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忽悠,接着忽悠
“首领!”
就在莫护跋思忖间,有贴身护卫来报。
看着这位身高八尺,体型雄壮的武士,莫护跋心里是一万个满意。
此人名叫猗卢,原本是一个小部落里最能打的。
此前他的部落跟随柯最阙偷袭马邑,结果全军覆没,撤退时被汉军堵住了退路,被按在地上摩擦,部落首领更是早早就被砍了头。
结果逃回来的莫护跋第一时间便吞掉了这个小部落,更是许诺只要投降,便不杀那部落里的任何一人。
从此以后,这位曾经的部落第一勇士便成了他的护卫,对他可谓是忠心耿耿。
“莫护苟首领回来了!”
“什么!”
莫护跋听说自家亲弟回来了,顿时大喜过望。
自从上次弟弟莫护苟跟随那柯最罗去渔阳打前哨,结果大队人马被汉人一举击溃后,便再也没了消息,他还以为对方已经战死,为此伤心了好几天。
却不料今天居然能活着回来,这如何能让他不为之高兴?
“快!快让他进来!”
“大兄!”
很快,一个又胖又矮的身影冲入帐中,哭得稀里哗啦地朝这边跑来,正是莫护苟。
“我的好弟弟,想死为兄了!”
莫护跋一把抱住了对方,也是激动得泪流满面。
虽说在草原里生存,生死之事早已看淡,可这位弟弟乃是与自己一母同胞,性子又与自己相近,平日里更是以自己马首是瞻,什么都听自己的,所以莫护跋还真对这位弟弟存了几分兄弟情义的。
这一刻,莫护跋真情流露,全然没注意到随着莫护苟一同进来的还有另外几人。
就在两人哭得稀里哗啦之际,一道声音突兀地传来。
“想不到莫护首领还真是兄弟情深啊!”
“谁?”
哭着哭着被人打断,而且对方语气中还存着些调侃的味道,莫护跋心中不爽,下意识循声望去。
待看清来人后,莫护跋吓得脸都白了。
他死都不会忘记,正是此人,之前夜袭了鲜卑大营,还亲手射杀了柯最阙大人。
也是此人,将数千鲜卑大军杀得片甲不留。
要不是自己知机得快,早早就逃了,估计如今已经在马邑成了一具枯骨了。
此等恐怖的存在,为何会出现在我的大营里?
莫护跋脑子一片空白,竟然一时间短路了。
待他回过神来时,才发现帐篷里只剩下了自己和这个大魔王,自家兄弟不知何时已经退了出去。
到了这个份上,莫护跋哪里还不清楚,此人是自家那兄弟给引来的。
一念及此,莫护跋顿时惊怒交加,他终于明白自家的小弟为何能孤身逃回来了。
原来是已经投降了汉人!
可一想到这里是他的营地,更是有300族人在此,莫护跋这才心里稍安。
晾这汉人也不敢在这里对他不利!
就在他要开口质问时,对面的王安却已经抢先一步开口了。
“莫护首领,鄙人叫王安,乃是太原王,呃,跟你说这个也无用。”
“总之吧,我此次前来,是要救你一命的?”
“救我?”
听对方在胡说八道,莫护跋下意识摸向腰间的刀把,冷冷地说道。
“如今我族有两万大军在此,我又何须你来救?”
见莫护跋不信,王安嗤笑一声,冷笑着说道;
“呵呵,莫护首领死到临头也不自知,你们那两万大军,很快就要灰飞烟灭了!”
“什么!”
听对方越说越离谱,犹如听天书般,简直是让人难以置信,莫护跋下意识便要不信。
“这怎么可能!”
“哼!”
见终于唬住了对方,王安心里稍稍松了口气,这才继续他的表演。
只见他板着脸,冷斥道。
“你们可知道此番所为已经惹来了滔天大祸!”
“居然敢劫持一郡太守的家眷,这是大汉数百年来都从未有过之事!”
“实话告诉你吧,刺史大人已经下令,调集全州兵马来围剿你等。”
“你知道刺史是什么吗?”
见莫护跋呆愣愣地点头,王安这才继续说道;
“你知道便好,我不怕实话告诉你,在我出发前,刺史郭大人已经亲自带领4万大军来到卢龙塞,想来如今已经出发前去柳城,去堵你们的归路了。”
“嘶——”
听到卢龙塞那边居然有4万兵马前来堵大军的退路,莫护跋吓得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浑身冰凉,心也直沉下去。
他们在柳城只留下了5000兵马维系住大军的归路,这点兵马根本没法扛住汉人的大军。
而一旦归路被断,莫护跋便是用小脑想想都知道会是个什么样的后果。
可就在他心中惶恐到了极点时,王安继续说道;
“非但如此,朝廷已经知道了你们与乌桓人的勾当,所以早早就已经派了信使去柳城说服了乌桓人。
“只要我汉军来到柳城,乌桓人便会立刻反水,与我军一同夹击你们留在当地的兵马。”
“什么!”
听说乌桓人反水,莫护跋彻底绷不住了,腿一软,扑通一声坐倒在了地上。
“你,你们怎会知道我们内通乌桓之事?”
莫护跋怎么也没想到,此等机密之事,为何会被汉廷所知晓了。
原来此次出兵,虽然事出突然,可中部大人阙居泥却早已联系上了辽西乌桓,送了两箱财货给对方,让对方的兵马继续驻扎在柳城,不要轻易参战。
不然以鲜卑那区区5000骑兵,又岂能围得住柳城?
要知道柳城那可是乌桓人的老巢,里面足足有数万乌桓突骑,人口更是多达二三十万之众!
这可是他们的最高机密,知道此事的不会超过10人,这汉人又怎么会知道这些?
其实莫护跋不知道的是,此前他在帐篷中喝醉了酒,就曾将此事说与他的兄弟莫护苟。
而莫护苟投降了王安后,自然将此事和盘托出。
只是当初鲜卑人本意是要南下渔阳,让乌桓人在辽西一带引起些许骚动,让汉廷首尾不能顾。
而如今鲜卑人显然是改了计划,跑来突袭辽西,所以王安便大胆地将此事串联在了一起。
见莫护跋这幅反应,王安知道自己这一波算是赌对了。
压在心里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下。