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临阵2
“莫护头人何在啊!”
随着阙居泥一声大喊,身处前阵的莫护部顿时起了骚动,莫护跋听到喊声后,只能硬着头皮出去。
而一旁的关羽等人相互对视一眼后,纷纷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出喜色。
此前文远,呃,不对,此前主公果然所料不差。
这阙居泥果然是要莫护跋去与汉军交涉,那么在万军当众抢人的计谋就行得通了。
一念及此,众人纷纷看向王安,见对方神色不变,依然一副风轻云淡的神情,心中越发敬佩。
正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主公真乃古之名将也!
其实这帮人又哪里知道,王安内心已经陷入了无比的纠结之中。
如今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究竟是要跟莫护跋去和赵太守交涉,行那阵前救人之举?
还是和莫护部一同留在此处,等关羽等人把人救出来后,趁着鲜卑人大乱之际去突袭中军?
如果选阵前救人,那可是当着整整4万人的面行事,无论哪方冲锋,阵前几人都会首当其冲,瞬间便会被大军淹没,连渣都不剩的那种。
而要是留在莫护部,则要以区区200人抵挡鲜卑的2万大军,这简直比当初设计的夜间袭营还要危险得多。
所以无论选哪个,都是危险重重,九死一生。
这着实为难死王安了!
可事已至此,已经容不得他丝毫犹豫,需要速速决断了。
出于人的惰性,王安本能就想留在莫护部,却突然听到久违的系统声;
【叮!新任务:亲手救出赵苞家眷三人。成功奖励:视任务完成度而定,失败惩罚:鸡儿咬断!】
王安:“……”
王安极度无语。
对于这破系统的尿性,三番五次坑宿主的行为,他已经是无力吐槽。
行了,这回不用再纠结了,只能随关羽和张辽走上一遭!
于是无奈下,王安只好硬着头皮跟在莫护跋后面。
“属下在!”
待莫护跋来到中军后,恭敬地朝阙居泥行了一礼。
“莫护头人……”
果然和张辽的猜测一样,坐在马上的阙居泥当即便说道;
“你精通汉语,待会便随我的精锐护卫去阵前与汉人交涉,你务必要告诉那赵太守,让他知道我等的诚意。只要许我等撤兵,我便会将家眷归还于他;可要是他不愿……”
“仆兰!”
“属下在!”
随着阙居泥的一声喊,一名大汉从他的身后纵马而出,此人身长8尺,双臂粗壮,乃是阙居泥的贴身护卫头子,也是他最信任之人。
“待会你领兵前去,不要管莫护头人如何交涉,务必给我看住那几人!”
——阙居泥朝护卫头子仆兰继续吩咐道——
“到了那边后,你便射出一箭,要那些汉人在一箭之外与莫护头人交涉。只要汉人胆敢越过那支箭,无论是那赵太守一个人越过也好,还是他领兵冲过来也罢,你就立刻将人质都给我杀咯!”
“另外如果那赵太守不同意我们的条件,你也要把人质杀咯!”
“听明白了吗?”
“属下明白了,“
仆兰点了点头,又复述了一遍;
“看住人,敢越界的,杀人质!交涉不成功,杀人质!”
“说得好!”
见对方领悟了自己的意思,阙居泥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便是眼巴巴地看着莫护跋一行人领着人质,往前面的山坡而去。
而王安和关羽、张辽三人则大摇大摆地混在了这队人马当中。
仆兰虽然也发现队伍里多了三人,只是误以为他们乃是莫护跋的护卫,却也没有多管。
而王安到了此刻,才终于看清楚了赵太守的家眷是何许人也。
乃是三个女的!
当先是一位老妇人,年约五旬,头发花白,虽然杵着根拐杖,可走起路来却依然利索,丝毫不见老态。
而身侧则是一位中年妇女,略有几分姿色,在一旁搀扶着老妇。
而身后则跟着一女,此女一直低着头,看不清相貌,年纪应该不会太大,身材却颇为高挑。
王安猜测,此三人便是辽西赵太守的母亲、正妻和独女了。
话说汉代妇女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改嫁、再嫁之事时候发生,妇女不单单能抛头露面做生意,还能作为正室会见客人,乃至于升堂拜母。
可即便如此,这位赵太守的母亲还是让王安高看了一眼。
只见其人虽然沦为人质,如今还身处万军之中,却依然毫无惧色,走起路来竟然还有种昂然的姿态,说句女中豪杰大概也不过分。
至于赵太守的正妻虽然不至于吓得瘫倒在地,严格来说已经比寻常女子强上了不少,可与那位老夫人相比,那简直差了太多。
至于那独女,也就是自己的未婚妻,全程低着头,压根看不出个啥,也许是被吓坏了吧。
就在鲜卑人押送人质往山坡行来时,汉人的军中也开始骚动了起来。
“诸位不要拦我。”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辽西太守赵苞死死地盯着拦在马前的几人,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意已决,此番定要前去见母亲一面!”
“大人万万不可啊!”
众人中,有辽西郡中兵曹死死地拉住马头上的缰绳,苦苦劝道。
“大人乃是三军之首,身系此战胜败,切不可出任何闪失。要大人为鲜卑贼所乘,失陷在那里,三郡联军无人统领,怕是要出大乱子的!”
话到此处,就连身旁前来支援的辽东郡长史也看不下去,接着开口劝道;
“赵公忠孝之心可谓是天下闻名,可如今情势危急,大战一触即发,鲜卑贼又素无信义,谁也不知对面的人质是否真乃赵公家眷,不如先遣人过去大略观一观虚实再做定夺。”
“赵某知晓诸位好意……”
赵苞直接脱下了头盔,只见他双目赤红,目光扫视在场众人;
“可如今母亲为贼人所擒,赵某身为人子,又岂能让别人代劳,做那不忠不孝之人?”
说罢,他扭头朝辽东郡长史说道。
“韩公,赵某有一事所托,望能应允……”
那辽东韩长史大概能猜出这位赵太守所托何事,叹了口气后,只好无奈说道;
“赵公但有所请,韩某岂能不应?”
“好!”
赵苞难得露出一丝狞笑,盯着对面的鲜卑军阵说道;
“赵某此去,生死难料,一旦未能活着回来,我希望韩公能代为接管全军,务必为我全家报仇,杀掉对面的领军之人!”
说罢,复又看向马下几名辽西郡属吏说道;
“一旦我回不来,我要你等皆遵韩长史的命令,同心协力,共破胡虏,不知诸位能否应允?”
几名属吏听罢,也是无奈,只好纷纷点头答应,继而移步不再挡在马前了。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赵苞再也没啥好说的,只有打马朝十数里外的小山坡上而去,身侧9名近卫见此,也纷纷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