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这帮鲜卑人怕是穷疯了吧,居然连匈奴人都敢打劫(1 / 1)

第92章 这帮鲜卑人怕是穷疯了吧,居然连匈奴人都敢打劫

  见王安似有所悟,王柔便忍不住想考教这小子一番。

  “逸之,你不妨猜一猜,父亲为何让你如此匆忙赶去辽西迎娶那赵家女?”

  王安略作思索下,立刻就懂了;

  “兄长的意思是说,赵威豪虽表面与那阉宦赵忠决裂,实则两人暗中有默契,二人互为表里?”

  “说得好!”

  王柔一拍大腿,击节赞叹;

  “逸之,没想到你大有长进到这番地步!既如此,为兄也就放心让你去洛阳当郎官了。”

  一旁的王泽也是捻须颔首,看向王安的目光极为满意,便接上了话茬;

  “这赵威豪虽然表面上与赵忠决裂,但每次他在地方任上出了政绩,朝廷都会第一时间知道,又及时得到升迁。

  “虽然每次所到之处多为苦寒之地,可反观之,这种地方却是最容易出政绩的。如此反复下,此人才得以在36岁便能主政一方,成为一郡之主。

  “所以父亲对此早有预料,此人定与那赵忠有了默契!”

  王安轻轻额首,深以为然,看向两位兄长的目光中少有地多了丝感激。

  要是没有二人提醒自己,恐怕他还会继续作死,失去这么一个大好机会。

  而如今,一旦自己娶了这赵威豪的女儿,未来只要不像袁术那样脑残去称帝,那基本就稳了。

  想起此前那“虎、狼、蛇”所言,王安嘴角含笑;

  一个乡间大户,凭着与大宦官家旁系子侄的仆人扯上关系,便能肆无忌惮到这份上。

  那我一个大宦官的侄女婿,外加一个素有清名的2000石郡太守女婿,还有两个亲哥都是封疆大吏,有这三重身份,往后数年还不得横着走!

  且将来哪怕赵忠倒台,自己有这位素有清名的便宜岳父在前面顶着,也不会跟着倒霉。

  这是既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好事啊!

  难怪那死鬼老爸临死前如此着急,让我立马去迎娶那赵家女!

  思忖间,王安忽然想到一事,便出言提醒对方。

  “两位兄长,我也有件要紧事要告诉两位兄长。”

  “以后兄长如果在治下发现有太平教人在传教,定要立刻将其抓捕,千万不要犹豫。”

  “哦?此话怎讲?”

  ……

  一个月后,老王家坟头边上的草庐,门外,王安正向两位兄长拜别;

  “逸之,此番一别,也不知何时能再度聚首。王柔满脸欣慰地看着向自己躬身行礼的王安,叮嘱道;

  “如今局势不稳,匈奴、鲜卑人又频繁南下,此番北上,你务必要小心!”

  “大兄说得没错。”

  待王柔说完,一旁的王泽也跟着附和;

  “其实按我说,三弟何不走井陉入冀州,再从容北上,总比直接北走去那什么雁门郡要强。”

  “那雁门,可是经常有鲜卑人劫掠的。”

  “鲜卑人不就是那些拿着骨箭的蛮人嘛,这还有啥好怕的?”

  ——王安却不以为然——

  老子有关羽、胡车儿,还能怕了这些落后的蛮人?

  随便出来一个,都可以打他们全部!

  “三弟切莫大意!”

  见王安不知轻重,王泽急忙解释;

  “自从5年前,朝廷兵分三路征讨鲜卑,却被那檀石槐分而歼之后,鲜卑人就越发猖獗。年年发兵南下劫掠,有一次甚至差点打到了太原!”

  ——王泽脸色越发凝重——

  “正是有此大败,负责领兵的夏育、田晏、臧旻都被免了官,我与你大兄,还有你那未来岳父,才得以走马上任。”

  “鲜卑人当真如此猖獗?”

  王安不敢置信。

  不是说好的一汉顶五胡吗?

  当年穷横穷横的匈奴人都被汉武帝给收拾得服服帖帖,最后还分裂,不得不跑去祸害欧洲去了,留下来的那些也归化了朝廷。

  这鲜卑人哪怕再厉害,还能比得上当年的匈奴人?

  “三弟切莫轻视鲜卑人!”

  一旁的王柔见王安还是不信,当即端起长兄的架子,肃容说道;

  “自檀石槐崛起,先是统一鲜卑各部,后又尽得匈奴故地,一统漠北。乃至于在弹汗山建立王庭,在鲜卑各部仿汉制,更是在5年前击溃我汉军后,由是猖狂。”

  说到此处,王柔也不免叹气;

  “我久在河套,与匈奴王庭多有来往,深知那鲜卑人的嚣张。这些鲜卑人每年秋季都会南下劫掠,就连匈奴王庭也不能幸免。”

  王安听到此言,竟无言以对。

  这鲜卑人怕是穷疯了不成,居然连匈奴人都敢打劫!

  怎么想的?

  这简直就是从乞丐碗里抢饭吃,实在太头铁了!

  ——一旁的王泽接过了王柔的话茬——

  “是啊,我在代郡,每年也要绞尽脑汁应对鲜卑人南下。要是那年草原风调雨顺,牛马膘肥体壮,那鲜卑人就会仗着勇力南下抢人回去给他们当羊奴;

  “要是那年草原遭了白灾,牛马死伤无数,那鲜卑人更是会拼命南下抢粮!”

  王安:“……”

  王安彻底无语了。

  “所以说,这些鲜卑人是无论如何都会南下咯。”

  “大概如此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王安终于开始动摇。

  可当他想着要改道从冀州北上时,忽然一道倩影在他脑海里浮现,

  王安顿时打了个哆嗦。

  如果走井陉入冀州,那就势必要经过中山无极。

  中山无极,可是有甄家。

  一想到甄姜那女人,王安就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想到此前离开时,这女人说会一直等着自己,王安就直犯怵。

  不知为何,王安竟然有点害怕见到甄姜。

  思忖再三,他还是决定走雁门算了。

  只要走快点,应该不会这么倒霉碰到鲜卑人吧。

  再说我胯下可是骑着貂,不对,是骑着赤兔马,这鲜卑人还能跑得过我?

  想到这,王安顿时信心大增,果断地抛弃了改变路线的打算,于是一本正经地敷衍着自家两位兄长;

  “谢二位兄长提醒,我会认真考虑的。”

  “甚好,你且去吧。王柔被王安的演技骗倒了,还以为这货听取了他们的意见。

  “过几日,你二兄也要回代郡履职。而我呢,身为长子,怎么着也要在此地守孝三月才好返回河套。”

  “咱此去各奔东西,将来希望有一日,咱三兄弟能再有聚首时!”

  说罢,王柔伸出右手。

  王泽见状,搭上了自己的右手;

  王安哪里还不明白,连忙跟着搭了上去。

  这大概便是兄弟同心了。

  最后,王安向两位兄长弯腰一拜后,这才回城寻那关羽、胡车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