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此人身份绝不简单,定不是什么豪强寒门之流(1 / 1)

第175章 此人身份绝不简单,定不是什么豪强寒门之流

  军营里,某个军帐中;

  “此子当真如此了得?”

  早已被送到此处歇息的赵老夫人正满脸狐疑地盯着刚回来的孙女赵芸。

  “芸儿当真没有胡言?”

  莫说是赵老夫人不信,就连赵芸的亲母张氏也显然对亲闺女方才那番话有所怀疑,跟着蹙眉问道。

  也难怪两人这番态度,实在是这消息太过于离奇。

  以区区6人去奔袭5000鲜卑留守大军,还踏平了对方的大营,这说出来谁敢信?

  “祖母,娘亲!”

  见两人不信,赵芸嘟着嘴说道;

  “芸儿何曾说过大话糊弄你们?”

  “这……”

  见赵芸不似作伪,赵老夫人与张氏皆面面相觑,默然良久后,还是赵老夫人开口说道:

  “老身知芸儿巾帼不让须眉,更是素有勇力。当初在清河老家时,那个叫谁来着,噢,对了,那个号称十里剑神的崔琰前来求亲,便被你寻机给揍了一顿……”

  “那都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彼时芸儿少不更事,差点闯了祸,祖母就莫要再提了。”

  还没等赵老夫人说完,赵芸便早已羞得满脸通红,一跺脚,抢着说道。

  ——竟难得露出小女儿姿态——

  如果让清河的年轻俊杰们见到他们心中的高冷女战神居然也有这一面,定会惊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

  “哈哈,不提便不提。老身只是想说,哪怕那人的手下皆如芸儿般武艺高强,但以区区6人突袭鲜卑大营也难以办到吧!”

  “祖母有所不知。”

  赵芸摇了摇头,正色言道;

  “那位少君手下有4员猛将,武艺皆远在我之上!”

  “什么!!”

  赵老夫人听说对方手下居然有那么多厉害人物,顿时吓了一跳。

  “此话当真?”

  “非止如此……”

  赵芸没有理会自家祖母的惊讶,继续说道。

  “那少君本身就是个智勇双全、胆色过人的英雄人物!之前救出祖母和娘亲,正是出自此人的计策。而且他还亲身潜入鲜卑大军中,策反了一个小部落,这才救出咱们三人!”

  瞧自家孙女越说越起劲,霞飞双颊,眸子里更是难掩崇拜之色,赵老夫人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自家孙女肯定已经倾心那男子。

  自古美人爱英雄,而且对方还是非同一般的大英雄,也难怪孙女会如此失态。

  此刻,赵老夫人倒是能理解赵芸的心情,心里更是生出些许别样的想法。

  就在此时,张氏也早已看出闺女的异样,却正色告诫道;

  “芸儿,哪怕此子当真如你所说般武艺高强,又胆识过人,可举止确实过于轻佻,终究是上不得台面。”

  “而你此番居然跟着此人去袭营,难道不知你祖母为了你彻夜难眠吗?你与那男子能是一回事吗?”

  “母亲想说什么,直言好了!”

  赵芸也不傻,听出了母亲的言外之意。

  “为娘的意思是,我们赵家乃是书香门第,你父更是位居两千石,而我观彼辈举止轻佻,行事更是轻剽忘生,宛如亡命徒般,故我料定此人出身定然不高,不是寒门便是豪强。”

  “你二人实乃云泥之别,门不当户不对的,所以我劝你莫要多想。”

  “再说了,你自小便与太原王家三子有了婚约,更是要自重身份才对。”

  听到母亲提及那个婚约,赵芸脸色黯然。

  虽然她的确对那男子动心,可也不得不承认母亲这番话是对的。

  没见那袁本初当年二十多岁便能被天下士人夸上了天,成了天下楷模吗?

  真以为这人是有三头六臂不成?还不是因为他出生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袁家!

  所以这个时代最看重的就是出身,出身的好坏注定了一个人的成就。

  而太原王家身为一方着姓,虽然不及袁、杨这种天下仲姓,可也是有数的豪门士族。

  更别说王家这一代都颇为出息,听说那未婚夫的两位兄长皆是两千石的封疆大吏,与自家父亲也不遑多让。

  论家世,比他赵家可要贵重多了。

  所以严格来说,这门婚事是他赵家高攀了。

  这也是赵母如此紧张警告自己的原因。

  一念及此,赵芸的心直往下沉,脸色越发黯淡,低着头,眼眶中隐约升起水雾。

  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男子的背影,是如此的厚重,如此的让人心安不曾想我与他还是有缘无分……

  等等!不对!

  赵芸仿佛忽然有所悟般,抹了把眼角,猛地抬起头,梗着脖子辩驳道;

  “那位少君的身份绝不简单,定不是什么豪强寒门之流!”

  赵老夫人听罢, 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

  “芸儿为何有此一说?”

  “祖母有所不知……”

  ——赵芸努力回忆道——

  “当初我和那位少君共乘一骑时,虽然他当时假扮鲜卑人,衣着脏乱不堪,却依然腰胯宝剑,其随从更是人人胯下皆乘千里驹。”

  “此等做派,又岂是豪强寒门之流能做到的?”

  “此言当真?”

  赵老夫人听罢,嗖地一声从地上站了起来,惊得赵夫人和赵芸也跟着站起。

  “孙女绝不敢有半句虚言!”

  见祖母如此激动,赵芸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好!”

  赵老夫人猛地将手中拐杖往地上一杵,大声喊道;

  “来人啊,速速与我去探清楚此人的底细!”

  ……

  就在赵老夫人遣人去调查王安时,却不知王安就要在中军大帐中与他的宝贝儿子见面了。

  “禀刺史大人,两位府君,那人已在营外等候……”

  “速速请他进来!”

  赵苞看了眼刚赶到的幽州刺史郭勋和辽东太守杨终,见二人没有表态,便大略猜到了二人的心思。

  旋即大手一挥,朝手下吩咐道。

  此时早已入夜,按理来说众人早应该去歇息了,可此刻三位封疆大吏连同一众高级郡吏和军官却尤直强打着精神。

  他们就想看看这位以区区数骑便能击溃5000鲜卑大军的究竟是何等人物,是不是有三头六臂不成!

  很显然,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军报做不得假,起码明面上是不能有假,可此事依然让这些高级官吏和将官们难以接受。

  没办法,这听起来实在是过于离奇,要是真信了,反而有点侮辱智商的味道。

  很快,帐门被人从外面掀开,当先走入两人。

  众人纷纷扭头望去,只见帐外走入两人,不由瞳孔一缩;

  好一员猛将!

  只见为首之人,身长九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武之气溢于言表。

  而身后之人同样是身长九尺,却是生得细腰扎背,双肩抱拢,器宇轩昂,竟是位满身透着阳刚之气的大帅哥。

  见两人如此有威势,众人不由暗自点头,心里对那袭营之事竟信了一分。

  随后,又有两人走了进来。

  为首一人虽然长得极丑,而且还是个胡人,却是浑身肌肉虬结,一看就是个大力士。

  而随后一人虽然样貌稍显稚嫩,却也是身长7尺,举止沉稳干练,透着与年纪不一样的成熟,显然也是个人杰。

  见此四人皆非凡俗之辈,众人对那袭营之事又多信了一分。

  难怪能以数骑击溃鲜卑大军,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就在众人暗自赞叹自己,却惊愕地发现四人纷纷站在两侧。

  此刻,营帐再度被人掀开,就在众人愕然之际,最后一人缓缓入得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