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朝议1
次日,洛阳,南宫,嘉德殿。
话说此前洛阳发生地震,按照惯例,在罢免了太尉许戫后,早朝便移步到了偏殿中举行,一切从简。
直到今天,才终于返回嘉德殿开早朝。
事实上这次地震影响之广,实在是让很多人始料未及,洛阳乃至周边很多房舍因此而倒塌,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救灾。
面对这种情形,就连一向疏于政务的汉灵帝也没法偷懒,每天坚持朝议。
今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京城里的重臣便早早地排在了南宫殿外。
不过与平常不一样的是,有几位重臣表情严肃,落在有心人眼里,仿佛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王安身为议郎,是必须要参与朝议的,于是天还没亮就得从床上爬起来,也是辛苦。
随着小宦官的一声喊,朝议开始。上来就是一套繁琐至极的行礼,又是奏乐又是唱歌,把王安弄得头晕脑胀,本来就困的他差点就要打瞌睡了。
等好不容易走完流程,朝议才正式开始,上来就是三公九卿这些大佬奏事。
其实极大多数事情都已经在尚书台商榷并做出决定,这里只是对天子做个汇报,算是走个流程罢了。
待三公汇报完毕后,轮到九卿奏事,却是出了乱子。
太常刘逸正式向天子上陈地震一事,俨然是要就此事做出一个官方说明。
事实上灾祸发生当天就有人上书建议彻查此事,只是这些都在尚书台被曹节给压下去罢了。
可当刘逸陈述完,朝中大多数人以为此事完结时,却有侍御史王允上前,朝天子行礼奏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此次地震并不简单,不能以普通灾祸算!”
话到此处,朝堂众人一片哗然,人人交头接耳。
御座上的天子略一蹙眉,招呼身边小黄门近前,低声说了几句。
小黄门听罢,来到御阶前,径直代天子问道:“既然如此,按王侍御史之见,此事当作何解?”
“司马公曾在《史记?周本纪》中言及: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朝堂上众人听罢,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这段是说周朝快灭亡时,阳盛阴衰,引起地震。
这可是赤裸裸地暗喻大汉要亡啊!
没想到这王允还真敢说!
一时间,大殿上的气氛变得凝重,一道道目光相互交错间,传递着一个个消息,达成了一个个共识。
而站在几乎末尾的王安却是看得暗自咋舌,下意识瞥了眼跟前的曹操。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还哪里不明白这曹操竟能说动了王允,让对方出头上诉此事。
想到电视里曹操去王允府上借七星刀行刺董卓的桥段,王安心里竟生出一丝荒谬的感觉。
难道是我的到来,让曹操和王允提前认识了?
就在王安思忖间,只听御阶上再度传来小黄门的声音;
“天子问,何为阳,何又为阴?”
王允正色言道:“臣以为,阳者,为天子、为忠臣、为苍生、为百姓;阴者,阉尹耳。只要陛下能近忠臣而远阉尹,向天下展现天子气度,则自可无忧。”
此话一出,上一刻还有些动静的朝堂顿时落针可闻。
众人虽然早已料到王允会把矛头指向宦官,却不曾想这人竟是如此直接。
难道不怕天子震怒,将他打入大牢吗?
而此刻,曹节看向王允的目光更是充满着杀机。
就在此时,御阶上再度传来小黄门的声音;
“天子问,何人为忠臣,何人为阉宦?”
“回禀陛下……”
就在众人以为王允会当庭与那些宦官对上时,王允却是肃容应道;
“忠臣者,如三君,如张元杰,如李元礼。”
“至于奸邪之人……彼辈就在大殿之中,要是臣贸然当庭指出,恐会受其攻奸,徒耗时日,最终耽误朝中议事。”
“故臣提议,陛下可先还忠臣者名节,还可待朝议后,许欲言此事等人各自上书。”
“善!”
此刻不等小黄门传话,御座上传来一道中气略显不足的男声,显然是天子直接发话了。
朝堂下文武百官见天子居然没有当庭震怒,却是各自起了些许心思。
“天子有令,可还有人欲言此事?”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到这里将会告一段落,就等着回家后摩拳擦掌准备写奏书时,却不料一直默不作声的执金吾袁逢出列。
“陛下,臣有话说!”
见是刚从四世三公的位置退下来,如今身为九卿之执金吾的袁逢出列,上一刻还叽叽喳喳的朝堂再度静了下来。
这袁家竟有此等威势!
此刻,王安终于见识到了袁家是何等的分量。
袁家家族只是一个出列,便能让百官禁声。
难怪将来袁绍敢试着另立天子,难怪将来袁术敢自立天子,袁家有这般威望,又有何事不能为?
这一刻,他终于懂了。
想到这,王安扭头看向曹操,之前就曾听娄圭提及,曹操上疏弹劾宦官一事,实际上是袁绍在幕后主持的。
如今看来,果不其然。
仍然当王安看向曹操时,却发现曹孟德正一脸茫然地看向大殿中央的袁逢,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般。
很显然,此次袁逢的亲自下场,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赵忠的目光变得惊疑不定,曹节更是一副戒备的神色。
“袁卿有何想说的?”
御座上传来天子的声音,平淡中带着丝疑惑。
袁逢朝天子躬身一礼后,这才叨叨叨地开说。
开头竟然和王允差不多,也是通过天人感应看地震,更是言明必有小人辈,需及早处置,否则后患无穷云云。
可就在王安以为这袁逢支持王允时,玉座上天子发话了。
“不知袁卿口中的小人是何人?是否也要欲言此事者回去上书?”
听着相同的话,天子显然不耐烦了。
“不必如此!”
——袁逢淡淡说道——
“小人者,正是前太尉许戫!”
一语既出,朝堂震动。
众人怎么也没想到,这袁逢居然将这把火点到了一位离职的太尉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