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貂蝉吗?(1 / 1)

第79章 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貂蝉吗?

  王安如遭雷击,久久不能言。

  良久后,终于回过神来,顿时勃然大怒。

  这么多的美婢,我连小手都还没来得及碰,你就给我送人了!

  你这败家的娘们!

  可还没等王安开口,貂蝉就已经自顾自地解释起来。

  “夫君的心意妾早就懂了。当初抄没张承府邸时,夫君肯定是看这些女子可怜,所以才暂时把她们养在府上。”

  王安:“……”

  王安这一刻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女人一天天的究竟在脑补些什么?

  ——于是他决定纠正对方——

  “可是……”

  还没等他说完,貂蝉又继续说道;

  “可是都这么久了,夫君却连她们手指头都没碰,显然夫君不是贪图她们的美色,而的确是可怜她们的身世。

  “夫君无需多言,我懂!”

  王安:“……”

  王安再度无言以对,良久才憋出一句话;

  “我只想问,你把她们都送给了谁?”

  “送给你的手下了呀。”

  “那个睡眠不足的……”

  “送徐公明了。”

  “那个胸肿得老高,一看就是经常被人毒打的……”

  “送徐逸之了。”

  “那个连路都走不稳的呢?你总不可能送给关云长吧!他可是有心上人的!”

  “妾身岂会如此糊涂!我早知那关云长对胡姑娘有意,已经帮他下聘了,明日两人就会成亲。”

  “所以究竟送给了谁?”

  “送牛大了,其余婢女也分送给军中将领,包括你身后的胡车儿也领了一个。”

  “我……”

  王安脸上变得铁青,连退数步,手指着貂蝉,却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难怪胡车儿这厮今早看起来不对劲,原来是昨晚得了个美人儿,破了童子功!

  就在此时,只见众美婢从后堂出来,人手提着个包袱,显然是要准备离开。

  见到王安和貂蝉在此,众美婢连忙纷纷下跪,磕头感谢。

  就连胡车儿这货也被其中一名美婢给拉着,乖乖地跪了下去。

  “多谢主君、主母的活命之恩,贱婢无以为报,日后定当时刻劝谏自家夫君,为主君、主母分忧!”

  还没等王安说话,貂蝉便一脸严肃地说道;

  “你们一定要切记,你们是从这里出去的,代表的是主君的颜面。到了婆家后,断不能胡乱行事,更不得做出有辱门风之事,要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听懂了吗?”

  貂蝉说罢,众美婢连忙点头应是。

  不过随后貂蝉又话锋一转,

  “不过,既然你们是从这里出去的,这里就永远是你们的娘家。如果日后你们遇到什么委屈,尽管回来告诉我,哪怕我不在此处,你们也可去任家庄找牛大,我定会为你等做主!”

  众美婢听后,心中万分感动,纷纷落泪,齐声高呼;

  “贱婢谢过主母!此番恩德,贱婢永生不忘!”

  “嗯,你们且去吧。”

  看着众女渐渐消失在门口,全程一言不发的王安仿佛如在梦中,扭头看向貂蝉,像是第一次认识这个Y头似的。

  此刻,王安心中惊疑不定。

  刚才这满满的女王范是几个意思?

  难道,这才是86的智力该有的表现?

  不是说好的走胸大无脑人设吗?

  这女人,之前该不会是故意在我面前装小白吧?

  卧槽!

  ……

  不得不说,貂蝉此番举动可谓是深得人心。

  两日后,县衙前;

  就在王安准备离开县衙北上返乡时,却惊愕地发现,关羽、牛大、胡车儿等人的忠诚度已经赫然拉到了满值,成了死忠粉。

  此刻,王安终于知道了夫人外交的威力。

  果然从古到今,女人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摇了摇头,王安决定不再去想这些,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以后赚了大钱,再买多些美婢就是了。

  看着站在县衙前的众人,王安微微点头,先是看向李儒、徐晃、徐灵三人;

  “文优、公明、逸之,此番我让你三人先去洛阳,切记要小心行事,路上如果遇到危险,就不要理那些许财货了,保住性命要紧!

  遇事不决,文事可由文优决断,武事则由公明负责。

  李儒、徐晃、徐灵听罢,连忙俯首应是。

  此次三人提前一步去洛阳,不仅要为王安寻觅住处,还要负责探查一番洛阳的时局,各方的势力等等,以便王安将来行事。

  而且还要领一队人马,押送大批财货同去,可谓是任务繁重。

  接着,王安又看向黄忠和牛大,一脸郑重地说道;

  “汉升、巨业,此地乃是我的根本,望你二人能同心协力,把此地搞好。”

  “诺!”

  两人齐声领命。

  最后,王安看了看一旁的貂蝉,刚要开口;

  却不料貂蝉一下就扑到了王安的怀里,死死地抱住了他的腰。

  众人见此,纷纷知趣地转身避让。

  “夫君,妾会乖乖地等着你回来,望夫君出门在外,多保重身体,凡事不可以身犯险。”

  “妾这里还有个亲手缝制的平安结,望夫君带上,以保平安。”

  “甚好甚好,只是,娘子可否缓一缓,勒得太急,我有点喘不过气来。”

  “缚虎不得不急。”

  王安:“……”

  最终,王安还是告别了众人,领着关羽、胡车儿两人,身后还有十数骑,准备往北而去。

  可当他来到街道时,却见到街上早已站满了百姓,人头涌涌,粗略看去几乎满城的百姓都到了。

  此时,街上静悄悄的,没人发出声音。

  只见一名头发胡须皆白的老者,颤颤巍巍地杵着拐杖从人群中走出。

  此人正是杨县有名的耆老,据说年轻时还曾被举过孝廉,如今已经70多岁,可谓是德高望重。

  只见老者突然扔掉拐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大喊道;

  “王大人对杨县的恩德,我等永不敢忘!”

  而随着老者这么一跪,整个街道上的人也纷纷不约而同地跟着下跪。

  “王大人对杨县的恩德,我等永不敢忘!”

  感激声犹如惊涛骇浪般,直把王安一行十几人给震懵了。

  还是王安最快镇定下来,快步上前,扶起老者后,轻车熟路地开始了他的表演。

  “诸位切莫如此,我王安在此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此乃我的本分!”

  老者听罢,忍不住流泪道;

  “王大人真是位好官啊!”

  “杨县有王大人,实乃我等的福分!”

  一时间,百姓纷纷交口称赞,更是有不少人拿出一些腌肉、米粮等物想送给王安,却被他一一拒绝。

  “我王安为官,但求问心无愧,诸位万不可送礼与我,否则我只能羞愧得掩面而逃了!”

  百姓们见王安态度如此坚决,只好作罢,可对王安却越发敬重;

  “王大人果然是清如水廉如镜!”

  “青天大老爷!”

  “王青天!”

  最后,王安在百姓的簇拥下出了城门,在众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下,打马往北而去。

  此时,一直沉默不言的关羽催马上前,一脸敬佩地对王安说道;

  “大人能得民心如此,实在难得!”

  王安见关羽居然也过来拍马屁,心里高兴,却佯装淡然道;

  “云长,百姓们是很淳朴的,只要你一心为民,为他们多考虑些,他们就会敬重你。”

  关羽听罢,默然良久,这才拱手说道;

  “羽,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