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没想到你一副阳光小伙的样子,心肠居然如此歹毒!我喜欢(1 / 1)

第33章 没想到你一副阳光小伙的样子,心肠居然如此歹毒!我喜欢

  于是李儒忙不迭看向王安,肃容说道:“此事不难,家父膝下只有属下一儿,只要属下尽力劝说,相信家父不会反对。

  “而许家积弱,那许家主和几个儿子又是个无谋之人,素来以我家马首是瞻。只要我家投靠了大人,许家定会来投。”

  “退一万步说,哪怕许家不乐意,谅他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有了我家的协助,大人随手可灭之。”

  “至于郑家,嘿嘿,大人不是说他们与黄家谋反之事有关吗?那何不……”

  李儒虽然没有把话说完,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王安愣了愣,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这么狠,要把郑家拖下水。

  不过还是心有顾虑,于是神色如常地说道;

  “那只是本官的一个手段,让你们几家把米价降下来而已。”

  “本官并没有证据证明郑家和谋反一事有关。”

  听王安这么一说,李儒秒懂;

  意思是我不是不想搞垮郑家,只是一时间没办法而已。

  ——于是李儒笑着说道——

  “此事容易,交给在下办吧。”

  王安看李儒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挑了挑眉,问道;

  “你有什么办法?”

  李儒捋了捋下巴的短须,一脸自得地回答;

  “大人不知,属下擅长书信模仿。只要属下模仿郑涛的笔迹,写一封信给黄丰,相约两家一同谋反。而大人又很不巧,在黄家搜出此信,那大人就有借口去郑家搜查一番。”

  “届时属下再模仿黄丰的笔迹,写一封信给郑涛,那只要大人在搜查郑家时恰好查到此信……”

  李儒没有继续说下去,可王安却已经听懂了。

  嘶——

  这计谋当真厉害!

  够狠够毒!

  没想到你一副阳光小伙的样子,心肠居然如此歹毒!

  我喜欢!

  于是王安也没再犹豫,站了起来,一把扶住李儒,哈哈大笑道;

  “哈哈,好!今日我得文优相助,如齐桓公得管仲,周武王得子牙!”

  “文优,你以后就做我的县丞吧!”

  “以后你只要尽心为我办事,我必不负你!”

  “有违此誓,天打雷劈!”

  李儒听王安这么一说,心中巨震;

  齐桓公、周武王,那是些什么人?

  都是争霸天下的雄主。

  如今王安自比二位,那是几个意思?

  李儒秒懂。

  不过如果让王安知道他的心思后,肯定会呸这货一脸;

  我就是一时口嗨而已,

  哪来这么多意思!

  我还想着捞够钱去四川养老呢,

  你们这些个文人,弯弯绕就是多!

  ……

  在李儒的操作下,两封书信很快就准备就绪。

  这郑家甚至连黄家都不如,没有做出任何抵抗,就让王安的人进入府邸搜查,

  结果当然是顺利地“搜出”了书信,妥妥地被扣上了一个相约谋反的罪名。

  一夜间,郑、黄两家相继倒台,杨县震动!

  这一轮操作下来,让王安真正见识了李儒的特技“言毒”的威力。

  李家,书房内;

  年迈的李家家主正一脸震惊地看着面前的儿子李儒;

  “你说,郑家是你设计整倒的?”

  ——李儒点了点头——

  “没错,郑家的事的确是孩儿的主意。”

  见自己的儿子这么痛快就承认了,李家主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这是为何?”

  李儒:“孩儿已经投靠了王县长,做了县丞,而郑家之事乃是孩儿的投名状!”

  听李儒这么一说,李家家主顿时跳了起来,满脸的不可置信;

  “逆子!你可知道你在做什么?我们李、郑、许、黄四家一向同进同退,这才维持住了杨县的局面。

  如今黄家倒了,郑家也被你整倒了,这杨县的大好局面可就没了呀!

  听到自己父亲的责骂,李儒却不以为意,轻笑道;

  “父亲,您老了!”

  “什么!”

  李家主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儿子今天怎么这么大胆,居然敢说我老了!

  面对父亲的怒目而视,李儒却一脸平淡地说道;

  “我说,父亲,您老了,看不清如今的天下大势。”

  ——李家主被儿子这话给气笑了——

  “好好好,你现在翅膀硬了,会飞了。你倒是和为父说说,如今的天下是怎么个形势!”

  虽然听出父亲言语中的讥讽之意,李儒却没有动气,还是淡淡地说道;

  “如今天下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民不聊生,一场大乱在即。这场大乱,将会动摇我大汉数百年根基,天下格局将会被改写,以后会是一个英雄辈出,群雄争霸的时代!”

  “什么!”

  李家家主听罢,整个人都跳了起来,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李儒。

  看着父亲这副见了鬼的神情,李儒心里也是一阵恍惚。

  其实这番话不是他说的,而是当日在牢里,王安说的,

  当时他听完后,和今日父亲的表情简直一模一样。

  “这怎么可能,你休要危言耸听!”

  李家主震惊过后,第一时间就是不相信。

  ——李儒却是耐心解释道——

  “父亲,我李家在杨县也是一等一的豪强,平日里瞒报人口之事也没少做,难道你就不知道底下的人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李家主想了想后才说道——

  “我当然清楚,可这并不代表大汉会出事,我大汉可是传承了400多年,根深蒂固!”

  听父亲还是不信,李儒摇了摇头,继续解释;

  “千丈之堤,毁于蚁穴;百尺之室,焚于突隙。大汉就算再如何强大,也经不起这么多家族附在它身上不断地吸血!”

  “父亲试想一下,如果有了一天,底下人连饭都吃不上,那会怎样?”

  “我不妨大胆说一句,届时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必将天下景从,行那陈胜、吴广之事!”

  李儒说罢,死死地盯着父亲。

  迎着儿子那狂热里又透着倔强的眼神,李家主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儿子从小就自视甚高,人又有点偏激,一旦认定了的事,轻易不会更改。

  可即便如此,李家主还是有点不死心;

  “可这王安此前碌碌无为,就是一个庸才。你身为李家的唯一继承人,哪怕将来真的会天下大乱,也没必要自甘堕落去投靠他吧。”

  面对父亲的质问,李儒却是淡然一笑;

  “父亲,你看错他了,你们都看错他了……”

  于是李儒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听得李家主目瞪口呆。

  良久,李家主这才回过神来,喃喃自语道;

  “这王安,居然藏得这么深!果然好魄力!”

  ——李儒点了点头——

  “据孩儿的观察,他藏得也许更深,甚至有些底牌连孩儿也不知道。父亲,不要犹豫了,他可以称得上是位难得的枭雄。”

  “如果生于盛世,也许只能成为一代贤臣;可要是生逢乱世,那可就是一方霸主,甚至是……

  “一代帝王!”

  当李家主听到李儒竟然评价王安为一代帝王时,整个人都懵了。

  “这,这怎么可能?”

  李儒:“没有什么不可能的,难道父亲还信不过孩儿的眼光?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此时王安还没成事,正是我等投靠的大好机会,父亲切莫错失时机,到时后悔莫及!”

  李家主听罢,陷入了沉思,没有说话;

  良久,才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儒儿,也许父亲真的老了,这个家族总有一天会交到你手里,也许这一天会很快。

  “为父只希望你以后行事前要三思,切莫陷家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见父亲终于接受自己的意见了,投靠王安,李儒心里大喜;

  “孩儿谨遵父亲教导,须臾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