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集体公社所有制
想到这,王安多留了一个心眼,笑容也越发灿烂。
“李公,本官此番是有要事与你相商。”
“大人请讲。”
王安决定开头先卖个关子,引起对方的兴趣,于是说道;
“李公方才不是问我该如何把哪些牲畜发还给百姓吗?”
“然也……”
“本官对此其实早有腹案,只是此事需李公相助,否则断不能成。”
夏育听说居然要自己帮忙,心生疑惑。
可他为人豪爽,既然面前之人有心要解决此事,他也没理由推辞,于是点头应道;
“大人请讲,只要能解决此事,我定会尽力相助。”
“好!那本官在此就替数百父老乡亲,先谢过李公了!”
王安见对方答应,连忙上前行礼,把此事坐实后,这才继续说道。
“想来李公对乡间赋税之事应该有所了解,不知本官说得对与不对?”
见夏育点头,王安继续说道;
“那本官就直言了,凭如今的形势,哪怕县里能拿出足够多的田地分予你等也是无用。
“我观县里每年多达十数次的税负,恐怕你等也支撑不了几年,便要被大户给吞掉。”
王安边说边仔细观察夏育的神色,见对方的脸色变得越发难看,显然是被说中了心事吗,心里便是一喜。
——最终夏育还是无奈地说道——
“的确如此,可又如之奈何?”
见对方也没有办法,王安嘴角含笑,一副尽在掌握的神态说道;
“既然如此,你等何不聚众以自保?”
不等夏育反应,王安便自顾自地解释起来;
“正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只要把所有人的田地和牲口都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大型庄园,再由几位头面人物出面主持。
“如此才能震慑住县中的宵小之辈,才不用承担那些苛捐杂税,不知李公觉得此法是否可行?”
夏育显然从未听过这种惊世骇俗的法子,第一时间就觉得此法过于离奇,于是摇头否决道;
“这些田地和牲口都是各家的私产,大伙都指望着这些来讨日子,又哪里会有人愿意献出?”
王安见对方否决自己的提议,也不恼,反而含笑说道;
“李公此言差矣,我们只是把各家的田地、牲口集中起来,却并非要谋夺各家的私产。
“我们大可按这些田地、牲口的多寡折算一定的比例,待秋收有所产出后,便可按比例把产出分给各家。”
“例如张三把家里10亩田并入庄后,庄里有1000亩田,那他便能获得1%的比例。待秋收后,他就能获得庄子产出的1%作为分成。”
“而庄子呢,则为张三提供了庇护,让他免于负担那些不合理的税负,免受大户们的觊觎。”
李公听罢,想了想后,蹙眉说道;
“可这样一来,那岂非有人能不劳而获?”
“岂会如此简单?”
王安却笑着摆手说道,
“这些集中起来的田地也是需要有人来耕种的,牲口更是需要有人来照料。我们大可把这些都交给愿意干活的人。并按照比例支付酬劳即可。”
“例如田亩,可按照4/6分,如有人愿意承包这些耕地,最后产出的米粮庄子只收取6成,其余4成归此人所有。”
“至于牲口,庄子可以建立一个大牧场,凡是愿意进入牧场做事的,每月可从庄里获得一些米粮。”
“而此前把田亩、牲口并入庄子的那些人,则只能在那6成里面获得分成。”
“如此一来,一方面便能做到劳有所获,多劳多得。另一方面也能让那些男丁不足的民户,也能勉强过上日子。”
待王安说罢,只见夏育恍如听天书般,已经是目瞪口呆,良久未能反应过来。
见对方这副反应,王安心里暗笑不已。
这可是来自1000多年后的集体公社所有制,其先进性足以碾压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生产制度,我还怕说不服不了你这死老头?
其实王安想多了。
要不是夏育等人已经被官府逼入了绝境,眼瞅着前途无望,他还真说服不了对方。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还是讲究个传承,特别是和财产有关的,一代传一代的观念已经是根深蒂固,又岂是王安这三言两语能改变的。
良久后,夏育终于回过神来,叹气道;
“哎!我也不知道这个法子行不行,但总不能坐以待毙,咱姑且一试吧!”
听夏育终于点头同意,王安暗自窃喜。
这老头终于中计了!
这集体公社所有制哪里是那么容易能搞起来的,先不说别的,就是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遑论往后管理起来,还有一大堆的麻烦事!
这夏育如果真按自己的办法去搞,将来恐怕连去茅厕的时间都没有,而且还吃力不讨好!
王安眼中闪过一丝幸灾乐祸之色。
让你这死老头刚才差点让我下不来台,既然这样,咱礼尚往来,我让你将来忙得吐血!
“且慢……”
夏育忽然又想到了什么,皱纹说道。
“计是好计,可要是没有一头面人物出面,县里估计不会买账,到头来还是无用。”
见这老头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能想到此中关键,王安也不得不微微额首。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不过这正是王安的狡猾之处,因为他正要借此收买人心。
“也罢!”
王安假装思考一番后,才一副勉为其难的表情说道;
“正所谓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待本官前去与马邑县令分说一二吧。”
“不过你等要答应本官,将来待鲜卑人南下时,你等要协助守城!”
“那是自然!”
夏育也没多想便一口应了下来。
事实上他听到王安愿意无条件帮忙时,心里喜悦,对王安的印象已经好了几分。
旋即才想起方才与对方说了半天话,竟连对方是谁也不知道,于是试探着问道;
“大人高义,小老儿在这里先谢过大人。不知大人能否告之姓名,小老人也好在家中立下长生牌位,日夜供奉。”
王安哪里还能不懂对方的意思,于是昂然说道;
“本官乃是太原晋阳王家三子,叫王安,原为河东杨县长,如今应中枢征辟,要去洛阳为郎!”
夏育听罢顿时大惊失色,他怎么也没想到,面前之人居然出自赫赫有名的王家。
那可是大汉有数的豪门士族之一!
看样子,此子将来定然前途无限。
一时间,夏育起了些许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