对了,我刚才一直想的都是绝对不能让城门打开,如果我换一种思路,让内奸将城门打开呢?”
若是雷贺和薛万彻在这里,听到这句话一定要骂许牧是疯了,若是让他们闯进来,简直是一场灾难,那时他们依靠的城墙之利将完全丧失,五千人对上两万人,稍微有点脑子的都能预想到,凉州城会在短时间内被吐谷浑人占据,而守军和百姓之后的命运便是被屠杀。
换句话说,许牧这是在带着他们送死!
但是许牧不这么觉得,与其死守等着对面强攻,许牧更喜欢将主动权牢牢的握在手上,具体该怎么做许牧在心中已经渐渐有个雏形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这个内奸是谁,要是能在暗中掌握住这个人的动向,那许牧就更有把握了。
突然想到了一个地方,许牧立马回到自己的房间,将大门一关,这样谁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这时候府内只有奴婢仆人,其他人都出去了,正当城内所有人紧张害怕、忙忙碌碌的时候,许牧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如果他不是将军的话,早被别人的口水喷死了。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自然不是在里面睡大觉,一进房间他便打开了听风耳,这是他第三次使用听风耳了,这门神技不仅可以探知远处的声音,而且在关键时候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许牧目测了慕容孝房间到自己房间的距离,正好在听风耳的范围之内,他猜想内奸应该会来到慕容孝这里,做什么许牧不知道,但是内奸不可能跟被俘虏的慕容孝毫无关联。从慕容孝这里入手或许能收获一些线索。
这时候附近都没有什么声音,所以一旦有什么特别的声音出现,许牧一听就能听出来。
一边听着许牧手上也没闲着,拿出了一个小球,这个小球许牧在荡雁山瘦猴的尸体上得到的,这个看来便是能制造烟雾的“烟雾弹”。
当时许牧就对这个很好奇,所以将他拿回来准备研究一下。
许牧先拆开外面这层金属软皮,里面是一些粉末和小石子的混合物,小石子非常小,为全黑,许牧不知道这种小石子是什么,但是这股略带黄色的细砂,许牧拿起来轻轻的闻了一下,不出许牧的所料果然是硫磺!
这些小石子不出意料应该是硝石,其中应该还掺杂了不少易燃的木屑。
“这不就是简单的火药嘛,再加上一点小手法,才有了当时那样的效果,那我再改装一下,燃烧的威力将会更大!”
许牧好歹是高材生,动手能力还是很强的。他小时候就用火药做过一些喷火的小玩意,所以简易改装对他来说并不难。
火药是炼丹士无意中发明的产物,隋唐时期早就有了制作火药的技术。许牧看过的一本讲隋代的书上还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说是一个叫杜春子的人拜访一位炼丹老人,当晚住在那里,而后半夜惊醒,发现炼丹炉内“紫烟穿屋上”,随后房子顿时燃烧起来。这可能是炼丹家配置易燃药物时疏忽而引起火灾。
这古代火药的制作技术是比较保密的,没什么人知道,不知道瘦猴是有什么样的际遇,知道了制作火药的方法,在有了一定的改动后变成了“烟雾弹”。
这个烟雾弹绝对是这个时代的超级黑科技,要是能够合理的利用在战争之上,绝对是胜利天平倾斜的重要砝码!
“火药,必须再多搞点火药!”许牧越想越兴奋,他终于找到了能够制裁骑兵的东西了。
于是他立马叫来了府里的仆人们,叫他们告知雷贺,让他搜集全城的硝石、硫磺和木炭,自己有大用。
不久后雷贺没来,但是薛万彻来了,带着烦闷的表情。
“你在房间里干啥,当个舒舒服服的老太爷?”
整个凉州都处于紧绷的状态,结果薛万彻看到许牧正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免觉得许牧是在睡大觉,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我想到了一个对抗吐谷浑人的绝佳办法,你快去将全城的硫磺、硝石、木炭全部拿来,有多少拿多少,我有大用!”
许牧没有看到薛万彻不理解的表情,反而在用一种近乎吩咐的语气,这让薛万彻心里多多少少有点不爽。
虽然两人等级是差不多的,但是辈分差了不少啊!
被一个小辈指挥,而且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薛万彻不免心里有些憋屈。
“你到底要干嘛,正事不做还有没有一个将军的样了,我不去。”薛万彻赌气的摇摇头,心里十分烦闷。
许牧叹了口气:“你不去那我只好自己去了。”
薛万彻看许牧正要动身出去,只好妥协:“好好好,我去,但你得说说你到底要这些东西干嘛?”
许牧笑道:“秘密。”
薛万彻无奈的摇摇头:“什么都是秘密,我不知道你卖的什么关子。”
说完薛万彻便走了,此时城内正是缺人手的时候,薛万彻还是调了两百多人在城内各家各户搜集许牧所需要的硝石、硫磺、木炭。
这些东西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而且对平常老百姓的生活也没什么影响,自然纷纷上交,两个多时辰过后,基本家家户户都问过了一边,搜集了几十筐原材料到府上,将空地全部堆满,几乎都快没落脚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